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拉图理想主义在斯宾塞《爱情小唱》主题中的体现

2010-08-15张烁星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斯宾塞心灵美理想主义

张烁星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柏拉图理想主义在斯宾塞《爱情小唱》主题中的体现

张烁星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斯宾塞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以创立“斯宾塞十四行诗体”而享有“诗人中的诗人”之美誉。由八十九首十四行诗组成的《爱情小唱》记录了他对伊丽莎白·博伊尔的艰辛求爱之路。本文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追求爱与美的思想入手,阐述了柏拉图理想主义在爱情小唱主题中的体现,即: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赞美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柏拉图 斯宾塞 理想主义 爱情小唱

埃德蒙斯宾塞(Edmund Spenser 1552?—1599)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坛的先驱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史诗《仙后》,牧歌集《牧羊人的日记》,十四行诗集《爱情小唱》和对婚姻的颂歌《婚前曲》和《祝婚曲》等。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爱情小唱》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玄想至今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美的爱情组诗。

我们从对斯宾塞影响颇深的柏拉图理想主义为依据来分析《爱情小唱》中对真﹑善﹑美的追求。《爱情小唱》继承了自彼特拉克以来的传统模式,即描写情欲受挫的诗歌形式。但与同时代的十四行诗人相比,斯宾塞发展了这一传统,为他的诗歌注入了一些新的思想—新柏拉图理想主义。王佐良教授曾写道:“他所表达的内容除了描写姑娘的美丽之外,还有心灵美于外貌的柏拉图思想。”他摒弃爱的肤浅,追求纯洁的爱情,着重于心灵美于外貌的思想,以及追求和谐社会秩序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观点是密不可分的。

一、对美的追求

柏拉图所追求的美是一种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美,这种美不只是寻常艺术作品的美,它在智慧中可以体现,在品德中可以体现,在社会秩序中也可以体现。然而要达到精纯不杂的美本身,爱美者要不断提升自我的生活境界,不断净化其灵魂。正如斯宾塞在《爱情小唱》中把求爱时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看作是自身价值升级的过程以及获得爱情的必经之路。

在第6首十四行诗中诗人指出了自己求爱的不易以及求爱被拒绝后的沮丧心理;同时诗人也安慰自己认为越是历尽艰辛得到的爱越是坚不可摧。如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指出的,迅速地接受情人是可耻的,应该经过一段时间,因为时间对于许多事常是一个最好的考验。

爱的痛苦将长久折磨我的躯体,

纯洁的热情唯有死亡才能割断。

所以哟,要使爱的结合天长地久,

千万别指望轻而易举,一蹴而就。

第14首十四行诗同样体现了柏拉图这一思想。诗人在前八行中整理受挫的情绪,再一次向爱人表白自己的心意,同时宽慰自己攻陷漂亮的城堡不像平日攻的小堡垒;后四行诗中诗人决定养精蓄锐,动用彼特拉克式情人善用的手段乞哀告怜发誓再加忏悔来向爱人的心灵发起不断的攻击。在最后的对句中诗人表明尽管这些武器都很强大,却不足以赢得爱人的心,他生不如死。在诗25首中的第一节中诗人把情人拒绝他的求爱当作苦难,并且表示自不愿意再过这死一般的生活;在第二节中诗人把追求的情人视作是自己痛苦的施加者,似乎还是不明白传统的彼特拉克式情人的手段不如纯洁高尚的思想更能赢得情人的心,得到情人的爱。后六行诗中诗人宣布自己愿意接受因追求爱人所承受的痛苦,并且希望苦难更多更大,如果付出的爱最终能得到回报。同样的思想出现在第26首诗中,诗人提出了越是历尽艰辛得到的快乐,越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幸福。首先诗人把求爱的过程比喻成自然界的玫瑰,杜松,蔷薇,枞树花,丝柏,坚果,金雀花,莫利草,并且指出了其不足之出。然而所有的这些比喻都是为了进一步说明:

所有可爱都是与瑕疵相调和,

才使得人们对可爱更加向往;

因为对轻而易举到手的欢乐,

人们虽然享受,却很少珍藏。

那我干嘛要在乎这小小的痛苦,

痛苦将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幸福。

以及在诗51首中诗人安慰自己:“因为所有不硬的东西都不优良,/它们很很难天长地久,恒古不变;”/“只要得到她,需经受更多痛苦,/可一旦获取她芳心,我会更幸福。”

从以上的诗行中,我们足以看出柏拉图理想主义理论对斯宾塞《爱情小唱》中对美的追求这一主题的重大影响。

二、对美的赞美

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哲学家。他以理念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并且把追求真,善,美当作哲学探索的终级目的。柏拉图在他的审美分析中,始终都认为心灵美要高于其它一切形式的美。他曾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应该把心灵的美看比形体的美更加可贵。而斯宾塞在《爱情小唱》中对情人的赞美外貌转向心灵的手法不能不说是来源于柏拉图追求心灵美于外貌的观点。

在第15首十四行诗中,诗人借用彼特拉克式情人善用的手段来高度赞颂所追求情人的容貌之美,并且告知商人们不需远度重洋,去异国他乡寻找珍宝。接着在诗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中,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爱人的面容之美比喻成世界上的珍奇异宝。而在最后的对句中,诗人笔调一转,指出所有列举的贵重之宝都难以和情人纯洁而又美好的心灵相提并论。这一观点和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谈到要使人认识到心灵美比形体美更可贵相一致: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形体开始,凭这一个美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他就应该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美与其他形体的美是贯通的。这就是要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再进一步,他就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贵。

她的眼睛比蓝宝石更明更亮,

她的嘴唇比红宝石更艳更鲜,

她的玉齿像珍珠样又白又圆,

她的面颊如象牙般润滑光洁;

说黄金,她的发丝金光灿灿,

说白银,她的纤手明明如珏。

但有一件最美的珍宝最难找寻,

这就是她那颗美好纯洁的芳心。

第17首诗同样表现了柏拉图这一思想:诗人首先谈到情人天使般的容貌使尘世中的一切俗物都光彩尽失;接着声明了拥有最高技艺的画家虽然能随心所欲的描绘情人的美貌,但是情人美妙的眼神,迷人的微笑,还有她的高贵典雅是凡夫俗子无法读懂的一种艺术。所以诗人在对句中诗人阐述了只有画圣才能读懂拥有高尚品德的情人的心灵,才能读懂情人灵魂。

她那美妙的眼神犹如飞箭飘滑,

她那迷人的微笑令人心醉神迷,

还有她的欢愉,她的高贵典雅,

令最最高明的画师也无能为力。

所以哟,还需要有一位宗师画圣,

来画出她的生命,画出她的灵魂。

对心灵美的赞美同样出现在第79首诗中:“只有心灵之美才能万古流芳,能免于众生难逃的腐败衰朽。”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斯宾塞对心灵美的赞颂与柏拉图心灵美于形体的观点是密不可分的。

三、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试图建立一个充分体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王国与斯宾塞在《爱情小唱》中对现实的不满,渴望理想生活画面这一主题相吻合。

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衰败时期,腐败的现实政治迫使他寻求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斗争,以及社会和谐的理想国制度。虽然现实现实政治否定了他的理想,但是《理想国》的精神价值是永恒的。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我们还要严格禁上神和神战争,神和神搏斗,神谋害神之类的故事。它们根本不是真的,而且我们的城邦的保卫者们必须把随便就相争看成最大的耻辱。而斯宾塞借助爱情诗的形式暗含了对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贵族之间的争夺,不和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限制,对精神限制的不满;从而迫使诗人想要逃离充满矛盾,痛苦的现实世界,渴望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如柏拉图构建的另外一种社会。在第63首诗中,诗人看似追求所爱的情人,实际暗含了对人类生状况的看法。现实生活充满斗争,不幸,把求爱的成功描写成一种理想的幸福画面,表达了渴望与向往。

经历了不曾经历的狂风暴雨,

承受了难以承受千难万险,

也曾有过沮丧,曾有过恐惧,

我的船曾被抛向死亡的边缘。

但我终于看见了幸福的彼岸,

那个我心灵久久渴望的地方;

远远望去它给予我亲切之感,

那么富饶美丽,更令我神往。

诗65首中诗人借用金丝雀的意象来说明自己为什么渴望理想的生活画面。

金丝雀身居鸟笼不觉被拘囚,

而总是无忧无虑地尽情唱歌。

那里没有傲慢,也没有不和,

来破坏忠贞的爱结成的同盟;

而只有相互间的好意和磊落

轻轻地抚平对方昔日的伤痛。

同样的思想出现在第68首诗中,诗人通过爱情诗,宣传让爱扫除人世间的不和。罪恶是现实,人世间的人爱人,也就是博受是一种理想,幸福的画面。

亲爱的,所以让我们爱心似火,

因为爱是主教我们的人生之课。

第71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屑,对理想和谐画面的盼望,寄希望于未来的思想,和柏拉图主张要形成一种合理的和谐的理想社会相一致。

四、结语

《爱情小唱》中诗人追求情人的艰苦历程来源于柏拉图力求美的本质这一理论。而诗人对情人由外貌转向心灵的赞美和柏拉图追求的心灵美于形体的学说密不可分。同时,诗人通过《爱情小唱》暗示的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渴望理想的生活的画面与柏拉图主张要建立的理想主义社会相吻合。因此,我们不得不说《爱情小唱》在很多方面都受柏拉图理想主义的影响。

[1]李赋宁,周珏良,刘承沛.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商务印书馆,1983.

[2]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斯宾塞十四行诗集.小爱神[M].曹明伦,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4]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9.

张烁星(1984—),女,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斯宾塞心灵美理想主义
改变
什么是“五讲四美”?
心灵美的小兔
名 言
斯宾塞的自我安慰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耶!70岁啦!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理想主义长安马自达MAZD CX-5
渴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