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翻译中的未来意识
——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儿童文学翻译
2010-08-15侯计先
侯计先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西晋中030600)
鲁迅翻译中的未来意识
——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儿童文学翻译
侯计先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西晋中030600)
鲁迅以幼者为本位的伦理观,体现着他的社会责任感。他不仅要立“个人”,还要立“儿童”,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追求。鲁迅对儿童文学的译介就源于他的“立儿童”的价值追求。鲁迅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主将,还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从关心中国的孩子、关心中国的未来方面,彰显着他的“立人”思想。
鲁迅;立儿童;儿童教育;童话翻译
鲁迅在“五四”时期提出过以幼者为本位的伦理观,主张人们为了使年幼的人能够得到健全发展,而要敢于“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1]这种伦理观下的“人”,是有着明确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他要立的“真”人。可见,他不仅要立“个人”,还要立“儿童”,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追求。鲁迅对儿童文学的译介就源于他的“立儿童”的价值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后人构筑起通向未来的桥梁。
一、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关注
鲁迅关心中国的未来,说:“我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中国出点力。”[2](P422)并且,对中国的未来寄予很大的希望,期待中国能在未来开辟出自由、平等的时代。未来的时代属于未来的人,也需要由未来的人来建设。“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的中国的情形。”[3](P1)要想让中国有光明的未来,就必须在儿童身上倾注心思和精力,就必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鲁迅批判传统中国以长者为本位的价值观念。“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来者又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1]应该倒过来,长者以幼者为重,为他们的生长铺路,牺牲自己。“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1]
鲁迅主张,父辈应该用“中间物意识”取代“恩人意识”。所谓的“中间物意识”是说,每个人都是他父辈生命的延续,而他的生命又要在他的下一代身上延续,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生命“流”中的一个环节,一个“中间物”,一个“过度”。鲁迅的“中间物意识”是从社会历史沿革的意义上说的,在他的“中间物意识”中,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未来的时间三维叠合在一起,历史感、现实感、未来感交融在一起。这也是鲁迅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他说:“人生实在苦痛,但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人。”[4](P454)
鲁迅时时想到中国的未来,想到未来的中国人——儿童,他想把自己变成一砖,一石,一木,构筑起通向未来的桥梁。他说,凡是高等动物,总是从幼到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地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欢天喜地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3](P45)他认为,老人应该让开道,催促着,奖励着,让新人走去。路上有深渊,便用自己的身体填平了,让新人顺利地向前走。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小说《与幼小者》中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和观念,父辈鼓舞子辈不要在亲族的牺牲上伤感,而要奋然前行。“你们和我,都如尝血的兽一般,尝了爱了”,“你们的清新的力,是万不可为垂暮的我辈之流所拖累的。最好是像那吃尽了毙掉的亲人,贮起力量来的狮儿一般,使劲的奋然的掉开了我,进向人生去”。[5](P484)这正表达了鲁迅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于是鲁迅翻译了这篇小说。
鲁迅关心儿童,更关心儿童的教育,因为,一代新人,需要造就。孩子必须摆脱传统思想文化的污染,因为孩子有一颗“白心”或“纯白的心”,鲁迅很担心上一代人精神上的病症会传给下一代。“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地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地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3](P1)
鲁迅希望孩子养成“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有自立的能力”,还要“广博的趣味和高尚的娱乐”。[1]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借助儿童教育。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的:“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我们的新人物,讲恋爱,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了,但很少有人为子女提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的问题。”[6](P156)
鲁迅反对中国当时的奴化式教育,在他看来,中国孩子的温顺、胆小、精神不振,是中国实施的奴化式教育的结果。“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6]在《论“赴难”和“逃难”》中,他又进一步指出“施以狮虎似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只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
他发现了日本作家长谷川如是闲写过的一篇寓言《圣野猪》,讲的是一头身份特殊的野猪,叫“圣野猪”,他能说会道,用花言巧语叫野猪们放弃他们嘴里的长牙,脚上的利爪,又鼓励他们长了一身的脂肪。野猪们被他说服了,全变成了温顺的家猪,最后一个个都被赶进了火腿制造厂。作者对奴化教育讽刺,深得鲁迅的共鸣,于是翻译了这篇寓言,以期引起人们对奴化教育的警觉和反思。
同时,他也反对放纵式教育,对孩子“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6]放纵式教育使孩子冥顽横攀,像流氓,同样不可取,都是教育的失败。
于是,鲁迅不断探寻着儿童教育的方法。认为儿童的身心不同于成年人,教育的方式要与他们的身心特点相宜,并且说:“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1](P135)于是,他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的研究,由于当时国内研究的欠缺,他引进了国外的研究成果。翻译了日本心理学家、教育家上野阳一两篇很长的论文:《儿童之好奇心》和《社会教育与趣味》。《儿童之好奇心》对儿童的心理习性及其意义作了描述和分析。认为好奇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动力。儿童的好奇心,不能随意去打击、去抑制,应当呵护。《社会教育与趣味》中,除了一些教育理论外,还专门讨论了儿童的玩具问题。主张要给儿童适宜的玩具,既要让儿童在游戏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又要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玩具的制作要给孩子留有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两篇论文,扩大了国人的视野,也激发了教育人士的兴趣。
二、童话的翻译
要使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茁壮地成长,就要有适合他们阅读的书。这些书“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7](P30)当时中国没有专门为儿童写的书。在鲁迅看来,中国儿童实在是太可怜了,比之外国儿童,他们的精神食粮太少,也太陈旧。1919年1月16日,鲁迅在给许寿裳的信中就沉痛地说:“中国古书,页页害人,而新出诸书,亦多妄人所为,毫无是处……少年可读之书,中国绝少,起孟素来注意,亦颇有译述之意,但无暇无才无钱,恐成绩终亦其鲜。”[8](P196)为了让中国的孩子从封建的密网中嗅到新鲜的空气,鲁迅下定决心,把外国的优秀童话译介到中国来。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1909年)中,就包括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当时译为:惟尔特《安乐王子》——笔者)这是王尔德童话最早的中译本,若干年以后,才出现了穆木天及巴金的译本。从此,他开始了童话的翻译,1922年翻译了俄国的《爱罗先珂童话集》(收童话13篇)和爱罗先珂童话剧《桃色的云》;1926年翻译了荷兰作家望·蔼覃的童话《小约翰》;1929年,翻译匈牙利至尔·妙伦系列童话集《小彼得》(收童话6篇);1935年,翻译苏联班台莱耶夫的中篇童话《表》;1934——1935年翻译高尔基的《俄罗斯的童话》(因非真正的童话,此文不作分析)。这些童话,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跟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主题也很明确,或张扬“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奴役和压迫,或讲述在新型的社会中儿童如何成长。
鲁迅翻译的六部童话中,爱罗先珂一人就占了两部,爱罗先珂是俄苏文学史上并不真正享有地位的盲人作家,他先后被印度和日本驱逐,他在中国文学史、中国翻译史上留下痕迹,完全依赖于鲁迅对他的作品的译介。鲁迅同情他的遭遇,更理解他创作童话的真谛:“我觉得作者所要叫彻人间的是无所不爱,然而不得所爱的悲哀。”[9](P418)
爱罗先珂向往自由,歌颂和平,憧憬光明,在他的童话里浸透着的是童心的、美的、真实的梦。在他的童话中有他对美和爱的理想的宣言:“只在以美的正的爱弥满着的生活作为目的者,才有幸福。”所以,鲁迅翻译爱罗先珂童话的目的是:“而我所展开他来的是童心的,美的,然而真实性的梦。这梦,或者是作者的悲哀的面沙罢?那么,我也过于梦梦了,但是我愿意作者不要离了这童心的美梦,而且还要招呼人们进向这梦中,看定了真实的虹。”[10](P197)他希望读者从爱罗先珂的童话中看到童心、美的梦,能把梦幻变成真实。长篇童话《小约翰》写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整部童话以抒情的笔调流溢着对弱小事物的悲悯,对恃强欺弱者的愤怒,对人类与自然能否和谐共存的深沉忧虑。鲁迅翻译这篇童话,是想引动中国人的本真、真爱和童心。
《小彼得》是匈牙利女作家至尔·妙伦的童话集,收了《煤的故事》、《火柴盒子的故事》、《水瓶的故事》、《毯子的故事》、《铁壶的故事》、《破雪草的故事》六篇童话。童话分别透过煤、火柴盒子、水瓶、毯子、铁壶和破雪草的经历,控诉有钱人的冷酷,穷人的受欺压和受剥削。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阶级压迫,鼓动穷人觉醒,奋起反抗。火柴盒子诉说了森林里的财主的刻薄;水瓶控诉宗教的冷酷无情;毡子哀叹染料的工人忍受有毒物质,因为厂主造房子贪图便宜,厂房不透风;铁壶用对比手法讲述它在富人和穷人家里经历过的天壤之别的生活。虽然作品有灌输阶级压迫、阶级反抗意识之意,从深层的意蕴来说,还是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与呼唤。
《表》是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的中篇童话。讲述的是现实社会中小流浪儿彼蒂加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化,这在当时是一个新的题材,它使以往儿童作品中的公主、王子、妖魔、精灵都退出了儿童的视野,天真烂漫的儿童从美丽的幻境中回到了现实的世界,直面社会和人生。这对于鲁迅来说,也是新鲜有趣的,于是,鲁迅相当看重它。“早开译以前自己确曾抱了不小的野心。第一,要将这样的崭新的童话,介绍一点进中国来,以供孩子们的父母,师长以及教育家,童话作家来参考;第二,想不用什么难字,给十岁以下的孩子们也可以看。”[11](P225)可见鲁迅关心儿童、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良苦用心。鲁迅对《表》的翻译引起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的关注,陈伯吹认为《表》的译介“无疑地这是向儿童文学注射了一针新的血液,从而产生了新的蓬勃生长的力量”。[12](P70)
鲁迅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主将,还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从关心中国的孩子、关心中国的未来方面,彰显着他的“立人”思想和强烈的未来意识。
[1]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3]鲁迅.热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鲁迅.鲁迅译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鲁迅.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鲁迅.且介亭杂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8]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9]鲁迅.鲁迅译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0]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1]鲁迅.鲁迅译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2]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
侯计先(1977-),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