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视域中的视觉文化研究

2010-08-15李赛可

科技传播 2010年7期
关键词:话语图像素养

李赛可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重庆 401572

视觉文化及其研究在当代,无论中西,都算是一个时新领域。在西方,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对其做系统的学理研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在中国,最近几年通过一系列论文译著被引入,以“图像转向”、“读图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景象社会”等宣言而备受关注。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话语理论,历史文化由各种各样的“话语”组构而成。可以看到的是,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如“后现代”、“网络时代”,“Web2.0”等许多新名词中,视觉文化及其研究也是一正在兴起和传播的话语,引起学者以及业界、大众对于“视觉”的重新关注。

1 话语之理论剖析

在福柯眼里,西方所谓科学、哲学、宗教、法律之类,都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庞大话语集群。“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话语因而能够把习以为常的事物从遮蔽状态中凸显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诸如男女平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这些可谓是话语内的话语行为,它们能被人们认识并且得到理解、承认、充分实现的前提就是作为话语被提出。

通过对话语的分析,福柯深刻地指出,“知识就是权力”。现代社会是一种知识和话语权全面控制的社会。各种专业领域的话语系统在权力冲突支配下,不断提出、混淆、沉淀。话语因而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主观意志,留有权力干预的痕迹。正是认识到话语乃是权力的话语,一方面,每一种话语的提出者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其话语背后可能造成了对某类群体的侵犯和权力支配,并且应当警惕知识结合权力和金钱产生的“知识统御主义”和“知识霸权”现象;一方面,在话语实践中应强调与权力相对应的话语权利,以此来实现民主之政治。话语权与法学概念表达权是一致的。所谓表达权,指的是公民在公共空间通过口头、书写或印刷以及其他手段传播思想观点的自由。这种表达,不仅包括口头以及书面言语,还包括了图画、照片、视频、动画、网页等一系列视觉图像。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利对于民主政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表达自由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表达权列为公民四权之一,随后又写入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随着民主政治的深化,对公民表达权的认识也一步步深化,要真正保障民众的表达权,制度、渠道、技术以及素养教育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 作为话语的视觉文化研究

正如西方视觉文化研究者伊雷特·罗格夫所指出的,“当今世界,除了口传和文本还借助于视觉来传播。图像传达信息,提供快乐和悲伤,影响决定消费,并且调节权力关系。”[2]从话语视域中观照视觉文化研究,关注的是当代视觉文化话语场中的权力与权利关系。

一方面视觉文化与一系列相关的跨学科研究相关,它涉及到文学批评和理论、视觉艺术,对再现的哲学批判、电影以及大众媒体研究等。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有关影像的中心性、视觉意义的制造、传播渠道的权利关系、幻想的建构都进入了“视觉编码”。视觉文化研究本身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其提出使得习以为常之“看”与“图像”成为备受关注之对象,具有思想革新之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也是理论提出者与接收者都应该警醒的:知识话语的背后可能是一种权力支配,并且对弱者有所侵犯。视觉文化研究者在生产知识话语时还应该谨记的是,视觉文化研究应该是开放的思想对话,且不脱离社会大众及其校验与监督,时刻慎防自身成为话语权的垄断者。

一方面,视觉文化与民众之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今天,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片到互联网图像,从商店橱窗到城市建筑,如此纷繁之视觉形象,已经成为社会中和社会之间的一种物质力量,如同经济和政治力量一样。“当代视觉文化——‘传媒’的联合产品和形形色色的其他影像生产领域——不再被看作仅仅是‘反映’和‘沟通’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3]在这个世界里,个体和民族的信念、价值和欲望通过图像被建构、被折射和扭曲。

依赖于诸如电视、广告、电影、报纸、杂志、录像带、网络等视觉媒介,视觉文化从传统的经典艺术转向了民众日常生活,其使用者与消费者是普通大众。当圣像走下神龛,当艺术作品从严格控制的环境中、宗教仪式中或者只有手绘画像存在的贵族文化中解脱,走向、接近大众,当普通民众拿起摄影机、摄像机,使得表达民众生活的各种图像得以传播开来,我们可以看到被称为“视觉认识论之父”的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意识到的视觉媒介的平等主义推动力。本雅明对于图像的机械复制所带来的“光晕”的消逝,如果说是惋惜,莫如说是期待。期待视觉图像更广泛的民主化传播与生产。而这种期待的实现,正如前文对话语权所分析的,一者依赖于民主之视觉媒介技术的继续发展,一者依赖于民众之视觉素养的培养。

3 视觉素养的提出

艺术史家诺曼·布莱森在其著作《视觉与绘画》中明确提出,视觉应与阐释而不是知觉结合在一起[4]。在这里,视觉,即“看”变成了一种阐释行为,阐释又会影响“看”的方式。总结当代的视觉实践,“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系列有关视觉思维、视觉心理的科学研究告诉人们,视觉不仅是遗传的生理结构,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实践,这是视觉或看的本质内涵[5]。 “观看”之所以在现在备受关注与思考,只因为其不仅仅是“纯真之眼”面对自然刺激的生理行为,它还是一种人文行为,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现象。因而“看见”不等于“看懂”了,要“看懂”图像,就需要在文化之社会后天培养一种人文修养,即“视觉素养”。

在这里,视觉素养指的是理解和制造、创作视觉信息的能力的培养。视觉教养的最终目的是每一个个体都能对图像的生成、运用和效果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能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去理解、阐释图像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同时自己也能通过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学者托夫勒在其早期的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曾经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3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6]。该预言在图像传播和文字、语言传播同等重要的当下已成现实。视觉素养是对生活中图像的解读,教会人们怎么看,如何正确地看,在看的时候不至于懵懂。如同语言、文字是公民知识基础,理解我们的眼睛,我们所看到的,以及社会中看的主流与边缘形式,这亦是当代公民应备知识之一。

在国外,“视觉文化”不仅是当代学术界的一个新领域,也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新学科。譬如在美国,艺术教育领域都在重新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以使学生能够揭露、考察和批判大众媒介传播系统那本质化的和不可转换的代码[7]。在英国、加拿大已开设有专门之视觉素养课程。在我国,视觉素养之研究与教育亦也已逐步受到关注,有高校组建了相关研究机构,如复旦大学之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师大之视觉文化研究所。且我国将视觉素养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中,利用美术教育、综合实践和信息技术等课程,融入对视觉信息的解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训练和培养[8]。然而比起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言,这些努力才仅仅是开始。艺术教育,很多时候依然是离普通百姓比较遥远的象牙塔里戴着神圣光环的领域,而生活中的视觉形象却早已如乱花渐欲迷人眼,图像传播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视觉素养的研究与教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之标题所警示的,它关系到当代民众的生存。

4 结论

可以欣慰的是,视觉文化研究之理论话语已使得许多学科注意到当代文化之视觉转向,而托夫勒对视觉文化文盲的预言,对现实更是一种警醒。视觉文化研究可被视作一场话语运动,“和所有的运动一样,这种运动不久也可能会消亡,或者可能会走过很长一段卓有成效的历程。”[9]运动的效果,在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方面相关的理论探讨需要继续深入拓展;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实现公众之视觉素养教育,保障公民视觉话语表达的权利。

[1]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2]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维克多·伯金.在/差异的空间:导论[M].吴琼主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9.

[4]米克·巴尔.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的对象[M].吴琼主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0.

[5]李赛可.视觉文化内涵浅析[J].新学术,2009(2).

[6][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84.

[7]查尔斯·伽罗安,伊冯·高德留.视觉文化的奇观[C].吴琼主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4.

[8]徐亚男.两岸三地视觉素养教育比较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9).

[9]米克·巴尔.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的对象[M].吴琼主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猜你喜欢

话语图像素养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有趣的图像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