APP下载

肉类好不好吃,仪器“品肉师”说了算

2010-08-15

科技传播 2010年16期
关键词:抗焦虑抗抑郁肉类

肉类好不好吃,仪器“品肉师”说了算

肉类食用品质的高低是由消费者在食用过程的一系列主观感觉决定的,这种无法准确量化的感觉给畜牧生产和食品加工的质量控制提出了难题。目前研究者已针对肉类硬度、多汁性、弹性等质构性状,用仪器模拟人类口腔的咀嚼动作,分析仪器测定值与感官测定值的关系,构建了用客观仪器测定数据预测主观感觉的统计学模型。这项研究为肉类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将在肉类生产中使仪器逐步代替人类成为“品肉师”。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6期,题为“仪器测定的猪肉质构性状与感官性状的回归分析”,第一作者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陈磊博士,通信作者为李学伟教授。该研究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生猪现代生产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肉类的要求已不仅仅限于吃饱、吃够,肉品质已经成为选择和食用肉类品质的重要依据。肉类食用品质的高低是由消费者在食用过程的一系列主观感觉决定的,因此评价肉类品质最直接和准确的手段就是通过实际品尝进行评定,但为了规避人类感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品尝评定需要由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的感官评定专家来进行,对产品条件和环境参数也有严格的要求。就像酿酒行业和香水制造业中的“品酒师”和“闻香师”一样,稀有的“品肉师”是行业内国宝级的质量控制人员,组织一次严格而精确的品尝评定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是非常惊人的。这就决定了肉类加工和畜牧生产中无法通过品尝评定的方式进行常规肉类质量检测的现状,同时造成了肉类食用品质评价方式单一,测定结果与实际口感不一致,甚至完全相悖,严重影响了畜产品和肉制品品质的均匀性,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能否利用客观、精确、耗时耗力更少的仪器测定方式来预测并代替品尝评定成为目前肉类质量控制领域面临的一道难题。

针对这个科学问题,本文从猪肉口感入手,利用嫩度、硬度、弹性等质构性状对品尝评定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期找到一种客观、精确、高效评价猪肉口感的方法。首先通过不同程度的前处理得到不同口感水平的猪肉样品;然后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品尝评定人员对样品的感官硬度、多汁性、弹性进行评分;同时利用高精度物性测试仪模拟人类口腔对猪肉的咀嚼动作,测定整个咀嚼过程中的力量变化,获取力学指标;随后以仪器测定指标为自变量,品尝评定值为依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构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感官硬度、感官弹性和多汁性的预测模型,其中感官硬度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能解释60%以上的人类对猪肉的实际口感,将肉类感官性状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仪器测定的肉类品质和人类实际口感是存在高度相关性的,通过适当的测定方法的优化能进一步加强二者间的相关性,这种线性相关是构建预测模型的数学基础;此外通过模型构建过程中统计方法的优化能显著提高模型预测效果。长期以来,肉制品由于结构和组成的复杂性,其食用品质的评价方式非常粗糙,评价指标相当模糊,这难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对质量控制的要求,很多以口感、风味为主要卖点的产品在大力度开发和宣传的同时却难以拿出让人信服的测定结果,难以根据不同消费需求开发不同口感水平的产品。本文的研究为解决这些难题打开了突破口,表明以人类主观感觉为出发点,开发高效、准确、客观的仪器测定方法,构建机器“品肉师”是未来肉制品食用品质评定的发展方向。

一种新颖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的抗抑郁与抗焦虑效应研究

最近南华大学医学院田绍文博士课题组在《中国药理学报》报道了一种新颖的人工合成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具有抗抑郁与抗焦虑效应。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 一般表现为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 悲观消极 痛不欲生 有反复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行为 自责自卑 焦虑不安或反应迟钝 无愉快感,行为能力明显下降 常伴有失眠、食欲减退 乏力等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3.1%,而在发达国家接近6%左右。在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3%-5%;据此估算,我国约有4000万至7000万左右抑郁症患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抑郁症给患者、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

抗抑郁药物自50年代问世以来,发展很快;近十几年来,许多新型抗抑郁药更是层出不穷。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抗抑郁药物大致可分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及杂环类抗抑郁剂等三大类。然而,这些药物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缺陷,如起效时间长、对部分患者无疗效、产生毒副作用、耐受等。因此,迫切需要研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睡眠密切相关。一方面,近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节律改变;另一方面,睡眠障碍似乎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子。因此,从改善睡眠的角度入手可能是研制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的一个成功例子就是Servier公司研制的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该药物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2C受体拮抗剂。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有抗抑郁、抗焦虑、调整睡眠节律及调节生物钟作用,同时其不良反应少,对性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未见撤药反应。目前,该药物正处在注册上市前阶段。

Neu-P11是一种新颖的人工合成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田绍文博士所带领的研究小组的实验结果表明,Neu-P11不仅能与褪黑素受体结合,亦能与5-羟色胺1A受体结合。在动物实验中,Neu-P11能够通过缩短睡眠潜伏期与延长睡眠持续期进而改善大鼠睡眠。在《中国药理学报》报道的研究中,该研究小组利用几个经典的啮齿类动物模型,检测了Neu-P11是否具有抗抑郁与抗焦虑效应并比较了Neu-P11与褪黑素的差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Neu-P11在大鼠习得性无助模型与强迫性游泳模型中均具有显著性抗抑郁效应,而褪黑素均无此效应。在抗焦虑试验中,Neu-P11与褪黑素均具有显著性抗焦虑效应,但褪黑素的抗焦虑作用依赖于特定的给药时间点。Neu-P11与褪黑素的这种差异性效应可能在于Neu-P11除了与褪黑素受体结合外,还与其它受体比如5-羟色胺1A受体结合。因此,后续的研究工作应进一步围绕Neu-P11施加抗抑郁与抗焦虑效应的机制展开。

本研究结果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前实验证据,表明Neu-P11具有抗抑郁与抗焦虑效应;提示Neu-P11将来可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应用于抑郁症与焦虑症的临床治疗。

物联网资源寻址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物联网是实现万物互联的一种智能化网络,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目前我国已将物联网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美国、欧盟、日本等也都已将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而振兴经济的重要信息化发展战略。可以预见,物联网形成后将会带来新的机遇,催生出新的应用,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从而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强劲的技术动力。

在当前的互联网中,IP地址和域名等网络资源已成为各国重要的信息资源,而域名寻址服务也已成为网民访问互联网时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对于整个互联网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治理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必将比互联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物联网中的物品编码标识以及联网地址等网络资源也将成为未来各国更为重要的信息化战略资源,并且,与其相关的资源寻址服务也将成为物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对物联网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发表于软件学报2010年第7期的《物联网资源寻址模型》一文,对于物联网资源寻址技术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突破性进展。该论文作者结合其对互联网资源寻址技术的长期积累,通过分析物联网资源寻址的相关特性,基于互联网资源寻址模型设计出了满足物联网特性的物联网资源寻址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物联网中因多种物品编码标准共存而导致的寻址冲突问题。通过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预见,未来各个国家不仅能够采用独立自主制定的物品编码标准作为物联网中物品的编码标识,还能够通过基于该模型构建的物联网资源寻址系统实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由此可见,借助该论文的研究成果,比互联网IP地址和域名更具重要意义的物品编码标识等物联网资源将不再需要由国际组织统一协调管理,从而充分保障了物联网时代各个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并有助于促进物联网的全球化进展。

目前,该论文作者已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开发完成试验系统,并经过与韩国相关机构的跨国联调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以预见,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推进,跨国家和跨地区的物联网应用也将逐渐增多,而基于该项研究成果而实现的物联网资源寻址服务将成为众多物联网应用之间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系统,为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抗焦虑抗抑郁肉类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逍遥散对卵巢切除联合慢性应激大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