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世博与现代主义设计意识形态方面的探究

2010-08-15燕林飞

绿色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沙利文包豪斯现代主义

燕林飞 ,李 佳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1 引言

18世纪末19世纪初,“芝加哥窗户”的确立使得路易斯·沙利文实现了他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格言“形式服从功能”,而他也成为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驱。到1919年德国的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成立了包豪斯以后,现代主义设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认可。

近些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逐步开始控制CO2地排放。“低碳”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低碳世博”这一主题,在“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概念中,试图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困扰。低碳世博从口号的提出到园区的各类建设,都是“低碳”在设计中的完美体现。

2 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

2.1 现代主义设计起源

“席尔辛格-迈克百货公司大楼”即现在的“斯科特百货公司大厦”是美国现代功能主义和新客观主义的先驱者路易斯·亨利·沙利文于18世纪末建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沙利文最初曾为费城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福尼斯工作。他创造出新颖的,满足各个项目的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在斯科特百货公司大厦的设计中,为了使得采光效果更好,明确的将窗户设计的比一般公共建筑更大更长。沙利文这种处理窗户的方式被许多建筑师所效仿,并被称为“芝加哥窗户”。与沙利文几乎同一个时期的英国人查尔斯·马金托什同样为现代主义设计奠定了基础。马金托什的早期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英国传统设计的影响,一方面则具有追求简单纵横直线形式的倾向。他的室内设计基本采用直线和简单的几何造型,同时采用白色黑色为基础的基本色彩,具有强烈的整体感。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风声正起,主张曲线,主张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反对用直线和几何造型,反对机械和工业化生产。而美国的沙利文和英国的马金托什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于建筑设计及其他设计方面的探索恰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成奠定了可能的基础,使得设计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

2.2 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探索前进,并相继出现了许多风格流派,如“风格派”、构成主义运动,这些流派始终在本国或本地区传播思想,举办展览,并未形成大气候。直到1919年,在德国成立了包豪斯以后,这些设计运动的成果,才得以融合完善,包豪斯成为了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从包豪斯的三任校长可看出3个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米斯的实用主义。把这3个阶段贯穿起来,包豪斯因而兼而具有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乌托邦精神、共产主义政治目标,建筑设计的实用主义方向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特征,造成了包豪斯的精神内容的丰富和复杂。

2.3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奠定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面临着来自意识形态,居民邻里政府机构各个方面的攻击,但对于校长格罗佩斯来讲,包豪斯是一个微型理想社会的试验,即使困难重重,却依然在整个教学组织中贯穿这种社会实验思想。1928年,迈耶成为新任校长,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设计的认识,是基于设计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基础上的,具有激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他对于学校的各个工作室反复强调,教学的目的是应用,必须考虑到未来学生的工作和就业状况,以此来确定教学的内容,而在包豪斯最后一个时期,米斯担任校长期间,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了少则多原则和立场。他的设计基本不重视理论特别是社会理论的背景,完全从技术层面来看设计的。米斯对于功能主义的强调远没有迈斯那样强烈。他对于建筑形式是讲究的,绝对不会因为功能好而牺牲形式美,他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3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

3.1 现代主义的后期发展

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的奠定起来,从而与美国为中心的仅仅重视改变外形、强调商业效益的所谓“改型设计”或者称为“式样改变设计”对立,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中两个非常不同的、对立的体系。而包豪斯被纳粹封杀后,大批人员移居至美国,把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与美国的体系相结合,形成了“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精神的内容减弱,形式主义成分加大,商业主义味道强烈、理想主义内核消失,因此国际主义设计不但引起了理论界的批判也造成了设计界的反感。这些因素,造成了1970年前后开始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但是从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起,发展来看,也是基于和针对源于包豪斯的某些原则因素的。从本质来说,后现代主义设计是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反映的结果,而他产生的源头,依然可以追溯到包豪斯时期的一些思想和设计实践。

3.2 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从后现代主义逐渐式微以来,一股复兴经典的现代主义设计,复兴包豪斯传统的运动已经开始出露端倪,美国建筑师里查·迈耶在洛杉矶设计的耗资巨大的博物馆项目-耗费8亿美元的保罗·盖蒂文化中心博物馆与1925年格罗佩斯设计的迪索-包豪斯校舍在设计形式上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意识形态上也有非常接近的地方。这表明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影响一直没有消退,其思想不但存在,影响设计的发展,同时还有可能会产生新的衍生内容来。

4 现代主义设计与低碳理念

4.1 现代主义设计与低碳理念的结合

设计风格上的花样翻新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到达了极致。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设计与人类之间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机制,这与现代主义设计所提倡的“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一脉相承。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制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CO2排放过多,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多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模式,代表了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更高追求。

4.2 现代主义设计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应用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提出“低碳世博”理念。这一理念在世博园区随处可见,五万方米的生态绿墙,世界最大的4.6MW太阳能发电站机组容量全国第一,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园区内公交实现“零排放”,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2,年发电量可达280万kW·h,相当于上海4500万居民一年的总用电量,每年可减少CO2碳排放量约2800t。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多万t。参展各国场馆也尽显低碳之美,丹麦馆螺旋行坡道,观众可骑自行车体验北欧的低碳生活。芬兰管可以100%回收利用的新型建管材料的运用,德国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西班牙馆的环保藤条材料,以及如同一个无水、无电、无热的“原始洞穴”的伦敦零碳社区,低碳设计在世博园区随处可见。

5 结语

纵观上海世博园区的各个国家馆以及其他的低碳设计,可以看出,尽管低碳设计并不过分重视美学表现或狭义的设计语言,但低碳设计强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重视材料再生的使用原则,并体现在建筑或产品外观上。在低碳设计中,现代主义设计的精髓设计为大众服务、米斯的少则多原则具有了新的含义。低碳设计不仅追求设计为大众服务,更加重视设计、大众、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保护环境,减少CO2排放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大众服务的设计。“少则多”原则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是从视觉、材料的使用与节能环保上都体现了“少则多”原则。

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极为紧迫的课题,在建设人类良性生态家园的过程中,低碳设计必会继承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精华并发挥其关键性的作用。

[1]杨先艺.艺术设计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隈研吾.负建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沙利文包豪斯现代主义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梦想做“完美母亲”,更难成为好母亲
沙利文 最后的裸拳拳王
百年包豪斯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狂野包豪斯
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与哲学家怀特海的共通点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