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矿井粉尘防治

2010-08-15王海斌

科学之友 2010年17期
关键词:煤尘粉尘风速

王海斌

(太原市南峪煤矿, 山西 太原 030054)

矿井粉尘(简称矿尘)是指矿井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微粒的总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类打眼作业、炸药爆破、采煤机和掘进机作业、顶板管理、矿物的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而不同矿井由于煤炭地质条件赋存情况和物理性质的不同,采掘方法、作业方式、机械化程度和通风状况的不同,矿尘的产生量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讲,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以采掘工作面产生的矿尘量为最多,约占全部矿尘的80%。其次,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15%,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地点占2%~5%。

1 矿尘的危害

(1)矿尘不仅污染作业环境,降低了生产场所的能见度,而且严重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使工伤事故增多。

(2)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长期在含矿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作业,吸入大量矿尘后引起身体器官的病变,轻者能引起呼吸道炎症、慢性中毒和皮肤病,重者可导致尘肺病。

(3)矿尘中的煤尘,有的还具有燃烧爆炸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矿尘还会加速机械、电器设备的损坏,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

2 煤尘的爆炸及其预防

2.1 煤尘爆炸的条件

(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危险性。具有爆炸危险性是煤尘发生爆炸的基本条件。煤尘是否具有爆炸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挥发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大于10%的煤尘,一般都具有爆炸危险性。

(2)一定浓度的浮游煤尘存在。具有爆炸危险性的煤尘只有呈浮游状态并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才能发生爆炸。

(3)高温引爆火源的存在。煤尘爆炸还必须有足够能量的热源,煤尘云的着火温度因其自然挥发分含量、粒度、浓度等的差异而不同,煤尘的引燃温度在610~1 050℃之间,一般为700~800℃。在井下能引燃煤尘的高温热源有:违章爆破产生的火焰,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火花,架线电机车及电缆破坏时产生的电弧,各种机械强烈摩擦产生的火花,瓦斯燃烧或爆炸,煤炭自燃和明火。

2.2 煤尘爆炸的危害

(1)产生高温高压。爆炸产生的热量,可使爆炸地点的温度高达2 000℃以上。煤尘爆炸的压力为73 kPa,但是在有大量沉积煤尘的巷道中,爆炸压力将随着离开爆源距离的增加而跳跃式地增大。

(2)连续爆炸。由于煤尘爆炸的压力波传播速度快,能将巷道中的沉积煤尘扬起,使巷道中煤尘浓度迅速达到爆炸范围,当落后于压力波的火焰到达时,就能再次发生爆炸。有时可如此反复多次,形成连续爆炸。

(3)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煤尘爆炸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灾区内的浓度可达2%~3%,有时高达8%左右,煤尘爆炸事故中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70%~80%以上。

2.3 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1)煤的挥发性。一般情况下,煤尘的可燃挥发分越高,越易爆炸。因为煤尘爆炸主要是在尘粒分解的可燃气体中进行的。

(2)煤的水分。煤中的水分具有减弱和阻碍爆炸的性质,因为煤中水分对尘粒起黏结作用,减少表面积,增大颗粒,降低飞扬能力;煤中水分起吸热、降温阻燃作用。

(3)煤的灰分。灰分是不燃性物质,能吸收能量,阻挡热辐射,破坏链反应,降低煤尘的爆炸性。只有灰分达到40%以上时,爆炸性才会显著下降。

(4)煤尘粒度。粒度对爆炸性有极大的影响。1mm以下粒径煤尘都能参与爆炸,总的来说,煤尘粒度越小,表面积越大,受热及氧化作用越快,加速了释放可燃气体,所以越易爆炸,且爆炸性强。煤尘粒度越小所需引燃温度越低,且火焰传播速度也越快。

(5)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是可燃气体,当其混入巷道空间时,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会降低。

(6)空气中氧含量。井下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时,煤尘不能引燃而失去爆炸性。

(7)引爆热源。引爆热源的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越容易点燃煤尘云,煤尘初始爆炸强度也越大,温度越低,能量越小,越难点燃煤尘云,即使能引起爆炸,初始爆炸强度也小。

2.4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2.4.1 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是防止煤尘达到爆炸浓度的根本措施。

(1)减少煤尘产生量的措施。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采掘作业时的粉尘发生量,是减少煤尘产生量的主要环节,是矿井粉尘灾害防治工作中最为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改进采掘械结构及其运行参数、湿式凿岩、湿式打眼、爆破使用水炮泥、合理确定炮眼数目和装药量等。

(2)降尘措施。尽管采取了减尘措施,采、掘、运等诸环节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时就要采取各种降尘方法进行外理,降尘措施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重要环节。措施主要包括各产生尘地点的喷雾洒水、采掘机械内处高压喷雾、爆破前后喷雾、支架喷雾、装岩洒水、转载点喷雾洒水、降尘器除尘、巷道风流净化水幕等。

通风排尘。通过上述两类措施所不能消除的粉尘要用矿井通风的方法排出井外。矿井通风是除尘措施中最根本的措施之一。①最低排尘风速,能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状态,并随风流流动的最低风速,当巷道平均风速为0.15m/s时,能使呼吸性粉尘保持悬浮状态并随风流动。②最优排尘风速,能使粉尘降到最低浓度的风速。一般认为,掘进工作面的最优排尘风速为0.4~0.7m/s;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采取防尘措施后最优排尘风速为1.5~2m/s。③极限排尘风速,能使已经沉积的粉尘再次飞扬起来的风速。

定期处理巷道落尘。①冲洗巷帮。用水冲洗巷道周围的沉积煤尘,防止煤尘飞扬。②撒布岩粉。在巷道内撒布惰性岩粉,增加煤尘的灰分,使煤尘失去爆炸性。③清扫积尘。对斜井、平峒、井底车场、运输巷道、石门以及各产生尘地点,要根据煤尘的沉积情况进行定期清扫,清扫的煤尘必须运出井外。④喷洒黏尘剂,黏尘剂能将沉积煤尘彻底湿润,使其失去飞扬性。但当煤尘过量,沉积黏尘剂就会失去湿润能力,这时需要重新喷洒黏尘剂。⑤刷浆。用石灰水掺少量水泥喷洒在巷道周围使煤尘固定,避免煤尘飞扬参与爆炸。

2.4.2 防止引爆煤尘

预防煤尘爆炸必须防止点燃火源的出现,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火源和热源。

(1)加强明火管理,提高防火意识。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入井;井下严禁使用电炉和灯泡取暖,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新工人入井前,必须进行防火、防爆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严格爆破管理。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爆破都必须使用煤矿许用雷管和炸药;使用合格的发爆器爆破;禁止使用闸刀开关等明电爆破;井下爆破工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前必须充填好炮泥;严禁放明炮、糊炮、连环炮等。

(3)防止出现电火花。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及电缆、电线。井下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有接地装置;应坚持使用检漏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坚持使用局部通风机的风电闭锁。矿灯发放前应保证完好,在井睛使用时严禁敲打、撞击,发生故障时严禁拆开。

(4)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随着井睛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机械摩擦、冲击引燃瓦斯煤尘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2.4.3 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

(1)撒布岩粉。岩粉是不燃性细散粉尘,撒布岩粉是指定期在井下某些巷道中撒布惰性岩粉,增加沉积煤尘的灰分,抑制煤尘爆炸的传播。撒布的岩粉与煤尘混合,使不燃物含量大于80%,撒播岩粉的巷道长度不小于300m。

(2)设置水棚。在巷道中靠近顶板处设置水棚,当井下发生爆炸时,爆风压力将水槽崩翻并破碎,水瞬间分散于巷道空间内,形成水雾,因水的比热大,吸热效果好,利于消灭火焰,而阻止煤尘爆炸火焰的传播。

(3)自动式隔爆棚。使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在爆炸发生时,探测爆炸波的传播,及时将预先放置的水、岩粉、氮气、二氧化碳等喷洒到巷道中,从而达到自动、准确、可靠地扑灭爆炸火焰与防止爆炸蔓延的目的。

总之,随着矿井采掘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矿尘的发生量也大大增加。必须从思想上、管理上、装备上高度认识粉尘防治重要性,从源头上根治粉尘,彻底改善劳动工作环境,保护职工身心健康,促进矿井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煤尘粉尘风速
温度对煤尘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粒径对褐煤粉尘润湿性的影响研究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如何有效进行粉尘控制与清理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高速铁路风速监测异常数据判识方法研究
高炉出铁场粉尘高效捕集系统优化及实践
煤尘云着火敏感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不同煤质煤尘云与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研究
2006—2016年平凉市风速变化特征分析
《函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