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0-08-15倩曾凡鑫

武术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民族农民传统

刘 倩曾凡鑫

(1.淄博市武术院,山东 淄博 255026;2.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民族传统体育】

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刘 倩1曾凡鑫2

(1.淄博市武术院,山东 淄博 255026;2.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内涵的分析,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 新农村 作用

1 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是中央从全局出发,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决策。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和广泛的参与性,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努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建设的综合体现,其中蕴含着以下思想。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更加富足。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更加发展,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祥和的良好社会氛围。村容整洁主要是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为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支持。

因此,只有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更加直接地、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在提高广大农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同时,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繁荣。

3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属于亚体育文化。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浓厚,简便易行,如武术、拔河、秋千、杠子、皮条、踢毽子、抽陀螺等都颇具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特色,是两千多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56个民族集体创造、融会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自然属性,具有独特的体育功能。

3.1 促进群众健康,全面的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可能是人类第一追求。许多从生产劳动中衍生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是人们健身意识自觉的产物。虽然有些项目并不一定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或多或少具有健身功能。此外,还有一些从作战技能和宗教仪式中演化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具有健身功能。

可以预见,在当前人类“文明病”频发、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少的背景下,追求身体素质的改善和体质完善将成为现时代人们的主动选择,具有独特健身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将在满足人类健身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健身功能也将得到更加深广的开发。

3.2 丰富群众生活,陶冶情操的娱乐功能

人类学家曾指出:在早期人类上升的过程中,最大的快乐是从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尤其是狩猎等技术的满足中获得。这充分说明了从身体活动中寻求娱乐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心理欲求。

许多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功能从这些活动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在逻辑上具有从必要的劳动和生活中摆脱出来、追求健身功能的取向,随着人们娱乐欲望的不断增强,娱乐性终于发展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最鲜明的个体功能之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更使得娱乐成为人们缓解紧张生活的追求。人们不仅直接参与娱乐性强的体育活动,而且从观看运动竞赛和表演中获得身心愉悦。许多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就因为强烈的娱乐性而得到广泛的传播,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众多项目就体现出这个鲜明特点,自娱性越强的项目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3.3 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潜能的竞技功能

竞争是竞技的灵魂,超越自我和对手是竞技运动的精神和本质内核。作为具有鲜明的身体活动特性的人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往往是在相互竞争和较量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参与这些活动的人们也通常通过与他人的竞争和较量来检验自身的水平。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如力量、耐力、平衡、柔韧、灵敏等各项素质中,几乎都存在着竞技,甚至许多活动离开了竞技便失去其发展的基本动力。

正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竞争性,满足人们相互较量的心理需求,其竞技功能便受到越来越多参与者的重视。尤其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政治、经济、科技等的竞争,迫切需要具有竞争精神的人来实现这一切。竞技运动由于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和公开、公正以及直观性等特点,能充分发挥和检验人的多方面的能力,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活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看成是人类竞争的重要象征。

3.4 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就是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顺应和满足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的既定规则,在文化、经济、政治事务的具体过程中来达到体现,对于整个社会增进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它自然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实现道德水准的检验和审美习惯的养成。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中普遍流行的、满足民族的健身、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文化。正是由于它的普遍性、亲和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才造就了它对民族内部的认同乃至一个国家和社会共同和谐的功能。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并有众多人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有力地促进着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深入开展,不仅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功能和政治学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功能,而且具有培植产业门类、带动经济发展的显著效果。

4 民族传统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村庄改造,是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其独特的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表现出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4.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练习民族传统体育,可使农民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在健身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许多民族传统项目都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变革、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社会表现形式紧紧的附着在地方传统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习俗之中,始终保持着它应有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特点。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积极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将有利于激发农民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4.2 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城乡差距还将在一定时期存在,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不高,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加上农民健身意识的淡薄,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形成了“修身养性”的特点,使人在刚柔相济、神行统一的循序渐进节奏中获得与自然的和谐,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及身体素质的提高。许多项目的健身功能已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因此在农村推广、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旅游开发,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从而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生产力,进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3 促进农村新文化建设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的机械化、农业税的取消、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提高,农民不用再常年累月地忙于生计,使农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较少,据调查:现在的许多农村,农闲时间赌博成风,人们整天沉溺于赌桌和酒桌,不光对自身的身体有害,也给社会治安和家庭和睦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秧歌舞、太极拳、风筝等项目,把农民从赌桌和酒桌带入到活动中,这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4.4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对培养农民的凝聚力是极为有效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它以特有的文化认同,成为一种密切民族关系,增强人民团结的凝聚剂。如舞龙、舞狮,龙舟竞渡、拔河等活动,多是以村寨、乡里为参赛单位,参赛者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才能取得胜利,即使旁观者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场景之中,为团队成功而欢呼、失败而沮丧,这种将个人与集体融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可以在促进农民间的社会交往、沟通农民人际关系、培养和巩固农民情感、增强农民凝聚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5 结语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我国人民传统意识和思维的经典产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巨大、复杂的工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精神活动和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它对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都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爱国主义、天人合一、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以及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及物质基础。正确运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大力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我们全社会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1]温家宝.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R].2006.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79-181.

[3]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9.

[4]陆森召.试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和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0).

[5]刘德喜.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J].中州学刊,2006(11).

[6]王丽丽,梁建平,等.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社会意义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58-59.

Make Full Use of Favorable Factors in Constructing Socialist New Village

Liu Qian1Zeng Fanxin2
(1.Zibo Academy of Wushu,Zibo Shandong 255026;2.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Shandong 273165)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rough analyzing the valu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new villages,the paper studies the positive rol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onstruction socialist new village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new villages role

G85

A

1004—5643(2010)11—0072—03

1.刘 倩(1978~),女,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

2.曾凡鑫(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民族农民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