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选修课教法的新视角
2010-08-15孙再玲
孙再玲
(河南中医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8)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篮球选修课教法的新视角
孙再玲
(河南中医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以河南中医学院篮球选修课为例,对高校篮球选修课教法进行了新的探讨,以期为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提供参考。
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方法
高校篮球选修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一项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为学校各院、系培养体育骨干。根据普通高校篮球课的设置,河南中医学院将篮球选修课安排为两年,即大学一二年级均上选修课。本文以河南中医学院篮球选项课教学为参考就如何上好高校篮球选修课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思考。
1 高校篮球选修课教法新探
1.1 学习技术动作与技术运用相结合
普通高校的学生选修篮球,是处于对篮球运动的喜爱,并曾经打过篮球,有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选修生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和专业教练的指导,学生的技术动作很不规范。因此,选修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动作要领和动作方法。
掌握正确规范的篮球技术动作是学习打篮球的基础。不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就打不好篮球。高校的学生学习打篮球,同样要学习正确的篮球技术动作;同样要从学习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开始,打好技术基础。但是,对于高校篮球选修生来说,其要求不同于体育院校的专修生,更不同于专业运动员,要求高校选修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没有明显的错误,然后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掌握给技术动作与其他技术动作的组合运用,掌握给技术运用的时机和方法,提高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将学习技术动作与技术应用结合起来。
1.2 重点技、战术与一般技、战术相结合
根据动作的方法、结构以及在比赛中应用次数的多少将篮球技术动作分为重要技术动作和一般技术动作,如将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高手上篮,行进间低手上篮,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高、低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原地交叉步突破,防守滑步,防有球队员和无球队员的方法等作为重点技术,其他的作为一般技术。
篮球战术根据其战术方法和战术落位的阵式对其他战术的关系和在比赛中运用时间的长短,也被分为一般战术(包括基础配合)和重点战术,如重点基础配合有传切、掩护、挤过和交换防守;快攻有2人、3人的推进,快攻结束2打1、3打1、3打2;攻守半场盯人和攻守2-1-2区域联防,其他均为一般配合和一般战术。
1.2.1 加强重点技、战术的教学训练在教学训练的安排上,突出重点技、战术。重点技、战术除安排1次教学课外,至少还要安排1次复习课和1星期的课外练习,对有些重点技、战术则安排多次复习课,一般为3~5次,如双手胸前传接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而对于某些重点中的重点技术和配合,则是长抓不放,从开始学习此技术动作或配合,一直到选修课结束,几乎课课都安排练习,有时是专门练习;有时是与其他技、战术组合的练习,如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高、低手上篮,跳投,防守滑步,传切,掩护等。突出重点技、战术的教学训练是上好高校篮球选修课的关键。将有限时间用于解决主要问题,掌握重点技、战术上。
1.2.2 一般技、战术的教学训练篮球比赛不只是比赛重点技、战术,有时有些技、战术的运用对比赛的胜利能起到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所以,在加强重点技、战术的练习时,也不能忽视一般技、战术的教学训练。可是,由于高校选修课的时间少,1次练习的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般技、战术在教学训练的安排上,就安排在组合技术的练习中,有些就仅仅介绍一下,如全场紧逼防守、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战术的方法而已。
1.3 全队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
在教学训练和练习方法的组织上,采用全队练习与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如传接球练习和运球练习或传、接、运、上篮等全场练习时多采用全队练习。为了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个人体会技术动作,就采用分组练习,从上选修课开始,就将全班固定地分为2个大组和4个小组,跟据教学需要分大组或小组练习。
1.4 课上练习和课下练习相结合
每星期1次选修课,间隔时间长,不利于掌握技、战术。除了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在课外练习。这些作业学生有时间并且乐意完成,一是每天下午学校都安排有课外活动的时间;二是学生是自愿选修篮球课的,喜欢打篮球,练习的兴趣高。课外练习主要是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通过课外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技、战术方法,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课外练习是课堂练习的补充,有利于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1.5 技、战术练习与比赛相结合
高校篮球选修课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和专业师资的,没有必要按培养专业运动员和师资的标准来要求选修生。在教学中只要学生掌握基本技、战术方法和要领时,就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提高他们在比赛中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技术不只是练出来的,练、战结合才能更快地提高水平。每次课的最后部分,都要安排20分钟左右的教学比赛,将本课学习的内容运用到比赛中。根据场地情况,安排半场或全场的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参加,都得到锻炼。每次课的比赛,都能将学生上课的情绪推向高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选修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较完整地认识篮球运动。选修课期间,理论课安排4次,篮球运动概论、规则裁判法、技术和战术各1次。
2 结束语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实践,较好地完成了选修课的任务,达到了篮球选修课的目的,上述教学方法是有效的。两年的选修课,大部分学生都基本掌握了重点技、战术的方法。对河南中医学院2007级进行两年篮球选修课前后统计调查,发现他们中距离1分钟跳投命中率、1分钟全场往返运球投篮命中率及传切、掩护配合成功率的统计推断,其假设检验结果都否定了无效假设,说明其对重点技、战术的掌握程度都比选修前显著提高,一些篮球课的选修生还成了所在院系的篮球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骨干分子。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建议有关部门重视高校体育器材的配备,如上篮球课至少应保证2人1球,篮球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
[ 1 ] 廖小林.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模式设想[ J ].体育科技,2002(4).
[ 2 ] 张本春.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探讨[ J ].辽宁体育科技,1999(4).
[ 3 ] 武斌.对我院篮球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 4 ] 贾义政,李影.对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1).
G807.4
A
1674-151X(2010)01-114-02
投稿日期:2009-10-24
孙再玲(1964 ~),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