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0-08-15张杰
张 杰
(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 泰安 271000)
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 杰
(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 泰安 271000)
武术是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之一。在武术教学中利用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技击性、健身养性、表演、娱乐等多功能优势,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武术教学 学生 兴趣
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优先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选择的积极倾向,它使人们从众多的选择中做出个性选择,并对所选择的形式或内容赋予极大的热情和信心。他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会对选择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所做的选择逐渐淡漠或兴趣更浓。学生对武术更多地表现为直接兴趣,即他们对武术的兴趣主要体现在对武术神秘性的好奇或对武林英雄盖世武功的心理崇拜。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也是不持久的。常常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因此,学生对武术仅有直接兴趣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对武术的间接兴趣。即引导他们对武术所具有的技击、健身、娱乐功能以及武术所蕴含的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从事武术活动的后期效应产生兴趣。一旦学生对武术有了直接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间接兴趣,那么武术就成了他们心理的一种需要,于是会积极主动参加武术活动,并能从武术活动中得到快乐。此时学生的武术兴趣也就成了他们学习武术的内驱力。学习武术变成了他们强烈的欲望。他们会自觉地投入武术活动中,刻苦锻炼并能够长久地坚持不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效果。高校的教育对象都是年满18周岁的青年人。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和洞察力。他们在武术学习方面更希望学习具有文化特性和实用性的武术。武术尽管运动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但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抽取了武术的文化内涵,而追求其没有文化支持的外壳,无异于是“杀鸡取卵”。武术以其独特的理论特点和非凡的功能构架令世人仰慕。它的技击功法变化万端,出神入化;其攻防招式的内涵博大精深,引人入胜。如果把武术各个方面的功能全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1 武术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历经了大浪淘沙,也赋予了中国武术深邃的文化内涵。同时,中国武术自身的文化特点又完善了传统文化。它们相得益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中国武术有其自身的灵魂所在,它渗透着中国文化历史的烙印。中国武术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吸收了历史上各族文化特征,与自身发展进行融会贯通而成为今天的形态。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论”成为武术套路产生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精气神学说”被武术吸收成为自己的养生理论;武术与战争相互影响,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的兵法成为武术技击法则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指导原则;中国传统美学对“韵”、“气”、“形”、“神”、“意境”、“阳刚”和“阴柔”等的追求也深深的影响了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从武术追求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和结构美可以得到充分印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内容是中国人崇尚“礼”,崇礼成为武术套路产生的伦理道德基础。武术在其萌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管在其技法、理论和武德方面都形象的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博大精深的武文化。高校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具有选择性和洞察力。他们对有深层涵义的事物更感兴趣,如果把武术的文化内涵展现在他们面前,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武术的技击性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这不难看出攻防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作为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也成为武术文化属性的重要方面,不管武术技术体系如何发展,技击性都将长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分支的武术文化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抛弃技击性的武术就形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武术的技击性在武术套路中的对练,搏斗运动的散打、推手和短兵是显而易见的。武术的单练也是如此。武术单练套路,一般来说,首先是从单纯的模仿动作练习入手。这一阶段要求动作劲力顺达。要动作劲力顺达,首先讲究发力顺序。武术有“三节”、“六合”的说法,手和脚为梢节,肘和膝为中节,肩和跨为根节,这六个部位在运动中的和谐,成为六合。一般来说,上肢发力应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下肢则是“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牵涉到上下肢动作,则是“起于腿,发于腰,传于肩,顺于肘,达于手”。使腿、膝、跨的力量,通过腰做媒介,以送肩、顺肘而达于拳面,使上、中、下三节贯通起来。除了讲究发力的顺序外,还要做好发力的刚柔变化,肌肉的松紧配合要得当。通常动作开始时要放松,逐渐加速,力达末端时达到最高速。这种劲力即迅速敏捷,又有弹力。待套路演练熟练、劲力顺达之后,便开始进行拆招练习。拆招练习是在领悟动作的技击性的前提下,两人的攻防练习。总之,武术套路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攻防内涵。动作的攻守总是进中有守,退中有攻。表现为攻上防下、防上攻下、攻左防右、防左攻右。在教学中把这些内容给学生讲清楚,那么学生在练习时就不是在练习死套路。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对套路攻防意图的探索,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
3 武术的健身养性功能
武术运动的内容丰富。作为中国武术特有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虽然拳种不同、风格各异,但其共同特点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来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不管是徒手套路,还是器械套路,都包含着肢体的屈伸、翻转、平衡、翻腾、跌仆、外展、内收等动作。再加上武术具有柔与刚、起与落、动与静等特点。在系统进行武术练习时,人体各部位几乎都参与运动。尤其是坚持武术基本功练习,能提高人体的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的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因此武术是发展人体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能提高机体各器官的机能。
武术运动讲究形体规范,又要求内外合一的整体观,乃是中国武术的另一大特点。如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以心催力、以力运身、以意导动”;而少林拳则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这些都说明中国武术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的各种动作紧密结合,协调一致,达到内外合一,完整一气,以各种身形和意念的变化来锻炼身心,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目的。中国武术通过外部手、眼、身、法、步的锻炼,提高肌肉骨骼系统和脏腑经络的功能,达到培精、调气、正神之目的,起到恢复正常功能的效果;内部通过运气、意念,把握阴阳,达到调节机制的平衡作用。武术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和相互依存的哲理是其健身养性的基础,这与传统医学理论在重阴阳方面完全一致,也与现代科学理论“生命在于平衡”的观念相吻合。
武术的修身还体现在它的直接效果。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仅可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人勤奋刻苦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恒心,质朴干练的作风以及在锻炼实践时所体现的矫捷气势、应变能力、准确判断、从容胆略、必胜信念等,这一系列作用于生活之中,与生活融为一体,必将大大地增强人们从事任何事务的能力和激发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4 武术的表演与娱乐功能
武术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起源于生活和战争,但是它又不同于生活原型,它是人们在深入观察和体验之后,对生活原型进行提炼、概括、艺术加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也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完善,使单一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演变为复杂多变,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的运动。武术运动是从攻防格斗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都要求其做到手到眼到、手眼配合、手脚相随、上下协调、身到步到、全身体协调一致。武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技击性与造型结合的艺术。长拳中的窜蹦、跳跃、起伏、转折、闪展、滚翻等速疾有力的动作展示了武术的阳刚之美;八卦的行步如鸿毛,随走随变,一气呵成,展示了武术阴柔之美;武术运动中速度的不断丰富多彩的变化,展示了武术的节奏神韵;武术动势的起伏松紧,功架的高低大小,组合动作的紧疏粗细展示了武术的韵律和谐美。武术通过这种技艺的表演,才能激起观众的美感,打动观众的心,引起观众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5 结语
武术虽不像体操、技巧那样表现一种健身,也不像舞蹈、戏剧那样用动作的“语言”来表达感情与塑造形象,更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具有技击、健身、表演、自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性运动。如果教师把武术的丰富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启发学生练习,就会激发学生探索武术奥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王 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周维方.对武术文化属性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2).
[3]张天熙.论中国武术艺术性的表现形态及内涵[J].搏击·武术科学,2010(3).
How to Improve College PE Majors Interests in Wushu Learning
Zhang Jie
(Department of Sports Science,Taishan University,Tai'an Shandong 271000)
Wushu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compulsory course,also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Us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attack and defense nature,the fitness and education nature,the performance,the entertainment and so on,the multi-purpose superiority in Wushu teaching can greatly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s of Wushu,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Wushu teaching studentinterest
G85
A
1004—5643(2010)12—0061—02
张 杰(196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