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大学为例
2010-08-15周艳刘娜
周艳刘娜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200444)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大学为例
周艳刘娜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200444)
由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参与竞技体育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竞技体育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与实践。文章通过探讨高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过程中,没能形成与原来体委培养体制相互竞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的原因,指出:课余训练经费不足,学籍管理不规范,竞赛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都是制约“体教结合”发展的因素。进而对上海大学“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思考与构想。
体教结合高水平运动队后备人才培养
由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参与竞技体育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竞技体育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与实践,经过整整二十年的探索,近些年虽有点起色,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步履艰难,提出了一系列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上海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探索体教结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模式,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现将上海大学的实践和探索奉献给大家,希望能在促进高校与体育系统的互动和联合,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体育人才方面有所帮助。
1 背景:“体教结合”模式的提出
1987年,教育部和原国家体委联合下文,要求在高校中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可以看作是体教结合的发端。按教育部和原国家体委的意图,所谓体教结合,即指体育局、体育总会与地方高校联合创建省级专业运动队,由体育局出资、出技术,队员由高校负责在有专业特长的学生中挑选,日常的训练、文化学习、生活都在高校中进行。这种建队体制有利于发挥体育和教育系统各自的资源优势,有利于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打造成竞技能力与文化水平并重的高素质专业队伍。这一模式的提出当然有其时代背景。一般来说,从事专项训练的业余选手与专业运动员之间的比例至少应达到10:1或12:1,而专业选手又有几个能成为明星?大部分运动员最终吃不成体育这碗饭,而一旦他们退役,社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接纳他们呢?于是问题出现了:我国上世纪末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运动员已经越来越难以被企业接收,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由送孩子去体校转而让他们去考大学。为了解决体育后备人才减少、“体转”人员难以安置这两大问题,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办了两件事。第一是体工队学院化,有一部分体工队改称运动技术学院,学生接受大专教育,拿到的文凭各省、市、自治区都承认。与之并行的另一项改革,就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学校已经成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主渠道之一。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有16名学生获得金牌,UC伯克利大学就有50名学生运动员代表美国参赛,获得12枚金牌。放眼国外,诸多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运动员。
2 现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与高校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不畅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按“中小学运动队、传统项目学校代表队——一般业余体校——重点业余体校——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省市专业队”这样的模式运行。各地都建有从小学开始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也就是说从这个阶段开始,少年儿童已经离开了普通的小学,离开了教育系统,进入体育系统建立的专门体校。封闭的“体委系统”训练体制导致了中国体坛成才率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运动员没有好的文化素质,就没有好的学习能力、思想品质,进而影响成绩,即便打进了奥运会,也许离冠军一步之遥,功亏一篑。一旦体育不成,可能就是半文盲,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所以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但一听到要吸收进体校,马上婉言谢绝。这是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那么生源危机将会蔓延。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不足全国中小学生的4%,而日本这个数据为10%。数据表明,我国业余训练基础薄弱,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水平较低,这将会严重制约我们发掘竞技体育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市场为中心,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如美国,竞技体育运动以学校为中心,依靠学校的业余训练来培养后备人才,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摇篮,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在各自的体育项目管理上,享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其特点是强化了教育和体育结合,突出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学校是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组织。高中毕业后,大学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发出邀请,让他们到大学的运动队继续接受训练,美国的大学训练较中学的校际比赛训练更系统专业,教练水平都较高。对大学的选择权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他可以根据各大学的特色和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大学毕业后,如果能继续保持高水平,他们可以继续聘请私人教练,成为职业运动员。美国著名的大学运动协会——全美大学运动学会(NCAA),它开展竞技运动的宗旨是“使大学竞技运动融入教育,使运动员成为合格的学生,在大学竞技运动和职业体育之间保持界限”。主张大学竞技运动必须是业余的,竞技运动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并特别重视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业水平。
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员来源情况看,大致有四种来源,两种类型的学生。四种来源为:(1)吸收退役运动员;(2)赛前临时借用专业队的现役运动员;(3)普通中学的体育尖子生;(4)业余体校的学生。两种类型:一种是“运动员学生”,即指曾经从事过专业队训练,如国家队或各省市队中断训练或退役的运动员,作为体育特长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另一种是“学生运动员”,即指没有间断文化课的学习,一直在学校从事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学生。他们一般是参加全国统考,作为正式考生上大学的。有学者对普通高校一线高水平运动队人才的来源途径进行了调查: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退役运动员占46.2%,竞技体校或体育运动学校水平较高的优秀生,占30.8%,体育传统中学优秀生,占19.2%。从调查结果看,普通高校主要还在于解决一线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问题,承担的是竞技体育人才的最后“汇聚点”,它只有输入途径,却没有输送途径和流通机制,这意味着普通高校尚未形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畅通渠道,更多承担的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外各取所需的人才“转业再加工”的功能。而NCAA不仅是美国奥运会选手的摇篮,而且也是美国职业体育的摇篮。他们的成功为我国“体教结合”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3 探索:新一轮“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存在的问题与突破
1999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的“体教结合”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让普通大中学完全承担原来青少年业余体校和体工队的训练职能。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和教育携手,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共同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高综合素质、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主要目的是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做法是由普通大中学校试办一线和二线运动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上海市,其试办二线学校已有25所,2001年又审批试办一线学校3所(复旦大学、上海大学、金融专科学报),涉及11个项目,其中排球和击剑两个项目率先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学习和训练培养体系。这一模式依托各级重点学校的生源、教育优势,将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依据各学校传统体育优势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建构起一个在教育系统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这对原来体校培养体制是一种质的突破。目前,上海市的“体教结合”运动队已得到较稳步的发展,“体教结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体育和教育系统双方的认识,“体教结合”的科学性、合理性初步显现。同时北京等城市也取得显著的成绩,如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主任陈伟强说:“‘清华模式’培养的是‘学生运动员’而非‘运动员学生’。他们首先是学生,而后才是运动员,完全在正规教育模式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与那些先在运动上取得成功然后步入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不同。”清华大学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创办高水平运动队。最初,他们是“拿来主义”,免试特招一些运动员学生,但很快就开始实行“培养主义”,学生运动员参加高考,达到一定成绩才被录取。清华的大学生运动员胡凯、王颖(女子三级跳远)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金牌,是清华“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成功个案。
然而,经过二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尽管“体教结合”有力的推动了普通高校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并没有获得改革当初预想的效果,即没有形成与原来体委培养体制相互竞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目前“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仍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
问题一:教育部门对“体教结合”在普通学校试办一、二、三线运动队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一方面,各省市队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使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愿望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如果把奥运金牌甚至是在全运会等国内各类重大比赛夺牌的任务交给大学,体育系统是不放心的。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完成的是基础的战略目标。一个大学校长,不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不会为金牌而掉眼泪。把一支可以夺牌的队伍放到大学中去学习训练,对体育行政部门来说难以下这个决心,体育部门更多的将“体教结合”看作解决退役运动员出路的一个途径。
问题二:学校训练不配套,训练水平难以提高。目前在高中阶段试办二线运动队,要想三年内将学生训练达到高校一线运动队的水平,很困难,同样,高校一线队毕业后进入职业队的机制和渠道都不成熟。
问题三:“读训”矛盾依然存在,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课余训练的过程中,没有解决好训练与学习的矛盾。
问题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非常欠缺高水平教练员,训练质量难以保证,而教练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运动队的运动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
问题五:扶持承办学校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没有建立和健全一套完整的监督检查评估体系。
此外,课余训练经费不足,学籍管理不规范,竞赛制度不完善,以及各学校缺乏横向联系和组织力量,中学输送渠道不畅,而高校的招生也处于无序状态等等,都制约了“体教结合”的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国际大体联副主席章新胜曾说:“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体教结合为主,职业俱乐部制度和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为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道路还相当漫长,大学生体协竞赛部项目官员韩飞说:“这个过程少说也要五年到八年。”
4 实践:上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进展
4.1 钱伟长校长的人才培养观
上海大学为什么会非常重视体育工作呢?首先是钱伟长校长的教育理念。他在1986年就开始宣传:“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他长期反对专业化院校设置,一直希望办综合性大学。如果我们把体育也看作某一个专业,我们也应该是培养全面的人。2002年5月12日,90高龄的钱伟长校长亲自发函邀请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十所高校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领导,与上海大学党政领导和体育部负责人,一同参加了“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工作恳谈会”,钱老站着(近四十分钟)面对众多与会者,他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我请大家来共商国是,如果高校还要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话,就必须重视体育,体育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三育之一。”钱伟长校长把体育视为“国是”(国家大计),充分强调了体育教育对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性。
4.2 上海大学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指导思想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创办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运动队为奋斗目标,发挥上海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形成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研、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一体的运作模式,把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来建设,构筑培养高校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平台。
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水平是创建一流大学,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同样承担着提高国家竞技体育水平的任务,同时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也同样需要全面发展(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上海大学有条件为国家奥运增光计划作努力。1997年5月在钱校长亲自主持下尝试进行的上海大学与上海运动技术学院排球项目合作办学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注重“运动员学生”向“学生运动员”培养转化过程。充分体现了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指导思想观念的根本性变化。根据教育部、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精神,上海大学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竞技体育角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高水平运动员;站在学校体育角度,为创建浓厚校园体育氛围,体现学校精神,为普通学生树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偶像”;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促进体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结合及提高。
上海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与学校的传统有关,以男子排球队为例,上海大学的组成部分上海科技大学,合并前建设了十多年的特色项目,就是男子排球。1996年上海大学与上海有线男排达成协议,开办了男排班,上海大学有专门的教师跟着运动队上课,同时学校与运动技术学院共建青年男子排球队。1999年,上海大学开始申报承办上海男子排球一线队,连续获得了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的第一名,当时的教练就是上海大学自己的两位体育教师。上海大学男排先后入选国家队队员的有沈琼、汤淼、崔晓栋、方颖超、王之腾、黄波、何炯、徐强等。其中沈琼和汤淼都是先进上海大学学习后进国家队的,也就是说,上海大学在“体教结合”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上海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不仅仅注重引进,更注重自我培养和输送。
5 思考:对上海大学“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工作的发展构想
在我们的构想中,一个是体教结合,一个是学校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结合。我们设想成立一个上海大学排球俱乐部,希望“上海大学男子排球俱乐部”由上海大学、上海市体育局共同组建,同时要吸引企业投资。这个俱乐部,跟一般的俱乐部,比如足球俱乐部是有区别的。首先必须找到最好的俱乐部经理及教练(组),其工资按市场机制付酬,体现他的价值,才能找到最好的人;但是,运动员是学生,作为学生运动员进行管理,实行奖学金制度,是拿奖金而不是工资。主力队员以训练比赛为主,一般队员训练学习兼顾,利用学分制灵活安排学习进度;毕业时仍是主力队员者成为俱乐部成员,由体育局提供编制,实行市场工资;俱乐部延伸到中小学,构筑一个宝塔型的结构。我们建议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实行齐抓共管: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文广集团作用功能不变,学校打开大门让你们来管,竞技水平遵循体育训练规律来保证。学校根据对教师的要求来要求教练,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运动员。球队迁入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参与对运动员学习、生活和思想工作的管理。这样球队的综合素质就能提升,培养的也是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同时我们培养出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在毕业后如果能继续保持高水平,他们可以进入职业的俱乐部,进而成为职业运动员。我们希望能在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不仅仅是完成退役运动员的“转业再加工”的功能,更多地希望能建立一条输送途径和流通机制。上海大学期待与体育部门的进一步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高水平运动俱乐部的发展找到一个有效的途径。
[1]杨烨.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64.
[2]王正伦.“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9-21.
[3]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4]虞重干.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19-22.
[5]贺新奇.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郑婕.“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钟秉枢,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8]曹灵,李明.我国大中小学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9]耿艳芳.第十一届全运会对山东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On the Practi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 and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 Level Sport Teams in Universities——Case Stud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Zhou YanLiu Na
(P.E.Schoo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
Constructing high level sport teams and taking part into competitive sport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has great meaning for competitive sport development.Through studying the talent development process in universities,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process has not formed a better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 meeting the mind of National Sport Association,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se teams in universities can not get enough funds,without formal manegement in study,lacking of perfect competitive institutions and regualtions,all these factors can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 and eduction.The paper,taking Shanghai Universitiy as the study case,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nceives for the competitive sport talent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 and eduction.
combination of sport and eductionhigh level sport teamstalent development
G807.4
A
1004—5643(2010)02—0088—03
1.周艳(197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