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南充市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证研究

2010-08-15田佳佳范红军

运动 2010年10期
关键词:南充市失业全民

田佳佳,范红军,王 红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四川省南充市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证研究

田佳佳,范红军,王 红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下岗失业人员是目前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了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四川省南充市下岗失业人员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和认识、参与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找出有效途径,保证全面落实和完善这项计划。

失业下岗;全民健身;认识;态度

前 言

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他们是四化建设的贡献者,市场经济时期,他们却成为了社会性弱势群体,其“经济的贫困性、社会生活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是这类群体的主要特征”[1]。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意在提高整个国民体质。然而像失业下岗人员这一类社会弱势群体,其体质的健康与否,更是他们摆脱目前困境,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本。因此,对他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有效的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意义尤为重要。政府和社会要为他们参与健身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下岗失业人员都能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调查样本取自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下岗问题比较突出的四川省南充市,以南充市顺庆27个社区中下岗职工相对集中、相对贫困的7个社区。共发出问卷数1154份,回收1154份,剔除空白问卷和无效问卷24份,有效问卷1130份,其中男性588份,女性542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 97.9%。

南充市处于我国中西部的交汇地带,也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区。目前南充市的经济虽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下岗职工增多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较大的压力,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共通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下岗失业人员的体育健身意识

2.1.1 对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意义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下岗失业群体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46.46%的人认为是十分必要的,持可有可无态度的也占43.36%,只有10.1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他们中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这说明下岗失业群体对体育健身的功能和意义是有一定的认识的,这受益于在岗期间,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和行业体育的影响。多数人认为,尽管他们现在失业在家,生活、家庭和再就业都存在很大的压力,更要保护和锻炼好自己的身体。这种简单朴实的认识,就是一种对健康意义的认识,是对身体健康需求的一种强烈愿望。对体育健身抱无所谓态度者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原因是复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他们从各种不同的企、事业单位下岗后,一下失去了有组织和有管理的生活,回到自己所在的社区里,又没有专门的健身组织或有目的的引导,同时还要忙于寻找工作,因此无暇顾及锻炼身体。对于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该项活动的少数人来讲,他们对参加体育活动能增进健康的认识是一致的,但主要还是因为工作的失落和生活的紧张,从而造成认识上的偏颇。

2.1.2 对体力劳动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认识 就体力劳动能不能替代体育锻炼的认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能或者有一定道理的占了绝大多数,分别为55.31%和18.94%,而认为不能替代的只有25.75%,占了三成还少。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家务劳动,都不能取代体育,虽然劳动的存在创造了体育,开发了体育的价值,但它毕竟不是体育。劳动和体育虽然在外观上十分接近,都有身体负荷与之相伴,都是肢体的活动,都是肌肉和神经能量的消耗,都会激发人体内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即便是参与劳动和体育健身的负荷相等其性质也截然不同。劳动是为谋生,体育是为强体,它们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这些简单的道理,下岗人员以及较多的人群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也说明我们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和健身原理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2.1.3 对体育健身与身心压力的认识在对体育锻炼能够缓解身心压力的认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认为体育健身能够缓解身心压力,是一种积极方式的占33.87%,认为对缓解身心压力没有多大作用的占32.86%, 而反过来认为是一种额外负担的却占了33.27%。

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一项其他活动能比得上体育运动给人以良好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使人的心理空间宽阔深邃。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产生的疲劳,以及精神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不愉快,都能够通过体育活动得以快速的发泄,目前已成为了许多人借以愉悦身心的首选方式。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被调查的下岗失业人员当中,认为“体育锻炼”对缓解身心压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仅略高于认为没有多大作用的人数,这说明下岗失业人员对体育锻炼的良好功能和积极作用了解不多。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类人群生活状况紧迫、生活空间狭窄以及文化层次较低,另一方面也与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和组织对他们排忧解难、宣传引导、组织帮助不到位有关。

2.2 下岗失业前后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减少

在对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前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对比的调查中显示,比下岗前少的占62.12%,与下岗前差不多的占20.53%,而比失业下岗前有所增加的仅占17.35%。由于他们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再就业,所以下岗失业后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减少,同时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因此在他们中间推行全民健身运动,更多的需要是政府的引导以及职能机构要有具体的、有效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2.3 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要有效的开展健身活动,存在的最大困难是生活状况问题,占67.35%,其次是组织和设施问题,占19.03%,还有少数人表现出是观念认识问题,占13.63%。

首先,就其生活状况而言,下岗失业以后出现的第一个具体问题是没有了经济来源,成了“城市贫困群体”中的一员。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们用以描述现在的生活状况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困难”这个词,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品、居住、医疗、教育,甚至还包括家庭关系。第二个具体问题是还得想方设法去再就业,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再就业的积极性更高于其他的贫困群体,即使是享有了最低生活保障,他们还是宁愿选择寻找再就业的机会。但“由于低迷的就业环境,自身素质不高和缺乏求职的技巧等,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2]因此,即使他们有投入到健身活动的愿望,也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其次,尽管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是因为生活的原因而不能投身于全民健身运动,但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人,由于本人长期形成的锻炼习惯,以及对运动健身的认识和理解较明确,而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抱积极的态度,可是又缺乏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必要的锻炼设施。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基层的居委会或者社区组织,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人或措施来指导、组织和管理。另外,对在下岗失业人员中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有部分人还存在观念上的问题,一是认为国家能给解决一份工作就行了,不必搞与此无关的事。二是认为锻炼健身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奢侈,想去参加也不可能。

2.4 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全民健身的主要因素

体育属于上层建筑,通常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收入偏低,社会目标定位不高,所以体育消费难以被列入个人的支出计划,在消费与解决温饱的选择出现矛盾时,人们必然首先解决温饱。因此经济的贫困性是影响失业下岗人员参与全民健身最主要的原因。

2.4.1 经济来源和现状 对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每月在150元以下的占41.42%,每月在150-300元之间的占51.15%,每月在300元以上的仅占7.43%。

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以前有单位或集体的日子是很值得留念的,毕竟有稳定的工作以及稳定的经济来源。下岗以后,就只有靠领取社会保险金或基本生活费来支撑一个家庭的所有开支。尽管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为基本内容的“三大保险”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改革目标不清和制度的设计欠妥,改革的结果不尽人意。有资料显示,下岗失业人员应该领取的费用不能按时足额得到,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失业下岗人员不能按政策规定得到保险金和生活费是这些家庭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3]

2.4.2 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全民健身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在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中,对“没经济条件、没精力和没时间”这三个主要选项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是没经济条件占59.03%,没精力占24.42%,没时间占16.55%。

消费水平是指家庭占有社会产品和劳务的多少,它与家庭的人均收入有直接的关系。调查显示,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全民健身的主要因素是没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经济制约的突出矛盾不是因为来源少,需要花钱去买锻炼(他们也可以参与不花钱的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活动),而是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找工作。即使是用了很大力气找到的工作,也只能是费时费力、大强度的体力活,因为从他们的角度看,目前的消费结构和能力还只能是在基本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层次上,专门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似乎是一件不可及的事情。一般来说,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都会有以下的变化规律,一是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愈少,在总支出中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就愈大。二是生产力水平越高,用在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服务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这就意味着人们在文化、教育、卫生、娱乐、体育、商业服务中的消费越高”。[4]所以,目前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讲,应着重加强体育健身的宣传,提高对体育消费的认识和理解。

3 结 论

3.1 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参与和引导,是在下岗失业人员中有效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因此必须纳入其工作日程,切实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方能真正落到实处。

3.2 努力开发和利用非正规就业渠道,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得知,影响下岗失业人员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主要因素是失业导致的经济制约。因此,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必须努力拓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渠道,增加其就业机会,从而为他们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对健康和健身的意识,是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前提。据调查,下岗失业人员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了他们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此,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认识水平,是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前提条件。

3.4 建设和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娱乐、健身氛围,是人们主动参与健身的有效措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而社区文化的建设,城市社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健康、娱乐、向上的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作,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引导城市下岗人员自觉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进而把该计划推向深入。

[1] 唐钧等. 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扬柯,谭香华,李敏,等. 老百姓关心的16个国家难事[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3] 蔡肪,张车伟,王德文,等.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指导丛书》编委会.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G807.0

A

1674-151X(2010)10-13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10.069

投稿日期:2010-08-19

田佳佳(1958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南充市失业全民
全民·爱·阅读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惊无险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田间趣事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失业预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