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的影响
2010-08-15谢瑾
谢 瑾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48)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的影响
谢 瑾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48)
中国传统文化厚重深沉,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价值是对体育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体育的渗透与融会,对了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哲学、体育
当前,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越来越重视的发展趋势。从国内来看,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就必须要有高度的科学文化为基础,因而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历史的寻溯。我国长期以来对有关“传统”和“现代”的问题,一直处理不好,“全盘西化”与“传统文化”一刀切等争议,已有近百年之久。目前,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深化,迫使人们转而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传统文化进行历史的反思,从而重新认识和开发。从国外看,由于西方世界某种原因造成了对自己的文化有取尽用竭之感,迫使他们从中国文化中寻找补救办法。
1 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在不断继承与扬弃的辩证运动中导引出历史实践的果实,并始终延续不绝。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文化科学就达到了黄金时代,就奠定了它的基础。例如,医学、天文学、哲学、体育、舞蹈、杂技、戏曲,均已达到了很高的造诣。我国的体育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上百种内容丰富、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导引、气功、武术、射箭、长跑、竞走、跳高、游水、冰嬉、举鼎、相扑、角力、田猎、蹴鞠、马毬、围棋、体操、技巧、捶丸、步打球等等。它不仅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直至现代仍然不失是我国广大人民赖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创造潜能、极限的重要措施。它也为当今人们认识体育,发展体育提供了广泛的历史参照与实物资料。它也是后世体育发展的基因本源。为此,历代对它都必须保护、研究、开发。总之,传统文化永远为人类未来的新发现和开拓提供着无限的启迪。因此,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形态的传承方式是无机传承,即直接传承原物,不能改造革新,例如:《易经》《内经》《吕氏春秋》中的生命、体质、医疗、哲学、学说;体育、杂技、戏曲中的练功经验和方法;唐代孙思邈,宋代苏轼,清代潘霨等等的养身之术;佛教中的“入静顿悟”等;古墓中出土的石刻,拓砖,壁画,陶俑等。它们只是总结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属于唯象理论。它只能说明当然,不能说明其所以然。因此,对它们只能保存原貌,以存其真,才能显示出它的宝贵永恒的价值。
2 中国哲学思想对体育之影响
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即是把它们从原来隶属的传统文化层中,经过筛选、改造,与现代科学文化结合,引向深入,不仅知其当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这种传承方法,可称为有机传承。它具有当代价值,对指导我国体育改革,发展体育,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现实意义。例如,《易经》中宝贵的哲学思想,以事物在繁杂的变易过程中,找出简易可行的法则,使万物滋生,百业兴旺。把《易经》的理论,加以分析升华,迁移到现代体育理论中去,用以指导体育实践,使其产生不可估量的当代价值。
《内经》中的生命体质学说、经络学说、脉象等相延几千年,依然具有价值。把《内经》学说,结合现代科学知识,使其变为现代运动生理、生化、控制、信息等理论,并服务于现代体育中去。
《吕氏春秋》中的“精气”学说,是一切事物具有光采、能力的原因。该理论同现代物理学中基本粒子转化为能,不无相通之处。故深化该理论,对发展现代体育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天人一体,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界是统一整体,人体内,精、气、血的运行随着自然界日、月、昼、夜、四季等周期而有节律地变动,并创造了“子午流注”择时法来解答气血的变动节律。古人的这一哲学思想和方法,是现代人们研究“人体生物节律”的基础。尤其是“子午流注”择时法与所谓“生物钟”的奇特现象颇有关系。
二千余年前,庄子曾提出:“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种认“美”在自然的论述,不仅是现代美学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现代无意识创作规律的源本。
清代杰出诗人龚自珍,从哲学的高度来推尊“自我”。他把“我”作为创造世界一切的原动力。该理论通过现代体育哲学思想的改造,已发展成为现代体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论”。
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的哲理,是古人天才的思维成果,它虽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它与人们的直观经验不相违背。古代的杂技、戏曲、舞蹈、体育等技艺者认为,技艺的发展应该是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也就是在多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浓缩、升华而达到“少”,没有“多”而广,也就难于达到“少而精”。他们还认为,学技艺必须“先要知一,再经过归一,才能得一。”意思是,在练技艺时,从学会一招技术开始,直至发展学会千招万招,然后再化为一招,这一招是绝招,它包含了千招万招的功夫。再如,“三形、六劲、心意八,无意者十”,意思是练功的程度达到三成,技艺动作过关;练到六成“劲头”合适;能用“心”指导技艺动作,说明已具有八成功底;“无意者十”是指技艺功夫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古人的精确辩证哲理,不仅说明了练习技艺的难易关系,心理关系及进程。此经验经过后人的深化,创造了“循序渐进”“巩固与提高”“归一性”“心理学”等等体育理论。
古代舞蹈、戏曲、武术等练功者在形体身段训练中,在朴素的整体观思想指导和影响下,要求练功必须从人的整体出发,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动静结合。形体身段动作,强调要有六合,要有三节等。所谓六合,是指做动作时身体的各部分姿势要对称。比如,手腕与脚腕合,大腿与臂膀合,肘与膝合,上身和下身合,肩与胯合,头和脚合。还有练功中的六合,如内和外合、内和气合、气和力合、貌和神合、神和形合、形和心合。三节是指全身主要关节而言。三节六合可使形体动作达到内外一致、浑然一体,从而透出美的姿态。总之,它要求形体身段训练一定要掌握好刚中有柔、硬中有软、慢中有快、长中有短、粗中有细、静中有动、阳中有阴、实中有虚、紧中有松、欲上先下、欲高先低、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直先弯、欲正先斜、欲放先收等等辩证规律。古代艺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对丰富现代体操、技巧、艺术体操、武术、花样滑冰等等运动项目中的形体训练和审美能力,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对它还应该向深层发掘、整理、分析,并注于现代理论和方法,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形体身段科学训练法。
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颇具价值的珍宝之一。发展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它的内容是以调身(姿势)、调息(呼吸)、调心(意念和松静)等功法,使气推血行,充养经络,做到心定气和,养性健身。现代气功已被科学家广泛注意,通过测试和研究表明,气功的气具有热、光、磁、电等特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力量。目前根据气功的发展功理和功法,已被部分教练员应用在训练和比赛中,如帮助运动员稳定心理状态,消除疲劳,增强肌肉力量,发挥潜能和极限,防治运动创伤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功的原理一定会披露,它将会对体育发展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并创造出无穷的价值。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史实,运用舞蹈、杂技、戏曲与体操之间的师承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体操运动的发源轨迹是否在中国的依据。把永恒的价值转化为当代价值。
3 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方法
“默功”古代技艺者称之谓“灵魂复习”“脑中练兵”“开心窍”,它是总结练功方法的一条宝贵经验。默功的过程是复习和提炼技艺的过程,默与练互相交替,互相推动,互相作用,循环往返,逐渐锤炼,使练功效果更臻于完善。默功时要求闭眼静心,要灵魂出窍,既默形,又默影和信念,从而产生形体和心理同时活动,出现灵感,达到“心明”。此经验经过提炼深化,发展为“念功”“自我暗示”等具有当代价值的运动心理训练法。
4 结 语
上述传统文化的两类价值形态与传承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类做为库存,为历史创建的新文化输入必要的传统基因;历代创造的新文化又不断地被输入永恒价值的库存之中,丰富着传统文化遗产,二者构成不断运动的循环系统,这就是文化“生命”运动的新陈代谢机制,也是规律,而我党的“推陈出新”的文化艺术方针,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制定的。
因此,从传统文化整体运动的规律来看体育的时候,可以看到“保存原貌”是体育的永恒价值所要求的传承方式,积极革新是体育的当代价值所要求的传承方式。
概括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是多种文化殊途同归的汇合。它是吸吮着历史生活的营养丰盈起来的,是植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中萌芽、绽放的。它有着无比珍贵的价值。传统文化和现代体育之间,有史以来就依存着师承关系。我们从寻溯远古,从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去珍视祖先数千年来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系统的实践所取得的历史成果。并基于体育运动自身要求的滤化与筛选,取其精华,结合现代科学,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方法,然后迁移到现代体育之中,提高运动训练水平,这是科学的态度。但是,目前还有不少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传承关系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它是“下层文化”“土玩艺儿”“封建迷信”等,往往不屑一顾。因此,现代体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改变知识结构,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传承,认清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不能重蹈“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在国外”的覆辙。要树立对传统文化为“我”所用的思想,并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使之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训练体系,创造出具有当代价值的运动成绩。
[ 1 ]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 2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 M ].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 3 ]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 4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5 ]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
[ 6 ]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 7 ]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80-05
A
1674-151X(2010)03-15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3.069
投稿日期:2010-01-18
谢瑾(1961 ~),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