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2010-08-15姜鑫民

润滑油 2010年1期
关键词:石油市场欧佩克金融危机

姜鑫民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北京100038)

金融危机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姜鑫民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北京100038)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包括石油在内的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国际石油价格迅速回落,市场进入调整期。2011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步入新的增长期,油价可能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在金融危机对国内外石油市场造成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我国可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深化石油价格机制改革、增加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全球整合与配置油气资源等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金融危机;石油市场;影响;对策

Abstract: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US subp ri m e lending crisis has brought i mpacts on the real econom y w ith a quick drop of internati onaloilprice and m arket entering a period of adjustm ent.Since the wo rld econom y w ill be recovering and enter a new grow th period in 2011,the oilp rice w ill start a new turn of increasing.Under current circum stance,China m ight take effective m easures to cope w ith the crisis by transform ing the modelof econom y grow th,deepening the oilprice reform,increasing the vo ice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 onalm arket,reinfor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nd allocating the globaloil&gas resource.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o ilm arket;i mpact;m easure

0 前言

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包括石油在内的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变化。年初从每桶约100美元的价位,不断攀升至7月接近140美元的高位,7月11日WTI现货价格曾一度达到145.66美元的历史新高,之后国际油价呈迅速大幅下跌之势,并跌破40美元,12月22日WTI现货价格一度跌至30.81美元。2009年1、2月份,国际油价仍维持在40美元左右的低价位水平。此后,开始震荡上升,5月份以来,基本在60~80美元之间波动。

1 金融危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

1.1 金融危机造成石油需求下降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经济滑坡,2008年9月美国工业产量跌幅创下34年来的最高纪录,美国经济显现的衰退迹象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并造成石油消费需求下降。分别代表石油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两大国际组织欧佩克(OPEC)和国际能源署(IEA)均调低了对世界石油需求的预期。欧佩克最新预测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为8668万桶/日,同比增长0.6%。国际能源署(IEA)对2009年的石油需求预测为8654万桶/日,同比增长0.4%。

由于需求下降的影响,美国石油进口下降,库存增加。2008年9月美国日均进口石油862万桶,比8月下降13.5%,同比下降16.4%。2008年前三季度美国日均进口原油同比下降3.6%。

1.2 金融危机是国际油价下跌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纽约股市连续大幅下挫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实施7000亿金融救援计划,美联储力撑商业票据市场并不断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西方主要国家央行联合降息,但这些举措没能消除市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的担忧,国际油价呈现大幅回落调整态势。

国际游资的活动也是造成当前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出现,使得国际游资对原油需求的预期减少,市场投机者撤离原油期货市场,助推油价下跌。

1.3 欧佩克的减产保价措施效果不大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迅速下跌,欧佩克表示,其能够接受的最低油价区间在每桶70~90美元之间。欧佩克以减产来稳定油价的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欧佩克曾在2008年9月和10月两次宣布削减原油日产量,共计削减约200万桶,12月17日欧佩克部长级特别会议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将该组织原油日产量再削减220万桶,以遏制当前油价下跌势头。但从当前石油市场情况看,欧佩克减产对提升油价的作用十分有限,国际油价依然保持低位调整状态。

因此欧佩克如果进一步减产,除非减少量非常大,造成供应严重短缺,否则对油价的提振作用将非常有限。但大幅减产会使收入大幅减少,部分成员国将难以执行,因此近期该组织再次减产促价的可能性不大。

1.4 金融风暴给石油业造成资金压力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许多石油上游开采项目由于融资困难而延迟,许多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危机。在前几年供需紧张、油价高涨时期,国际大石油公司投资了一些勘探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的深海和非常规项目,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造成的流动性缺乏会对这些大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影响,使一些重大的石油项目因为资金问题而被推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未来的一两年内,世界石油行业将出现新一轮大规模整合,这有可能会造成未来石油资源供应的减少。

1.5 国际油价回落调整

金融危机促使国际油价加快进入回落调整期。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最低回落至每桶40美元的价位,全年均价将从2008年的100美元回落至60美元的水平。目前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尚未结束,在此期间,国际油价很难迅速回升,将呈现低价位震荡盘整态势,随着世界经济逐步从危机中复苏,国际油价将重新进入上升通道。预计,2010年国际油价将在每桶60~80美元的价格带波动,全年均价上升至70美元/桶;2011年油价波动幅度带将升至70~90美元,年均价升至80美元/桶。

2 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2.1 金融危机造成我国出口下降,经济增长减速,石油需求下降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美出口增幅已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由2008年第一季度的20.4%降至第三季度的12.4%。部分出口企业在订单下降和美元贬值的双重夹击下,利润降低甚至倒闭。受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9%左右,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8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65亿t,同比增长5.8%。与2007年7.3%的增幅相比放缓1.5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成品油市场需求发生逆转,呈现供大于求。随着扩大投资、增加内需、促进增长各项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成品油消费出现回升。根据预测,2009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幅在2%~4%之间,明显低于2008年9%的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由于油价上涨每年要多支付几十亿美元用于进口石油。石油价格下降将有利于中国物价的回落,抑制通货膨胀。

2.2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降低了炼油企业成本,使其生产经营好转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将降低炼油企业成本,使由于成品油价格倒挂造成亏损的炼油业扭亏盈利,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就国内石油市场而言,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对我国石油炼制业的压力减轻,有助于缓解国内石油市场供应紧张的压力。此外,用油行业成本也将得到缓解,有利于航空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缓解化工企业高额的原料成本与结构化调整。

2.3 国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加剧

2009年,在资源充裕、价格下滑、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油市呈现降价促销、抢夺客户的市场竞争格局。成品油销售市场严峻,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明显增加。国内成品油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拥有资源不再起决定作用,提供更低廉的价格与更优质的服务,成为经营立足之本。

3 对策建议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石油需求逐年上升,年进口量逼近2亿t,高油价将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代价,对我国经济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针对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应采取积极而适当的策略进行应对。

(1)扩大战略储备建设规模,鼓励商业储备建设,利用好目前油价处于相对低位的机会,增加储备。

(2)抓住机遇,实现油气资源的全球整合与配置。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石油集团加强海外资产收购带来机遇,应适时加大利用国外能源资源力度,加强资源国际合作,积极审慎参与海外能源资产间并购。加快天然气资源引进步伐,利用国际天然气价格走低的有利时期,签订长期合同,加快大规模利用海外天然气相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我国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能力跃上新水平。

(3)继续深化石油价格机制改革

继续深化燃油税改革,实行多用油多交税,使之成为推进市场调控和节油的有效经济杠杆。在价格机制的改革中,要注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国际接轨的条件,而不是将国内成品油价格简单地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为了最终实现油价定价机制市场化,要同时加快推进石油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进程,建立一个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国内石油市场,为价格机制市场化做准备。

(4)着眼未来,坚持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建议国内的石油企业从长远方面来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投资重点,讲求投资效益,选择投资方式。

油气勘探往往需要6~8年才能形成产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不应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或一时的市场波动,降低对主营核心业务的投资。

Effe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O il Market and China′s Policy

J IANG Xin-m i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NationalDevelopm ent and Reform Comm issi on,Beijing 100038,China)

TE6

A

2009-10-14。

姜鑫民(1968-),男,副研究员,先后取得山东工业大学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学士学位,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工程硕士学位,瑞士联邦高等工学院Postgraduate Master in Energy学位和企业创新(技术MBA)高级研究班文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目前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所工作,任能源经济中心主任助理,主要从事能源经济、政策和战略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多个国内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猜你喜欢

石油市场欧佩克金融危机
2017年石油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分析和预测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股票市场与石油市场互动机制的研究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