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特性综述

2010-08-15

科学之友 2010年22期
关键词:伙伴关系项目管理成本

韩 爽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1 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具有上述特征的一切一次性的事业,包括新产品开发、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设备维修等。项目管理是一个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并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

2 项目管理的特征

项目管理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是复杂性。项目管理属于临时性的项目,它一般由多个部门的人员组成,项目涉及的工作跨越多个组织,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执行中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性。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决定了项目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其次是集约性。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整个工作和管理的效率,减少工期,降低成本,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管理的集约化,重视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管理成本,杜绝资源浪费,强调充分发挥资源的全部价值。最后是创造性。项目管理与一般的重复性管理不同,它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加上项目管理复杂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具有创新性,用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模式。

3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3.1 DBB模式

DBB模式是设计—招标—建造模式,也就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先由业主委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前期的各项相关工作,等到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同时着手施工招标文件的准备,之后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DBB模式的优点是管理方法成熟;各阶段相互独立、相互监督,有利于保证施工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专业技术人员选择自由;易于控制成本。DBB模式的缺点是项目建设周期长,管理成本较高,前期投入较大;由于设计阶段的独立性,设计者与承包商的施工经验和先进技术不能很好的结合,造成承包商施工中的困难或分歧。

3.2 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模式有很多定义,角度各异。如今普遍应用的是由英国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和美国建筑业协会给出的定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之间为了获取特定的商业利益,最大化地利用各组织的资源而作出的一种长期承诺。这一承诺要求使传统组织间孤立的关系转变成一种不受组织边界约束,能够共享组织资源、利益的融洽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信任、追求共同目标和理解各组织的期望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期望获取的利益包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创新机遇和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Partnering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优化总目标;联盟关系的建立,减少了资源的重复消耗;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地沟通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良好建议,减少了争端,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各方的利润,达成双赢或多赢。缺点是 Partnering模式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要彼此信任,但没有其他利益或资产保障,只依靠信任会导致伙伴掉队或团队风险;Partnering模式是用战略的眼光看问题,更注重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但如果团体之间长期固定合作,会失去活力和丧失创新精神;实施Partnering过程中投入的间接成本较多,包括研讨会成本、Partnering促进人的费用、会议地点租借费、交通费等直接成本;在合作过程中,除非采取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会发生丧失企业机密的风险;由于 Partnering模式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标准的、统一的Partnering协议格式。

3.3 动态联盟模式

动态联盟模式是一群独立企业之间,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基于市场机遇,由多个各有专长的敏捷型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联盟内的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分担义务并共享成果。动态联盟模式的特点是组成动态联盟的成员企业应能在各自领域提供自己的核心能力;各盟员企业具有更强的相互信任和依赖性;运用高新信息网络技术保证盟员协同动作;是为迎合某一市场机会而联结在一起;在竞争者、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使得人们很难定义一个组织的起点和终点,因而有组织无边界的特性。

3.4 伙伴关系模式

伙伴关系管理模式至今还未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建筑业协会将合作伙伴模式定义为:伙伴关系是一种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商业目的,通过建立长期的协议以最大化提高各参与方的资源使用效能的管理模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伙伴关系管理模式是指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通过签订伙伴关系协议做出承诺和组建工作团队,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条件下,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建立完善的协调和沟通机制,是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和矛盾的友好解决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伙伴关系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它是一种解决争端的好方法;伙伴关系着眼于项目各方的长期合作;一般应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角色和责任;风险分担比较公平。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工程市场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与国际惯例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差距。随着人们对项目管理要求程度的提高来越高,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方法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改革我国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加紧构建具有适应国际工程市场发展需求、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项目管理体制和模式势在必行。

1 黄 晓.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管理运作模式的建议[J].山西建筑,2008(36):174~175

2 邓建军.项目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1):100~101

猜你喜欢

伙伴关系项目管理成本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放松美国金融管制的密径?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