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迷茫和叛逆中追求纯真——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解读

2010-08-15葛朝霞上海电机学院外语学院上海200240

名作欣赏 2010年30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守望者

□葛朝霞(上海电机学院外语学院, 上海 200240)

塞林格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1919年生于美国纽约城,父亲是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15岁时,塞林格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里住读。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军校的学习生活给塞林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寄宿学校就是以这所军事学校为背景而描写的。1937年,父亲送塞林格到波兰学做火腿,不久,他又回到美国继续读书,先后就读于三所院校,但都没能够拿到毕业文凭。1942年,他应征入伍,经专门训练后,1944年赴欧洲从事反间谍工作。1946年复员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1951年,他的首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出版问世使他一举成名。

早在军事学校读书时,塞林格就对短篇小说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时起,他从未停止过写作。从1940年他在《小说》杂志上发表他的处女作到1951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期间,他先后发表了20多个短篇小说,有些短篇还发表在《老爷》和《纽约人》等著名刊物上。

《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巨大成功后,塞林格的声誉与日俱增,之后,他的写作进度明显放慢,他的性格也变得孤僻起来,他的生活越来越神秘。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买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一个小山上建了一座小屋,四周都是草木丛林,外面栏上是六英尺半高的装有警报器的铁丝网。他隐居在这个乡间小屋中,遁迹世外。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从未放弃写作,但很少再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从他后期出版的十一个描写格拉斯一家生活的故事作品中,人们发现塞林格对东方哲学和禅宗的兴趣日趋浓厚,但其社会意义和艺术魅力都不远及《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于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27日在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1岁。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是年仅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长得高出常人一头,整天身穿风雨衣,头戴鸭舌帽,嘴里叼着抽烟,四处游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和家长等全都腻烦透顶。他认为老师和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他已经先后三次被三所学校开除。宾夕法尼亚州的私立学校是他读的第四所学校,又一个学期结束了,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他又接到将被劝退的通知,他一点也不觉得羞愧。他原本打算周三回曼哈顿的家。他先拜访了年老的历史老师,当历史老师批评他糟糕的成绩时,霍尔顿感到十分心烦。斯爵德勒特故意逗他,这使霍尔顿火冒三丈,与斯爵德勒特打了一架。霍尔顿觉得他在宾西学校受够了,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是,他没敢回到家里,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开始了长达一天两夜的流浪生活,住进了一家埃德蒙德小旅馆。深夜,他在旅馆里看到身着奇异古怪服装的男男女女,寻欢作乐,这使他感到极其恶心。于是,他就来到夜总会消遣渡时,回到旅馆时,心里仍觉得非常烦闷,糊里糊涂地邂逅了一位妓女;妓女一到,他显得又紧张又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想把这个女人打发走。然而,这个女人要求更高价格,当霍尔顿拒绝支付时,他被妓女老板毒打了两次。

第二天是星期天,早上十点,霍尔顿上街游荡。霍尔顿打电话给他的女友萨利,约她去看百老汇的午后场表演。他来到了一家三明治馆吃早餐,在那里他遇见两个修女,和她们谈论起罗密欧和朱丽叶,随后给修女捐了10块钱。

他又试着给简打电话,简的妈妈接的电话,于是他就把电话挂了。然后,乘坐出租车去中央公园找他的妹妹菲芘,但菲芘不在那儿。菲芘的一个女校友告诉他菲芘也许会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他明知道星期天菲芘不可能会在博物馆上课,但还是到了那里。他没有下车又去旅馆接萨利看戏。后来,他们又一同去溜冰,由于他们俩溜冰技术很差,决定找张桌子坐下,看到萨利那假情假意的样子,霍尔顿打心底里感到不舒服。霍尔顿向萨利解释了为什么他对学校不满,当他建议她与他一起逃到马萨诸塞州或佛蒙特州区,然后住在小棚屋里时遭到萨利拒绝,两人吵了一场,不欢而散。

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随后和一个老同学来到一家酒吧里,喝得酩酊大醉。他东扭西歪地摸进厕所,将头放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许久,才稍感清醒。走出酒吧后,他的头发被寒风吹得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患暴病而死去,永远无法再见到自己的妹妹菲芘了,于是,他决定偷偷溜回家里与妹妹诀别。

霍尔顿悄悄地溜回了家里,恰遇父母外出。他叫醒妹妹菲芘后,先向菲芘承认他是被学校赶出来的,并向她解释他不喜欢学校的原因,菲芘听后很生气,指责他本来对任何事情都不安分。然后,霍尔顿向妹妹诉说了自己心中的痛苦,并谈了自己未来的打算。他说他甘愿在不久的将来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话正说得起劲时,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连忙躲进壁橱,待父母走进卧室后,匆匆溜出家门。霍尔顿给他的英语老师安托利尼打了电话,要求到他家中借宿。安托利尼告诉他可以去他的公寓。安托利尼先生让霍尔顿睡在他的床上。半夜醒来,霍尔顿发现安托利尼正在抚摸他的头,他猜想安托利尼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他幻想能从导师那里得到的安慰彻底破灭,于是只好偷偷逃了出来,在中心大车站候车室的长凳上过夜。

经过了一番折腾,霍尔顿彻底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决定永远不再读书,下决心到西部穷乡僻壤去谋生,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在临行前,他还是想再见上妹妹一面。于是,他就委托朋友约妹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口见面。约定的时间过了很久,霍尔顿发现妹妹菲芘拖着一只很大的衣箱朝他走来。一见面,她就坚持要求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无论他如何对菲芘劝说都无效,她哭起来;劝说失败后,他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着菲芘去动物园,随后带她穿过公园来到旋转木马前。看着他的妹妹骑着木马玩得非常开心,霍尔顿几乎落泪。玩了一阵子后,他们一起回家。回到家里,霍尔顿内心的苦闷和惆怅始终困扰着他,使他无法摆脱,他曾经梦想过逃离这虚伪的现实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但可怕的现实却使他感到如此的失望与无奈,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大病一场。

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誉为二战以来“现代经典”之作。它是塞林格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全书仅有16万字,然而,它却红遍美国,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在美国上下引起轰动,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了广大青少年的理想和愿望,道出了他们的苦恼和心声,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和处境。小说中对虚伪深恶痛绝的青少年主人公霍尔顿成了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他的经历和举止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备受他们的青睐和欢迎,一时间,在大、中学校园里,学生们纷纷模仿霍尔顿的装束打扮,在冬天,他们身穿风衣,倒戴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成了一种时尚。以至于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了美国学生谈论文学的热门话题。

文学评论者和家长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本书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评论。赞扬此书的人认为此书可以增加成人和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引导青年人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面对丑恶的社会现实提高防范意识,促使青年人自己去选择一条自尊、自爱、自强的道路;另一类人认为该书是一本坏书,说书中的主人公缺少涵养,满嘴脏话、厌学、抽烟、酗酒,甚至搞女人,读这样的书会引导年轻人误入歧途,应该列为禁书。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的文学价值,社会文化地位开始凸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该书的出版给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无数彷徨的年轻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不仅没有被禁读,相反,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至今影响不衰,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美国现代经典小说,当代美国文学中,它的地位也在日益巩固,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高度重视。在美国,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将该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有些公共学校还以它为正式教材,它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美国青年。

故事以主人公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打算在纽约流浪的一天两夜的经历讲起。霍尔顿出身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首先,我们应该说他是一个最纯真、善良的孩子。他有一颗追求美好生活、崇高理想的童心。在校园的宿舍里,他让贫穷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新皮箱。流浪的时候,他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之后,他还觉得自己捐的钱太少,为此,他还深感内疚(其实他捐的10元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平时,他对校园里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和事十分反感,对看到的虚伪、势利现象极为厌恶,每次看到墙上写的猥亵言语、下流字眼,他都愤愤擦掉。他对妹妹菲芘百般呵护,精心照顾。在他的心灵深处,还存有很多可爱的、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理想,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甘愿终生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许这样的理想并非多么远大,但它却是一件真正有意义的和值得去做的事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能把每个纯真的孩子从走向虚伪的边沿拉出来,希望他们纯洁的心不受到现实社会大染缸的玷污,他愿意像个猎人一样捍卫着他所认为的净土。这也许正是霍尔顿可爱之处和值得赞誉的地方。

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个性复杂、充满好奇、内心苦闷、焦躁不安、矛盾百出的青春期少年的典型。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造就了他自幼不安现状、孤独彷徨、荒诞放纵的性格,形成了思想偏激、容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他所看到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黑暗和负面的东西,在他的眼中几乎没有可以值得高兴和尊敬的人或者事物,别人认为高尚的东西他一律认为低俗,他极其厌烦现实社会的虚伪和做作,他这种逆反心理和愤世嫉俗的思想使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消极的抵触情绪。于是,他开始厌学,不求上进,觉得父母期待他好好读书无非是“望子成龙……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父母对他的这份期待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先后四次被不同的学校开除。他平日抽烟、酗酒,沉溺于女色;他满口脏话,与同学打架,住小客店,逛夜总会,甚至寻找刺激,找妓女来开心。

霍尔顿憎恶虚伪,他认为成人社会里充满了伪君子,人们公认的一流学校潘西中学在他的眼中却成了人与人的倾轧、猜忌的场所,甚至连他心中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竟然是个同性恋。在流浪的两天中,他经历了很多,也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这些人他是怀着一种冷静的旁观者的态度,一种颓废的无聊的态度来面对的。现实社会中的充满虚伪和欺骗的世态人情使他感到深恶痛绝。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然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偏远的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够在广大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塞林格开创了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描写的先河,艺术上颇具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采用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的精神世界,细致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举止,以犀利的洞察力揭露、批判了西方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正如评论家宋兆霖先生所说:“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战以来最佳“现代经典”之作。该作品真实贴切地反映了二战后美国广大青少年矛盾混乱的心理状态,道出了他们的共同心声。在小说中,作者紧紧抓住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通过揭示主人公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及其淳朴、敏感、善良的一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青春期青少年纯真、善良、迷茫、无辜与叛逆的特点,与此同时,也揭露了成人社会的虚伪。本书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成为一部反映记载美国青少年心灵成长的史书。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郑州: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3]张英伦.外国名作家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4]喻天舒.西方文学概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刘守兰.英美名师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2.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守望者
洞见塞林格——塞林格诞辰100周年
大桥上的守望者
守望者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不赴“总统宴”的塞林格
俏皮精灵
守望者:动态漫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