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

2010-08-15朱听昌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年1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亚洲

朱听昌

19世纪属于欧洲,20世纪属于美国,这已经是历史的事实,但21世纪属于谁,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21世纪将是“相对大国”的世纪,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实力对比将逐步趋于平衡,没有哪一个特定的国家能鹤立鸡群。从历史的大趋势看,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亚太地区国家主导国际关系的世纪。亚太地区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概念,东亚是亚太地区的核心地带。从发展的观点看,亚太的概念不可避免地将扩展到南亚,这就意味着亚太地区的核心地带将扩展至整个“季风亚洲”。季风亚洲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处的开伯尔山口开始向东延伸,经过印度、东南亚,直到中国东部、朝鲜和日本。从公元前3000年前后直到现在,这里容纳了全世界大约一半的人口。“季风亚洲”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近代数百年的沉沦之后,现在又重新崛起。“季风亚洲”的重新崛起将是21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最激动人心的重大事件,尽管其内部和外部存在着种种挑战,但未来几十年它重新回到曾经拥有的位置已经不可阻挡。中国恰巧处在不断扩展的亚太地区的地理中心。在21世纪,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无论何国都不能取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地缘战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地缘中心国

中国处在不断扩展的亚太地区的地理中心,而且中国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力量中心,这种双重中心地位使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的地缘中心国。地缘中心本身具有地理中心和力量中心的双重含义。中国在近代的衰落,不仅使中国人民历尽磨难,而且使中国丧失了东亚地缘中心国地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备受瞩目,具备了亚太地区地缘中心国的所有条件。尤其是世纪之交各类大型工程的建设,为中国奠定着亚太地区地缘中心国的坚实基础,中国的国际经济影响力迅速提升,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深化,中国的综合国力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同亚太国家的紧密联系正在改变着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21世纪中国作为亚太地区地缘中心国的崛起,对地区格局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塑都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亚洲的中心,尤其是东亚的中心,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兴则东亚稳,中国衰则东亚乱”。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惠及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进而在全球战略格局的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威胁论”悄然兴起,日本是“中国威胁论”最卖力的鼓吹者,日本担心中国强大了威胁日本的安全,中国统一了威胁日本的西南海上生命线,而且由于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担心中国强大了会对日本“讨债”。但历史事实是,一个强盛的中国屹立于亚洲的中央不但不会威胁日本的安全,反而会为日本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尽管这种安全保障并非完全出于中国的主观意愿,而是客观形势造成的。

在日本历史上,唯一一次来自欧亚大陆的侵略威胁是蒙古忽必烈大军两次对日本的征服尝试。“蒙古人这些未遂的入侵,在日本人的心灵留下两个显着而矛盾的印象:感觉到一种来自中国的威胁,同时也增长了一种日本是不可征服的信念”①[新加坡]李炯才.日本:神话与现实.张卫,傅光明译.海南出版社,1999:19。但真实的历史事实是,当时正是因为中国分裂,没有强大的中原王朝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才使日本险些遭受灭顶之灾。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从来没有侵略日本的意图和兴趣,今后也不会有。

在世界近代史上,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东来,中国和日本都遭到了殖民侵略的威胁,日本一度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抗拒西方的殖民扩张,但是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让日本大失所望,日本人发出了“神州无个半英雄”的哀叹。日本转而向西方学习,搞明治维新,走强兵富国、对外侵略扩张之路。追溯历史根源,日本向大陆侵略扩张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衰败引发的。这样的结论尽管残酷,但却是事实。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苏联在世界上咄咄逼人、大肆对外扩张时,是中国站在了抵抗苏联的第一线,日本战后走“重经济、轻军备”之路,成为令世界仰慕的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客观上中国起到了日本的战略屏障作用。

关于“中国兴则东亚稳,中国衰则东亚乱”这样的立论,美国学者也有类似的论述。兰德公司的亚太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和亚洲政策首席研究员威廉·奥弗霍尔特在题为《中国与全球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假如在整个20世纪,中国是个繁荣而统一的国家的话,那么,我们所经历的将不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仅仅是第二次欧洲战争。即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情形也会很不相同。中国将有能力阻止或击败日本的侵略。珍珠港事件和其他的战祸将不会发生。美国的战争负担因此会大幅度减少。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正是因为中国的贫弱,我们和这个世界,更不用说亿万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强盛的中国。”①Overholt W H.China and Globalization.The RAND Corporation,2005:3

中国是沟通亚太地区的桥梁国

日本学者滨下武志认为,近代以前“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联结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内在的纽带”。②[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中文版前言”中国是亚洲东西南北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桥梁和持续的中介者。在交通落后的古代,没有中国的中介作用,西亚各国不可能与朝鲜、日本交流。同样,北方游牧民族亦不可能越过中国与东南亚进行接触。中国以其巨大的国土身躯,雄居亚洲的中央,这个庞大的中央帝国如敞开胸怀,则使四方受恩,如闭关锁国,则堵塞了亚洲东西南北间的交流,将造成极大的“交通混乱”。这一点对21世纪的中国特别有启示意义。纵观中国历史,什么时候对外开放、虚心学习,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就兴旺发达,且惠及四方,什么时候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国家就急剧衰败,且殃及池鱼。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百废待兴,世界格局又处于两极对抗之中,中国仍难以发挥亚洲桥梁作用。在“十年动乱”时期,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境地,和四邻的关系普遍紧张,更遑论亚洲桥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发挥了亚洲桥梁作用,不但自身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促进了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进入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以开放促进改革的新阶段,中国敞开国门,迎接八面来风,中华文明像是大海,吸取着来自各种文明的涓涓细流,经过积淀后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她的影响力反馈给世界。可以说,21世纪中国的强盛程度,取决于中国的开放程度,中国越开放,自身越强大,东亚乃至亚太也就越稳定。抚今追昔,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世纪伟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伟大。改革开放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且正在改变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重新塑造崭新的世界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的桥梁作用再次体现出来。地缘经济是一种遵循“非零和”的经济规则并附加了国家政府意志的经济行为。有学者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已由地缘政治时代的两极化转向区域化、多极化、一体化混合成长、互相影响的地缘经济时代。”①李继东.论地缘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从地缘经济学视角对冷战后时代的审视.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2):65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交通的日益便捷,人类活动不再像古代那样受地理条件的严格制约,但从经济活动的成本和便利程度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仍然更倾向于在临近地域开展。在欧亚大陆,中国是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直接为邻的国家,是沟通亚太各地区交往的桥梁国。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和运行,第三亚欧大陆桥的筹建以及“泛亚铁路”的建设无不突显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在亚欧大陆的桥梁国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交流不断扩大。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开通,加快了整个亚欧大陆的双向互动。在新亚欧大陆桥运行和发展进程中,中国既是东方桥头堡,又是贯通亚欧大陆的桥梁国,其地缘战略地位十分显要。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亚欧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南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各方又在酝酿筹建一条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第三亚欧大陆桥。2007年11月1日由云南省经济研究院主持联合相关单位研究提出了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构想。②段钢.第三亚欧大陆桥——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动脉.大陆桥视野,2008(7):31-33该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珠三角港口群为起点,由云南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鹿特丹港,横贯亚欧17个国家,全长约15000公里左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要短3000公里左右。它将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成为联系“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连接“三洲”(亚洲、欧洲、非洲)、沟通“三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桥梁和我国陆路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我国通过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利用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与辐射作用,加强与沿线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将全面实施“海陆并进,东西互动”的新型开放格局。

另外,“泛亚铁路”的建设更使亚洲各地区紧密相连。1960年,联合国“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1974年改名为“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就首次提出建设泛亚铁路网的设想,当时的规划是形成从新加坡到土耳其的铁路通道,途径东南亚、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全长1.4万公里,但至今未能实现。此后,亚太经社会不断扩大,泛亚铁路网所覆盖的范围也拓展到整个亚洲大陆。

2006年4月12日,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第62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会议落幕时通过了《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议》,一张连接从亚洲到欧洲28国、线路总长81 000公里的庞大铁路网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6年11月10日,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18个亚太经社会成员代表在韩国釜山汇聚一堂,签署了《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议》(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 on the Trans-Asian Railway Network)。这份政府间文件的签署,确定了泛亚铁路网的框架,为打造新的钢铁丝绸之路,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奠定了“一个新的里程碑”。①亚太经社理事会.“丝绸之路”即将梦想成真.联合国官方网站,2006-11-06/2008-07-08.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6750除了泛亚铁路外,还将有泛亚公路密布整个亚洲。无论是新亚欧大陆桥和第三亚欧大陆桥,还是泛亚铁路和泛亚公路,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在亚欧大陆的桥梁国地位无可替代。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不但是沟通亚太各国的桥梁,而且是推动亚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牵引器。2006年,世界银行在一份题为《东亚的复兴:增长的创意》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力推动东亚地区进入了一个经济复兴时期,并为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对亚太和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东亚和南亚已经出现包括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东盟在内的多个经济圆心,正在形成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地缘经济格局。而这几个经济圆心都位于“季风亚洲”范围内,中国处于这一广大区域的中央,中国的桥梁作用和牵引作用日益显现。

中国是黏合亚太地区的联系国

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是世纪之交两个最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中国崛起甚至比苏联解体影响更为深远。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洲际规模的超大型国家,加之处于亚太地区中心的地理位置,中国崛起必然对亚太格局进而对世界格局乃至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重蹈过去大国崛起的覆辙,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由此,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笼。但事实证明,中国崛起是世界的福音,而不是灾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对外政策新理念,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摈弃冷战思维,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结盟,不搞集团对抗,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提倡“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构建“和谐亚太”与“和谐世界”。中国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崛起的中国将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①李月军.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学海,2009(4)中国肯定将在亚太地区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不是成为亚太地区的霸权国,而是成为黏合亚太地区的联系国。

当前亚太地缘战略格局正处在转型期,即冷战时期遗留的美国同盟体系与亚太地区合作体系并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出于称霸全球的需要,顽固坚持“冷战思维”,在亚太地区全面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同盟体系,扩大美日安保范围,延续美韩、美菲、美澳新军事条约,在西太平洋地区加紧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前沿部署,与中亚国家建立“北约”对话伙伴关系等。同时,一个由中国积极参与、推动乃至倡导的各种地区组织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正在逐步构建。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组织以及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在多边外交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联系国地位正在显现。一位美国学者评论道:“如果中国超过亚洲多边主义的主要建筑师而成为亚洲地区外交最主要的多边主义者,那真是具有讽刺意味。10年以前,中国对多边主义规范和进程还持深深的怀疑态度,并被其他多边伙伴视为怀疑主义。然而,中国现在好像掌控着亚洲多边主义的进程,精通外交艺术。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多边机制最积极的参与者和外交艺术熟练者之一。”①[美]艾米·斯里特.亚洲多边主义的进程与外交艺术:美国、日本、中国之比较.外交评论,2005(6):38这样的评价固然有些夸张色彩,但中国在地区合作组织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冷战结束以来,尽管许多地区组织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既非中国倡导,亦非中国主导,但是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的积极参与无疑为它们赋予了更大的影响力。中国参与、推动和倡导并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的地区组织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主要有:

——亚太经合组织。亚太地区的稳定机制从地区范围来说,最具意义的是发展起了囊括大多数国家的亚太经合组织,这明显有别于冷战时期的两极对抗格局。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中最大的发展中成员,中国自1991年加入该组织以来,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全面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亚太地区合作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始国,但中国加入该组织以来,不断提出新的主张,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和整合作用。中国历来主张,亚太经合组织应充分尊重各成员的多样性,承认成员之间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及其带来的不同利益与需求;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实行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的结合。中国的这些主张,比较符合亚太地区多样性的现实状况,越来越得到各成员体的认同。2006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再次阐述了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的政策主张。胡锦涛尤其强调中国奉行开放包容的政策:“亚太地区已建有多个区域合作机制,我们应该支持它们并行不悖地发展,努力形成兼收并蓄、优势互补的亚太区域合作格局。对于区域外机制,我们也要秉持开放包容态度,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①时政文献辑览(2006年3月—2007年3月):991

——亚欧会议。1996年3月,首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标志着亚欧会议正式成立。此后,亚欧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经过2004年、2006年两轮扩大,现在亚欧会议成员共45方,包括欧盟27个成员国,东盟10个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蒙古6个非东盟成员的亚洲国家,以及欧盟委员会和东盟秘书处。②以上数据引自潘光.亚欧会议进程与中国.求是,2008(21):55亚欧会议作为亚欧两大洲之间的战略对话机制,其合作领域涵盖了“三大支柱”,即政治对话、经贸合作、社会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一贯重视亚欧合作,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扩大共识、加强合作的精神参与亚欧会议进程,并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自首届亚欧首脑会议以来,中国倡议举办一系列该框架内的重要活动,成为倡导亚欧会议后续行动最多的国家之一,并对许多活动和项目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在塑造亚欧合作精神和构建亚欧会议理论框架过程中,中国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2008年10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亚欧会议已走过12年不平凡的历程。与会领导人围绕国际和亚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以“对话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表明亚欧会议的未来进程将致力于扩大和深化亚欧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利合作,创造共赢局面,造福亚欧两大洲人民,中国也必将在其中发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东盟地区论坛。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东盟一直致力于建立多边“合作安全”体系,东盟地区论坛由此而来,它是一个由东盟起主导作用,包括亚太主要国家以及欧盟在内的一个政府间的多边安全对话机制。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正式成立。该论坛的运作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东盟方式”,即广泛采取协商对话的形式,营造一种公平对话的氛围,是一种非正式及非制度化的组织形式。目前,它已经成为第一个真正覆盖广大亚太区域的多边安全论坛,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所有大国都参加进来的区域安全架构。论坛已由创立时的18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为现今的2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崛起中的世界大国和东盟最大的邻国,对东盟地区论坛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亚太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政治制度等差异极大,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不能指望东盟地区论坛能够发展成为类似欧安组织那样高度机制化的地区安全合作机构。尽管如此,人们仍希望东盟地区论坛发挥自身优势,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方面有所作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积极参与地区安全体系的建构,努力把东南亚营造成为中国“和谐周边”理念的典范。

——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原来的“上海五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宣告诞生。上合组织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六个正式成员国总面积3 0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欧大陆的3/5,人口14.5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上合组织成立伊始,就具有两大“磁场效应”,即把亚欧大陆连成一片的地缘磁场效应以及以“上海精神”为指导的精神磁场效应。2004年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第四次会议通过给予蒙古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的决议。2005年7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五次会议批准给予巴基斯坦、印度和伊朗三国上合组织观察员地位的决议。上合组织是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以中国城市命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为上合组织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机制建设、经济投入等方面都承担了很多责任和义务,俄罗斯是上合组织的“双核心”之一,对上合组织的创设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中俄两国的共同努力,就不会有上合组织的今天,更不会有上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上合组织正在成为一个以中俄为双引擎、以中亚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南亚北亚和西亚扩展的开放性、综合性的多边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将继续沿着宪章规定的方向阔步前进,显示出其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朝核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亚地区安全中的一个“烫手的马铃薯”,朝核问题一波三折,久拖不决,已经爆发过多次朝核危机,有关各方也为此展开了马拉松式的外交博弈,六方会谈机制就是在应对朝核危机的过程中形成的。自2003年8月到2008年5月,中、美、朝、韩、日、俄六国共进行了6次六方会谈,为解决朝核问题、缓解东北亚紧张局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六方会谈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地区的主要国家坐在一起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谈判史无前例。东北亚历来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中国在朝鲜半岛拥有重要的战略利益。中国在六方会谈机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历次六方会谈无一例外地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突显了中国在东北亚的联系国地位。没有中国发挥斡旋、协调、黏合作用,很难想象六方会谈机制能够建立和正常运作。六方会谈机制今后有可能发展为东北亚地区论坛,就地区安全问题进行定期讨论,开展预防性外交,增加彼此的军事透明度,建立长期的安全信任关系。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形成,共同维护地区和平。

在21世纪,中国是亚太地区的中心国、桥梁国、联系国,亚太地区的任何重大国际问题绕开了中国,估计难有成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取代的,无论是俄罗斯、日本、印度,都不能取代中国的地位,甚至美国也不能取代中国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地缘战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如何趋利避害,营造对我有利的地缘战略构造,需要学术界和有关部门持续、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亚洲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
超越未来,亚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