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价值
2010-08-15张云霞
李 希 张云霞
(江南大学法政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一、低碳经济,时代的呼唤
自19世纪末以来,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但与工业经济腾飞相伴而来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从上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揭开了全球共同注重生态环境治理的序幕至今已半个世纪,在如何解决生态危机的问题上,人类一直在探索。低碳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处理生态问题的一条新出路。“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能源品种转换模式,核心是人类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宗旨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二、低碳经济中的生态伦理原则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十分关注生态道德问题,呼唤生态伦理道德。但由于理论倾向不同,对于生态伦理的理解存在着分歧。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中的动植物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伦理关系。[1]非人类中心主义经历了从动物权利解放论到生物中心主义再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主张生物平等,所有生命都有“天赋价值”,这种价值不依赖人而存在,要保存生物共同体的稳定和完整;认为非人类存在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人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2]。
人类要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构建新的关系与秩序——生态伦理。当代人类生态伦理的基本内涵,是建立真正平等的、公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共荣共存。生态伦理作为低碳经济的伦理基础和理论支撑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低碳经济应当建立在三个生态原则基础之上:
第一,尊重自然的原则。在观念层面上,承认不仅人有价值,自然界也有价值;不仅人有权利,自然界也有权利。在实践层面上,它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中以人为唯一尺度,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观念,将伦理关系扩大到自然,赋予自然应有的道德地位和价值。
低碳经济理念是对“人类意识的污染”的治理,把对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开发限制在生物资源的自我繁殖和生长的速率的限度以内;对环境的污染,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第二,人类平等的原则。生态伦理不仅着眼于建立同代内人的人际伦理关系,即人类横向的伦理关系——“代内平等”,而且还应建立当代与后代间的代际伦理关系,即人类纵向的伦理关系——“代际平等”。[3]“而当前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都违反了代际平等原则,危害他人也必将危害甚至毁灭自己的“类”的生存。低碳经济为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应当确立平等的道德原则,倡导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公平、平等。
第三,环境正义的原则。环境正义是指在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人类享有合理的权利,承担合理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对范畴,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享受一定的权利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具体有以下几点:
1、人类享有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同时应当承担起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适宜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人类在享受生命的同时,应当心怀感恩,珍惜自然。
2、人类具有发展的权利,同时负有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对人类而言,存在并不等于生存,人类还有生存之外更高层次的需要。198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中明确指出:“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3、人类享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负有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的义务。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享用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人类有权利用自然实现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在自然界的承载限度之内,合理地利用。
三、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价值
新兴的低碳经济在世界各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但其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可估量。低碳经济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其终极目的;倡导在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和谐发展中,人要主动积极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以实现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1、有利于人类生活环境的优化。人类社会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大量燃烧煤碳、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造成碳的大量排放,使地球表面气温不断变暖,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这种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发展方式,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缩小。如何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这就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对自然实现建设、利用与保护的统一。低碳经济所要求的低排放、低污染的产生和生活方式,能够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最终还人类蓝天,碧水,青山,一个绿色的生活家园。
2、有利于人类生产方式的改进。在当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保障人类的持续发展,为了生活的更加美好,人类需要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的思维与途径。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双向的“物质变换”过程。首先,低碳经济是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慎重有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其次,低碳经济利用高新技术,实行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一种循环系统,减少产品的物质消耗,实现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另外,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实现高耗能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增强我国产业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人类生存已经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低碳经济要求建立节约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低碳经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是缓解资源压力的一剂良药。
4、有利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生态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成为热点以后,人们的生活观念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比如节水、节电、节纸、旧物利用、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步行等,都是低碳生活方式的表现,既可以节省开支,也有益于健康,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那么,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关键是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确立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存,追求一种不同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并把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其终极目的。这也正是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价值所在。
[1]林红梅.关于动物解放主义的分析与批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78.
[2]陈剑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96.
[3]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N].人民日报,1995-09-28(01).
[4]爱蒂丝·布朗·魏伊丝著:《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汪劲、于方、王鑫海译,法律出版社,2000.
[5]王伟: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