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功法的价值嬗变及其发展研究
2010-08-15张学生邵建功
张学生邵建功
(1.华北科技学院体育部,河北 三河 065201;2.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传统武术研究】
武术功法的价值嬗变及其发展研究
张学生1邵建功2
(1.华北科技学院体育部,河北 三河 065201;2.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作为武术重要内容的功法运动,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武术功法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的价值体现,探讨其价值嬗变的规律。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借鉴价值学的研究成果,为武术功法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武术功法 价值 嬗变 发展
1 前言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拳谚中所谓的“功”,指的就是功法和功力。“武术功法是武术运动的三种运动形式之一。是为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1]
近年来,武术功法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不仅健身活动中武术功法的练习者增多了,国家还征集、整理民间武术功法项目,组织全国武术功力比赛;民间武功“绝技”成了各电视台的热播节目;武打影视和小说故事中的超人功力,也成了人们酒宴茶座上情趣永驻的话题。
价值是功法存在的的前提,也是推动武术功法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武术功法(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其价值的存在及人(主体)对其价值的需求。研究功法的价值演变,探索不同时期价值主(人)客(功法)体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人与功法之间的关系,为功法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 武术功法的价值嬗变
作为武术主要内容之一的武术功法,是“随武术的萌生而兴,随武术的发展而盛,随武术技术的演进而变化的。”[3]本文根据武术功法的价值体现,把武术功法的发展历程分为形成期、发展初期、潜发展期、新发展期。
2.1 武术功法的形成期
2.1.1 武术功法形成期的发展状况
武术功法的雏形,早在战国时就有记载。在《列子·汤问》中,载有将木桩“记步而置,履之而行,趣走往返,无跌失也”的练习方法。到了汉代,就有“翘关”和“扛鼎”的记载。[4]《史记·殷本纪》记有武乙做偶人,“与之搏”。硬功中提高抗击、抗压能力的功法,在唐代已较流行。唐睿宗(684年)时的杂技表演中已有“卧剑上舞”。唐武宗(841-846年)时,有个名叫管万敌的供奉,颇有臂力。他奋力用拳击一麻衣人,却“如扣木石”。《八段锦》的出现,标志武术功法中内功技法已经出现。“武术内功在与古代气功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5]武术功法发展到明代,已经基本成形。天启四年(1624年)天台紫凝道人所撰的《易筋经》一书,是武术功法的经典之著。《易筋经》的成书,标志着武术主要内容之一的功法已经成形。
2.1.2 武术功法形成期的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在其形成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练习形式,但不管功法是以何种练习形式存在,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宋元明时期,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战事不断。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朝时,北方的蒙古和东北的满族先后与明朝发生战争。国家内部随着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也日渐尖锐。在这种战事连连的时代,军事家们在“比较武艺,务要具照实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涂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6]思想的影响下,逐渐重视实践搏斗能力的训练。不管是《武编》中记载的“悬米袋或蒲团,或在平地上立三尺长凳或石墩为靶,以钻腿、桩腿、蹴腿、弹腿等腿法进行踢击练习”[7],还是《纪效新书》中的“如古人足囊以沙,渐渐加之,临敌去沙,自然轻便。是练足之力。”[8]都是为了提高身体的击打或抗击打能力。武术习练者借鉴气功、按摩和杂技的习练形式,逐渐形成武术功法技术,以达到“大则可以立功业,小则可以保身家”[9]的技击目的。
2.2 武术功法的发展初期(清代至民国时期)
2.2.1 武术功法发展初期的发展状况
清代,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现在流传的拳种流派,大多数是在清代形成体系或者基本成形的。武术功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武术传习者将一般练力法结合武技形成的功法很多,例如“石锁功”、“鹰爪功”等。“硬功中提高力量的锻炼法,清代流行有‘舞刀’。舞刀是以铁制大刀为械,进行推举或舞花等力量练习。”[10]清朝的武举考试中也有功法的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射箭和技勇类。技勇包括弓、刀、石三项,弓指拉硬弓,刀指舞大刀,石指掇石离地。”[11]在吸取气功功理和锻炼手段的基础上,很多武术流派都注重运用内功的方法来锻炼提高运气、用气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武术内功的发展。少林寺武僧将《易筋经》、《八段锦》、《分行内外功》等汇编成《内功图》,作为武术传习的重要内容。清代王祖源编撰的《内功图说》,也得益于少林寺所传的内功练习内容。一些民间教门和秘密结社,为了激励人们习武,借助武术硬功特技表演,宣传神灵附体,“刀枪不入”,给武术功法蒙上了一层神秘玄虚色彩。
进入民国时期,“各拳种进一步注重锻炼效果,强调练功、练气。姜容樵将其师张占魁自编且常年坚持锻炼的成套气功简化为十二式,作为形意拳的基础锻炼手段。王芗斋以形意拳为基础,创编了以养生桩和技击桩为根本的意拳”[12]。马良《中华新武术》中,各科的上编“皆取简单易学的基本动作编成,目的在于养成习武必备的体能和掌握该门武技的基本技法”[13]。中央国术馆也把气功、铁砂掌、红砂手等功法作为教学的内容进行传习。《少林七十二艺》和《练软硬功秘诀》的成书,对武术功法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2.2 武术功法发展初期的价值体现
进入清代之后,武术更加注重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注重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规范武术技法,升华武术理论。“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逐渐融入到武术理论之中,习武练拳要效法天地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统一。随着军队火器装备的盛行,武术逐渐退出军阵进入民间。武术各拳种流派都注重运用内功的方法来提高锻炼效果,拓展锻炼价值。练武与练气的交融,丰富了武术的锻炼方法,使武术功法的健身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以健身为习武主旨的趋势化影响下,一些武术传习者总结功法的练习形式,编著了注重健身的《内功图说》、《寿世传真》等书。通过书中所述功法的练习,能达到“身轻体健,百病皆除”的效果。总的来说,武术功法的价值由形成期单一的技击价值,向技击价值和健身价值并行的方向发展。
2.3 武术功法的潜发展期(新中国成立至八十年代末)
2.3.1 武术功法潜发展期的发展状况
把这一时期的武术功法的发展称为潜发展期,是因为在这一时期,武术功法被归属于套路练习和对抗练习之中,致使武术这一重要练习形式的“功法运动长期被游离于武术概念之外”[14]。武术功法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表现有三:首先,武术功法中一些提高身体素质的内容被作为武术基本功而存在。正如蔡龙云先生在《武术运动基本训练》中所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已经提炼出一套比较系统的锻炼方法。其次,在各拳种、流派中,都有着丰富的功法练习内容,但是这些功法内容都归属于各拳种、流派的训练体系之中。再次,武术功法的一些练习形式被气功所借鉴,成为气功练习的一部分。
2.3.2 武术功法潜发展期的价值体现
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思想的指导下,武术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界对武术“唯技击论”的批判,强化了武术的体育化进程,也促使武术进入了“唯套路”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术的技击性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散打这一运动形式应运而生,成为武术运动的重要的练习形式。此时的武术,按照运动形式,就自然的分为套路和格斗两种。在这一阶段,作为武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功法形式,只是附属于套路或格斗项目,成为其内容的一部分。此时,功法也是为了套路和格斗服务,其价值也就体现在健身和技击两个方面。在健身方面,功法主要是为套路和格斗提供必备的体能,形成了系统的武术基本功体系,通过基本功训练,使身体获得了伸展、柔韧、灵活、力量等基本素质;在技击方面,通过打沙包等练习,提高手、臂、肘、膝、腿部的硬度和力量,增强实战能力。
2.4 武术功法的新发展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
2.4.1 武术功法新发展期的发展状况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武术功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武术功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武术功法这一运动形式逐渐得到武术学者的认可;其次,以武术功法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武术功力比赛顺利举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998 年出版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详细介绍了一些武术功法的练习形式;2000年版的《武术》教材中,也对武术功法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说明。同时,关于武术功法的论著也相继问世,如《武术功法运动教程》、《秘本文武八段锦图说》、《练功秘诀》、《内功举要》、《少林正宗七十二艺》、《少林七十二艺与武当三十六功》、《练软硬功夫入门秘诀》等。这些武术功法研究文论的出现,促进了武术功法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指导了武术功法实践活动的开展。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两次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和北京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并且从全国报送的56种功法练习形式中选出单掌断砖、石锁上拳、对拧长杆、抛接沙袋、绳镖击靶、桩上徒搏等6项作为规定竞赛项目。从2004年开始,全国武术功力比赛每年举办一次,现已成功举办六次。六次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举办,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2.4.2 武术功法新发展期的价值体现
在这一时期,武术功法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武术功法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功法的诸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武术功法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武术功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健身价值、竞赛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04年中国武术协会也把“科学健康”作为评选武术功力大赛的原则,所评选出的竞赛项目,都能有效的提高身体某一方面的健康水平。
纵观武术功法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武术功法的价值体现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从武术功法价值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对武术功法的不同影响决定着武术功法的价值定位,不同的价值定位也决定着武术功法技术体系的形成。社会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形成武术功法的价值也是多种的,致使在这一时期武术功法具有多元化的价值。但必然有某种社会因素居于主要影响位置,从而形成这一历史时期武术功法的某种价值居于主要位置或重要地位,而且这种主要价值会随着社会因素的改变而出现变动。
3 武术功法的发展前景展望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5]这种关系就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的需要也决定了客体的发展方向。
3.1 武术功法应沿着全民健身的方向发展
武术功法内容丰富,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健康素质,而且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练习方法简单明了,符合当前全民健身的需要。当前,应加强武术功法内容的挖掘整理,选出一些健身性强、易学易练、便于推广的项目,开拓武术功法的全民健身领域,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
3.2 武术功法应沿着体育竞赛的方向发展
武术功法是针对某一部位或为了提高某一项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从比赛形式来说,武术功法的比力量、比速度、比柔韧、比稳定、比准确、比技巧、比难美、比格斗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竞技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可比性并不亚于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从2004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竞赛项目的可比性、观赏性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现场观众拍手称好,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面对奥运会的影响,应借鉴现在各国体育竞赛的经验,丰富武术功力比赛竞赛项目,扩大武术功力比赛的竞赛规模,提高武术功力比赛的可比性和观赏性。
3.3 武术功法应沿着娱乐观赏的方向发展
武术功法内容中一些运动素质或特殊技能的展示,能够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要。一些观赏价值较强的功法内容如头顶碎石、手掌断砖、一指禅等,频频登上各种媒体。现在,应从武术功法丰富的内容体系中提炼出一些具有较强观赏娱乐价值的项目,借鉴现代舞台表演的经验,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开拓武术功法的表演娱乐市场。
3.4 积极推动武术功法进入教育系统
武术功法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医学、养生学、民风民俗等的影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武术功法以单一技术或简单技术的组合为练习内容,简单易学,便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武术功法应重视在学校的推广。从丰富的武术功法内容中选出一些健身性强、易学易练、符合青少年生长规律的项目,推进学校。同时,编写相关的教材,培训能胜任武术功法教学的师资,推动武术功法在学校的发展。
3.5 武术功法应沿着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武术功法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开拓武术功法的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术培训市场,积极发展武术功法的器材、服装等用品市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推动武术功法的快速发展。
3.6 武术功法应沿着为套路、格斗服务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武术的发展一直以竞技武术为主。武术的内容,也按照是否有一定的顺序分为套路和格斗两个部分。从此,武术走上了以发展套路和格斗的道路。在套路和格斗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理论体系和规范的竞赛体制。武术功法突出的健身价值和技击价值也被套路、格斗所重视,一些武术功法内容被它们所借鉴,形成了一些提高体能的功法技术和理论,如柔功、桩功、沙袋功等。对这些功法内容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套路、格斗的发展,也推动了武术功法的发展。根据套路、格斗的发展需要,从发展武术功法的角度出发,应利用套路、格斗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平台,继续走为套路、格斗服务的道路。
[1][3][5][7][10]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22,22,22-24,22,23.
[2][1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5.
[4][12][1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327,330.
[6][8]戚继光.纪效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56,57.
[9]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 武术功法功力比赛资料汇编[M].2005:9,244.
[11]康戈武.谈功夫、武功及武术功法的发展前景[J].拳击与格斗,2001(8).
[14]洪 浩.现代武术的三次革命与概念嬗变[J].中华武术,2004(5).
On the Value of Wushu Method'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Zhang Xuesheng1Shao Jiangong2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nhe Hebei 065201;2.P.E.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 030006)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ushu,it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The value reflects of Wushu method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eriods and the rule of its evolutio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hilosophical view.The results of axiology are referr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needs of modern times,which provide a well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methods.
Wushu methods value evolution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0)06—0036—03
1.张学生(1977~),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