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北京劝农使印》的历史价值

2010-08-15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官印海林山城

果 莹

(海林市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海林 157100)

中国古代官印是封建政权的象征,是统治阶级行使权力的凭借物和对人民进行压迫的工具。中国的官印产生于春秋时期,春秋及战国的官印,虽只具雏形,但已奠定了中国官印制度的基础。随着各时代的发展和封建统治机构的逐步完善而趋于定制,形制变得更加实用、注意。

黑龙江地处东北边疆,最迟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就在黑龙江流域设置了完整的政权机构,委托官吏,颁发官印,历经辽、金、元、明、清历代政权不断发展巩固。过去黑龙江也出土和发现过不少枚官印,但常常缺乏出土地点和详细记述,许多官印辗转流传,散失各地,甚至有的连印文也没保存下来。近些年来,由于加强这些方面的调查、征集和研究工作,已在24个市县发现和出土了82枚古代官印,其中以金代官印最多,达59枚,包括军、政、司法等方面,以及路、府、州、猛安、谋克等官吏和衙署用印。

海林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牡丹江和海浪河流域就是古人活动、栖息和各时代政权活动的主要地域,文物比较多,到目前为止,已出土古代官印达十枚:军马都提控印、万户天字号印、上京路军马提控盈字号印、行军万户印、勾当公事天字号印、怀罗合打谋克印、桓术火仓之印、北京劝农使印、合重浑谋克印、东夏国天泰十年印。这些印的出土和发现,对综合探讨、印证、补充古代文献和我国有关古代官制、兵制、印制以及黑龙江地方史、民族、古代汉字篆书、少数民族文字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海林出土十枚古代官印中,东夏国就占了三枚。其中《北京劝农使印》是1991年4月27日,海林市大海林林业局森铁处工务段工人孟祥连同志,在东方农场植树造林时出土。这是继1937年,在旧街满城村西挖水沟时出土的东夏国“天泰十年二月”官印(当时印文看不懂又不认识,交当地新安镇警察署,后人无记载)和1975年5月21日,在长汀镇新胜村西出土东夏国“天泰二年六月”颁发的《万户天字号印》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北京劝农使印》出土时置于一个圆铁制盒里面,上盖已腐烂无形。印重为1 000克,印面为正方形,边长为7.7厘米,上刻九叠篆书字“北京劝农使印”五个大字。印厚为1.6厘米,印柄为梯形,顶端刻一楷书“上”字。印背左面刻楷书“天泰二年六月”,右面刻“行六部造”。印的左边侧面刻有楷书“北京劝农使印”字样。

据《新元史·卷134》载:金朝末年,贵州官僚蒲鲜万权,女真人,为金朝尚厩局使,金宣宗时历任咸平招讨使,1215年(金贞佑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遂据东京(今辽阳)叛金,建立东夏国,立年号天泰,后被蒙古所灭,只存在19年(1215-1234年),历史比较短。因他叛金,金史没有给他立传,又因文献、遗物不多,而常被人们所忽略。

东夏国虽然历史较短,但文物还是不断的发现和出土,海林出土的三枚东夏官印,说明东夏国的文物丰富,特别是《北京劝农使印》的出土,不仅对研究东夏国的农业、劝农提供了保贵、可靠的资料外,更重要的是,有力的证明东夏国不是只有南京,还有北京。《北京劝农使印》的出土,为东夏国的北京位置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给考古界提出了课题,添补了史学上的一项空白。

二、海林地区是满族祖先,肃慎族栖息地之一,这个古老民族绵延不绝的在各时代生存、斗争、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文物都是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优秀传统和创造才能的实物见证。官印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在海林一个县级市境内竟出土十枚,这在全省还是罕见的。在这些官印中,除金代为最多达六枚外,短暂的东夏国就占三枚。除一枚出于牡丹江流域的柴河镇北站村外,其余九枚全部出土于海林的海浪河流域。

东夏国的三枚官印中有二枚是天泰二年,一枚是天泰十年的。天泰二年(1216年),是东夏国强盛兴起时期,而天泰十年(1225年),正是东夏国兴盛时期。其盛疆时国境:东至大海,南至五国头城,西北至今上京会宁府,西南至黄龙府,南至归铁岭(今朝鲜咸兴道南端),其势力所及仿佛当年的渤海国辖区范围。从东夏国疆域看,海浪河流域正处在五国头城(今依兰)以南,上京会宁府(今阿城)东北处,这正是东夏国管辖区,三枚东夏国官印的出土,说明这里以前不但是金朝的重要辖区,而且更是东夏国的主要活动区域,属东夏国政权势力管辖范围。

三、蒲鲜万奴所建的东夏国,由于历史短,文献和史记几乎没有,又无建制沿革可寻。多年来,一些学者和书刊始终这样写道:东夏国京城,除开元、南京之外,尚存北京。这种论点一直流传到现在。海林出土的《北京劝农使印》,它的确是天泰年间颁发的东夏国的官印,印上直接指出北京来,证明东夏国确有北京,这与以前出土的九枚官印和六枚铜镜上刻有“北京行六部造”、“北京验记”是相符的。《北京劝农使印》的出土,有力的驳斥了那些一直认为东夏国没设北京的错误印象和论点。为东夏国北京位置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东夏国的南京是在吉林省延吉市十里外的城子山山城(历史上早已证实过),与南京相对应的即是北京,海浪河流域和牡丹江流域都处在南京之北方。在这一带,有宁安“城子后山城”和海林“九公里山城”二座山城,符合史书曾记载:东夏国喜筑山城,尤愿在高山上筑城,这样的山城易守难攻,“城坚如铁”。而我们海浪河的“九公里山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便利的水陆交通,都比宁安的“城子后山城”险要和优越。九公里山城魏峨屹立在海浪河北岸高山的山顶上,山城最大限度地囊括了这座山顶部所有平地,北高南低,地势平缓,东西南北都是陡坡和峭壁,南边紧临海浪河,临河山崖有山头,其间的深沟可通城内,但攀登山头十分困难,有一夫当关,万夫难挡之势,无需修城门,形成全城最险要、最壮观的地段和城门。城墙沿山脊而走,设有马面,北城墙上设有烽火台,城内有居住坑百余处,曾出土和发现过手摇磨、铜钱、铜碗、铜勺、铁镞、布纹瓦等。东夏国三方官印出土地点,踞“九公里山城”只有1-2公里,特别是《北京劝农使印》就在这座山城的西南方出土,更说明“九公里山城”在东夏国的北京范围内。

据上述论证,九公里山城很可能是东夏国的北京,但也不能肯定宁安的“城子后山城”不是东夏国的北京。北京到底在哪,还需进一步考查和论证。

四、《北京劝农使印》的出土,除指出东夏国有北京外,更重要的是“劝农”二字在印上体现出来。劝农又称劝课,均有督责鼓励之意。“北京劝农使印”官职是“使一员,正三品。副使一员,正五品。掌课天下力田之事”,相当于现在我国主管农业的官员。

金太祖就很重视农业,“遂怀大志,力农积粟,练兵牧马”。这是统治者出于征战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深感“自古用兵,且耕且战,是以兵食充足”的需要,所以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立国之本。

东夏国如不靠发展农业,而单纯依赖与金军征战或向南几千里之遥的高丽索粮维持,是绝难想象的。要发展农业除有必要的耕地、劳力、生产工具外,还必须具备较稳定的行政区域和行政管理手段。从海浪河流域已发现的“万户天字号印”、“北京劝农使印”,还有天泰十年之印等,说明东夏国已正式建立中央官制。北京、南京已成为东夏国都城,已经全面行使主权、全面行政管理辖区。

《金史·百官志》载:劝农使司,泰和八年罢,贞佑间复罢,兴定六年罢劝农司,改立司农司。东夏国设《北京劝农使印》显然是继承了金朝官制,并改革发展了历史。这种军政分开,分工明确,专设劝农使负责农业的官印,在黑龙江出土的古代官印中,还是首次发现。《北京劝农使印》的出土,为研究东夏国农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引起考古界的关注。

关于古印的论述,到目前,仍是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者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的环节。《北京劝农使印》,于199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组核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浅析海林出土《北京劝农使印》的重要历史价值,是笔者一点心得,仅供参考。

[1]金史·百官志

[2]蒲鲜万奴之东夏国

[3]东北通史

[4]东夏官印集释

猜你喜欢

官印海林山城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东郭先生睡不着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中山城怀古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辽宁省抚顺市转水湖山城分析——兼谈信息技术在山城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
人大主动作为 助推山城教育高质量
指点
酒兴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