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0-08-15麻江利

运动 2010年10期
关键词:小城镇社区体育

麻江利²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023)

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麻江利²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 洛阳 471023)

近些年来随着小城镇发展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本文从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入手,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对策。

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

近些年来,河南省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民及城镇化建设的重视,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地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使得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活动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休闲体育文化活动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休闲是衡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小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离不了休闲。同时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最终也会因为其自身的优势,成为直接影响小城镇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

1 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

1.1 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1.1.1 城镇居民思想意识中的休闲体育文化思想还不够成熟 小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够生动。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消磨时间或较低俗的“玩”上面,整体意识和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太附合。休闲只被看作是时间上的消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发达的城市中,休闲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行为。这就说明人们对于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由于广大城镇居民的休闲体育文化知识匮乏,所以在各种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和带动他人。一些群体性的活动则是因为在原有的行政村镇的基础上,在人们的从众心理作用下参与的,所以积极性不是很高。这些都说明,休闲体育文化的思想在小城镇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中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人们还没有真正地领会发展休闲体育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硬件设施跟不上 从现状调查中了解到,我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硬件设施缺口还是比较大的。一是资金投入还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重视发展农村和小城镇的体育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发展也正处于高峰期,相对资金的投入就显得远远不够,还远不能够满足小城镇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发展的要求。二是活动场地和器材设施不足。近年来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中心城镇规模显著扩大,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镇的建设上,而对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场地和器材设施的建设却远远不足。

1.1.3 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软件管理较落后 很多小城镇社区成立了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站,有的甚至还有了专门的活动室,但是几乎都没有相应的管理者和关于各种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规划或章程等,也没有讲清明确的体育文化活动负责人。人们从事各种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均是自发的或者是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参与,个别有组织的也是自发组建的多一些。其次是休闲体育文化的宣传不足。各个城镇均有了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但是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不是很高,而且就整个城镇而言,参与者的比例还远远不够。人们对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了解还不够,活动的水平和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2 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发展的特点分析

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和大城市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地方,因此小城镇的社区休闲体育文化的特点也和大城市有所不同,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

1.2.1 鲜明的地域性 河南省的小城镇发展中以农村建制成立的小城镇所占比例不小,这样一种小城镇发展中的特点就是人们余暇时间多,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文化传统特征。那么这就使这些小城镇的休闲体育文化具有了非常鲜明的地域性。这个特点在发展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是有利的。只要了解这一地区的特色,针对现状进行适当地引导,有利于发展当地的休闲体育文化。

1.2.2 明显的民族性 小城镇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从调查中发现,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项目中,我国传统的项目居多,比如武术、棋牌类、扭秧歌、盘鼓等传统体育项目。而且不同地区所从事的民族体育项目又有较大的区别。

1.2.3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小城镇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这也是保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的优势。社区体育文化虽然共性很多,但不同特质人群都有其特有的体育文化形式,这无论在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类型、设施,还是在体育文化的形态、体制和运作方式上都有体现,社区体育文化不仅将娱乐知识、审美作用融为一体,而且还允许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体育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2 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脱离了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那么发展最终将走向衰败。因此小城镇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先要深入了解目前的发展状况,再根据它自身的三种特性来谈发展对策。

2.1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纲领性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全民健身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到了二期工程的后半段,就前期取得的成效来看,成绩是显著的。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力度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方面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要比城镇、农村好。城镇是城市和农村体育文化对接的桥梁和中间点,顺应国家实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大力发展好小城镇社区居民的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反过来才会促进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

既然是一种休闲活动,那就是其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人们原意参与该项活动,而且能够吸收尽可能大的人口数量参与进来,真正的成为大众的休闲活动形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是公认的最有效地促进休闲体育文化活动更好发展的方法。依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

2.2 以产业化带动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体育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也逐渐完善起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条路子也是体育活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人们常把“有钱”和“有闲”放在一起,是因为当代人们愿意花钱去进行休闲,花钱买健康。体育活动作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活动也同样吸引着一些人群愿意花钱从事,这样也形成了与体育休闲活动有关的产业形式。

要注意利用可能的外在条件,为小城镇休闲体育文化发展创造便利。首先要根据各个城镇不同的情况,完善已有的健身房、俱乐部等可以进行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的机构,进一步完善其管理方法,使教学形式更有针对性和拓展性等。其次要鼓励社会各界的体育活动爱好者兴办各种体育活动的学习社团和组织等,相关的部门也应给予一定地支持。这种团体活动的形式较健身房、俱乐部灵活一些,活动的场地也比较随意,一般公共的活动场所就可以作为活动地点,而且在收费方面也比较优惠,比较受到中老年人的欢迎。这种活动形式是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发展休闲体育文化的最有效的方法。但这种形式受到相关管理部门支持程度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社会要给这种形式的团体和组织一定地支持,为休闲体育活动的进行提供便利。比如加大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的投资,增加各类活动场所对社会的开放程度等。最后各级村镇管理部门要注重对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管理和引导。调节各种产业部门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市场机制,但是由于在小城镇中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起步晚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政府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的正确引导也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办法。

2.3 发展自身的特色项目与社会需求接轨

通过发展各种体育比赛和表演业来推动小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发展各自城镇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后就可以走出家门,到外面搞比赛和演出,创造的经济利益又可以支持活动的继续发展。比如在关林镇每年春节前后组织的大规模秧歌、打鼓等节目汇演,不但吸引了重多的参与者,而且还带给其他人深刻的影响。首先要使各种体育活动的比赛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大众化,使内容丰富起来,以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其次要注意将各种节日中的体育比赛、汇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使这种活动成为一种连续的经常性的活动。而不是节日期间表演完就结束。

2.4 管理门部的支持与家庭带动的方法促进休闲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2.4.1 管理部门的支持 在传统社会,人们支配余暇时间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而在现代社会,支配余暇时间更具有社会性,这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余暇时间的活动更加群体化。体育活动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小城镇社区中的居民更多的还是喜欢集体的练习,形成一种很好的运动氛围,这种形式的活动有利于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休闲活动中。各社区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就成了大家进行各种项目活动的聚集地。社区的活动场所就显的相对不足,成了制约人们从事或者是经常从事体育休闲活动的制约因素。对于社区内部的公共场所进行适当地修整和开发利用以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另外,尽量将不同人群的活动时间安排开,减少活动高峰期场地不足的压力。对活动场地进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就有利于各种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方便人们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提高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加大社区周边的学校运动场地等对小城镇居民的开放力度,这样不但使学校的场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给学校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缓解地区内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配合和支持,使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可以在小城镇社区居民之间有声有色地开展。

其次,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个别小城镇已有的体育活动组织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其发挥作用;同时在其他条件具备的地区建立体育活动辅导站,对促进本地区居民从事各种休闲体育文化活动提供方便,也有利于各种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团体间的相互联系和各种交流活动。管理部门要对这类辅导站给予支持及放活管理,使辅导站的体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系加强,积极向外界推销自己,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表演等活动,使社区的体育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人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使这种体育活动的组织达到在经费上的自给自足状态。

最后,小城镇内不同的社区管理者要协调好与其他社区和社会上的交流,协调好正式成立的社区组织和人们自发形成的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或比赛的交流,促进体育休闲活动在小城镇居民中的整体发展。如一些村镇在节假日举行的各社区、街道的活动汇演等。这种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社会上的体育休闲活动的交流,不但可以促进本社区体育休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其他社区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2.4.2 家庭活动形式的带动 虽然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步完善起来,但由于小城镇内人口的流动性要低于城市,在小城镇居民中以家庭、个体单位等小单元形式从事各种体育休闲活动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对于家庭式的体育休闲活动给予支持,给其提供可以展示的空间。如在社区内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各种简单易行的体育比赛,促使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虽然一些家长并不愿意孩子们从事体育工作,但却都希望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所以如果一家有一个人参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就有可能逐渐发展为两到三个,充分扩大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参与的群体,有利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 总 结

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在河南省小城镇社区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热情在提高,但是各社区相应的体育文化场地和设施的建设还跟不上;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没有进行专业的引导;各地方管理者对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组织还不够到位。虽有很多不足但也有优势特点,显著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多样性成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优势。按照国家要求发展好全民健身计划对于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也是一种加强;发展小城镇社区休闲体育文化也离不开产业形式、管理和行政部门的支持,并且发挥家庭活动方式的作用,对于发展社区休闲体育文化都有积极影响。

[1] 陈正.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体育休闲活动的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10-13.

[2] 周健生,饶平,马勇,王勇.和谐社会构建中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发展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7).

[3] 孙建翠.广东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

[4]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52.

[5] 赵军,王小美.河南省小城镇社区余暇体育文化建设构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60).

[6] 熊曼丽,饶平,邓奎.我国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功能及研究现状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52-153.

G899

A

1674-151X(2010)10-13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10.067

投稿日期:2010-07-06

麻江利,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群众体育。

猜你喜欢

小城镇社区体育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影像社区
我们的“体育梦”
影像社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