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华武术操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影响

2010-08-15徐辉丽苏升平

武术研究 2010年11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中华

谭 晶 王 维 徐辉丽 苏升平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论中华武术操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影响

谭 晶 王 维 徐辉丽 苏升平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文章运行文献资料法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操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武术操作为武术在中小学传播的手段,增加了课堂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武术在中小学的传播,但将武术套路冠以操的名称将使武术被曲解。因为单纯的武术动作教学,没有将攻防含义蕴含其中,会使武术真正的操化,很难将武术真正的内涵和德育的目标贯穿其中。

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操 操化式教学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20世纪以来受到西方体育的强力冲击,80年代后又受“韩流”——跆拳道的入侵。武术该怎样发展成为专家、学者和各级学校教师都在不断思索的问题。为保护、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武术,教育部和中宣部要求各级学校开设武术课。然而,现实中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武术课在中小学的开展并不顺利[1]。在这种情况下,武术操的提出为武术课提供了一种新的授课思路[2],并涌现出许多自编或是教育主导部门主编的武术操套路[3-7],同时有针对性地探讨教师如何开展武术操这一问题[8-9]。武术操主要的传授方式是将武术套路分成若干节拍,按一拍一动操化式教学来教授武术套路。尽管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教学质量[10-11],但是武术并不是一串简单动作的组合和累加,我们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武术本身所赋予的意义,既影响后人对武术的理解,也影响武术自身存在的价值。

1 中华武术操释义

“中华武术操”是随着武术在学校传播,一些教师对自编套路的命名,用在教案、课标用书以及与此主题相关论文上的新名词。概念是许多研究的起点,对此我们有必要对此概念做一些辨析。

“武术”一词最早始见于南朝齐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一首》中“国尚师立,家崇儒门,…….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意思是停止战争,提倡文教,这里的武术泛指军事。武术在秦汉以前有拳勇、手搏、角抵、角力、相搏等名,三国时出现“武艺”一词,宋元时期有武事、使拳、打套子、白打、相扑等说法,近代有武术、国术、国技、把式、对拳、功夫等称谓。而“武术”一词作为一种运动名称较普遍的使用则是在近代,尤其是解放前后才开始的。

国人对“武术”一词并不陌生,当人们看到“武术”一词或听到“Wushu”,都会将其指向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既能格斗又能演练的且具有攻防性质的人体运动,而不是将其指向其它国家的人体攻击技术。“中华武术”一词本身是在刻意强调武术的民族性,然而“中华武术”背后却存在一个更为内隐而又深刻的意义,即它们暗示了国人对“武术”一词内涵的中华民族特征缺乏信心。这种不自信恰恰又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危机。这种不自信的心态正是基于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蜂拥进入中国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民族自卑感[12]。所以,“中华武术”一词用在中学教材和辅导书上还是值得探讨的。

操一般指体操,是以徒手、持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并融健、力、美与实用技能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有人认为武术操是结合音乐完成武术基本动作的一种练习形式,它以武术基本动作为主,包括徒手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腿法和器械练习的基本方法等,武术操是武术运动的一部分[13]。我国早期体育教材上把长拳的基本组合串联起来也称为武术操,类似于五步拳,少年拳。现在随着武术科学的发展、名词的规范,已经不再使用。

国际奥委会拒绝武术申请成为奥运项目的理由是“奥运会不需要中国式体操”,顿时学界一片哗然,我们斩钉截铁地否认武术绝不是体操,但是我们在学校教学中却大大方方地使用“武术操”来刻意淡化武术的神秘。武术与操应该是两种体育项目,而将武术纳入体操,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在对待涉及概念性的名词时一定要慎重。

2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2.1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重要性

2.1.1 中小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武术的内涵

随着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以技击为内容的武术发展受到挑战。主要表现在武术套路多、路线复杂和要求严格(不怕苦、不怕累且要持之以恒),以致于武术爱好者都望洋兴叹或浅尝即止。但武术极易开展,不仅老少皆宜而且投入少、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即使是山区贫困学校也能开展。事实上,中小学开展武术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国宝”、“武魂”、“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崇文尚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些都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渗透;(2)武术可以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正义感,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戚继光、薛奕、马全、王五、程廷华、杨明斋等;(3)武术可以强身健体、防身御敌、扶弱济困、伸张正义、修身养性、受益终生;(4)武术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范社会行为。武德中昭示:戒烟毒、止酗酒、拒赌博和耻戏色等都值得青少年学习;(5)武术可以培养刚毅果断、坚忍不拔的品格以及发挥其艺术魅力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积极培养和弘扬的品质,有必要向中小学生极力灌输和培养,以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2.1.2 保护传统武术势在必行

当把武术定义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时候,面对韩流的冲击和西方体育的入侵,保护和传播武术势在必行。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90%以上的孩子能进入学校学习,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者。因此武术的振兴有必要从娃娃抓起,而学校理所当然的应成为武术传播的重要基地。

2.2 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特点

2.2.1 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中小学学生的年龄在6-15岁之间,这时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学习快,但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差。从小学生开始,他们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即逐渐具备了明确的目的性。同时,思维基本过程日益完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日益加强,思维品质上的个体差异也非常明显。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思维对象、不同学科和不同教材的掌握上,孩子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2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心理上,他们的感知觉充分发展、注意水平有限、记忆力逐步提高、想象力丰富、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我意识更加明确,这说明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因此,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我们把它作为国粹、文化凝聚、思想道德教育的材料、强身健体的手段来教育学生时,学生收到的信息也是如此。当我们把它仅仅当做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材料,类似于体操,甚至是体操的一种,那么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就是丢了西瓜,只捡芝麻。

3 当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对武术的影响

2004年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中小学要将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纳入各学科,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14]。一时间武术在中小学如何开展的讨论激烈展开,武术操的提出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学者认为武术操能够提高中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和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体育运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但也存在弊端,用操化的动作和口令把武术动作传授下去,成为教师速成培训班的常用方法。然后,再由培训的教师到各自所在学校向下传授他所培训接受的最新的东西。这种方法,看似是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学习行列中来,但此时的武术还是原来的武术吗?学生心中对武术仅存的神秘感都随着枯燥的肢体动作而烟消云散,学习兴趣也会减退。这种只注重动作的比划,完全脱离了武术本身注重内外兼修的内涵,使得武术失去了在中学传播的价值,相反误导了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求知欲强而辨别真伪能力差,而他们又是将来武术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让他们如此学习武术,是将武术扼杀在摇篮里了。长此以往,武术的将来到底是原来真正的武术还是操,不得而知。

4 武术追求的是阴阳调和的内外兼修

关于武术有很多学者从它的定义上做了研究,但都离不开以阴阳矛盾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作为内涵去讨论。所谓内外兼修,笔者认为在现代学校体育中应包括以下两种含义:(1)简单地说就是外在身体动作和内在的精气神在武术演练中能表现出来。武术套路不是简单的动作组合,而是以踢、打、摔、拿、击、劈、刺等技击动作作为基本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徐急、刚柔虚实等规律,按照一定布局,把数个带有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起来,并在首尾加上起势和手势,使之成为首尾相应,动作成套的固定形式的运动。武术套路的编排是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依据的。每个套路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风格,这种节奏是和体操有区别的;(2)身体强健和自强不息的追求。武术的学习并不是追求套路,尽管精气神的修炼需要套路作为手段,但手段不是目的。通过武术的学习养成一个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和通过持之以恒的锻炼来磨炼意志,传承武术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武为运动之道,健身之方,术为取人之妙,胜人之法。武术有攻防格斗技击功能,是一种战斗的技术。这种技术既可以保家卫国,防身自卫,除暴安良、匡扶正义,也可以用来逞强斗狠、欺压平民、伤害无辜、行凶作恶,为了正确运用武术攻防格斗技击功能,必须把我国优良的传统伦理精神融合到武术之中,作为行为规范来促使习武者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5 结语

中小学武术课的开展应该受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我们提倡各种有利于学校武术开展的教材教法的创新与实践,但一定要对武术的理论和历史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武术操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但坚决不能把武术操的教学等同于武术的教学。我们说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首先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才能被世界接纳。不能一味盲从,失去了民族特色,这不仅是一个民族项目的损失,也将使得我们在世界民族文化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

[1]武建伟.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普及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5):70-71,76.

[2]于卓诠.怎样打开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局面?——在我区开展武术操比赛的体会[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1):55.

[3]冯时伟.中学武术操试编(六套)[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64(2):31-44.

[4]武汉体育学院七四级三中队武术专选班.儿童、少年武术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77(1):97-109.

[5]武汉体育学院七四级三中队武术专选班.儿童、少年武术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77(2):101-112.

[6]杨永辉,陈士龙.武术操新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8(1):81-86.

[7]陈新梅.青少年韵律武术操创编之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109-110.

[8]万 瑜.谈创编“武术操”[J].淮阴师专学报,1993(3):70-71.

[9]刘 鹏.中学体育教师应掌握武术操及套路创编法[J].体育函授通讯,2000(3):61-62.

[10]刘世海.儿童韵律武术操的创编及教学效果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04-107.

[11]陈新梅.青少年韵律武术操的创编及教学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3):33-35.

[12]马 剑,邱丕相.武术的中华性——以“武技”、“中国(中华)武术”的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2007(7):48-50.

[13]郭守靖,孟召峰.论武术操教学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J].体育科研,2006(4):78-79.

[14]武术将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J].武当,2004(5):43.

Effect of Chinese Wushu Gymnastics on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an JingWang WeiXu HuiliSu Shengping
(P.E.Schoo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9)

The thesis studied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Wushu gymnastics on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Wushu gymnastics is a mean of Wushu transmiss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his model increased fun in the class and improved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was advantage of Wushu transmissio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But the model distorted the essence of Wushu.Because only pure act without the meaning of attacking and defending in teaching,it would finally develop a realquot;gymnasticsquot;,which was not including real Wushu connot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Chinese Wushu Chinese Wushu gymnastics gymnastic instruction

G85

A

1004—5643(2010)11—0052—03

1.谭 晶(198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中华
中华武术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眼下有套路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