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性意识下的女性世界——解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10-08-15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名作欣赏 2010年6期
关键词:茨威格男权陌生

□肖 英(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 吉安 343009)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处于主导地位的男性,利用话语霸权建立了“男性化主体”再现系统,在男性书写的历史中,女性始终作为“他者”而存在,女性的主体感受往往被排斥在社会主流话语之外。女性也不是以历史存在的真实形态出现在文学叙述当中,而是男性按照自己的感觉、理解、需要创造出来的镜像,因此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与欲求往往被忽视或歪曲。奥地利著名作家斯台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受这种男性意识的浸染和影响,将以维护男权社会和夫权地位为旨归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作为评价女性行为的参照系。于是文本中的女性经验便出现一种凭空的想象和建构,真实的女性声音也由此表现出某种变形和失真后的残片。

一、显性女性形象塑造

当以男权为中心的文明确立之后,传统女性便以他者的身份居于中心文化的边缘,剥夺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力,她们是第二性,被排斥于政治、科学、艺术之外,从而导致女性生活家庭化,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喜怒哀乐要围绕着男性意志来体现,于是,女性的社会劳动被定义为辅助性的,她们的精神活动被限定在感性领域。这样,女性的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家庭责任和爱情。因此追逐爱情成了女性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和文学故事的主题。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而是一部表现女性恋爱心理的“女性小说”。男作家茨威格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女性的叙述视角,它以女性为第一主人公,以女性心理为总体抒写对象,通过一个女性叙述者“我”,讲述了一个女人孤独而又执著的爱情故事。小说的叙事语态貌似女性的自我陈述,但这个叙述者“我”是一个没有真实自我的人,其视点几乎完全附着于一个男性,她的生命意义完全由一个想象中的男性灵魂所滋养,所以这依然是一个浸润着男权文化思想的关于女性的故事。

陌生女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孤寂的环境里,这使13岁的她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青春期的渴望,使她迫切需要为内心深处郁积已久的情感找到一个出口。新房客——作家R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他那些精美的书籍,他那渊博的学识,尤其是他那张容光焕发、表情生动的面孔深深吸引了少女。仅仅是作家一缕温暖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便使她决定为其奉献一生:“你就是一切,是我整个的生命,人间万物因为和你有关才存在,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连才有意义,你使我整个生命变了样。”①这个故事所指涉的意识形态表露女性是被男性唤醒的。女人一旦把自己摆到任何一个男人之下(哪怕是自己所爱的男人)她就开始进入被奴役的状态。在爱情中,陌生女人迷失了自己,忘掉了自身。她被一种奇异的激情所左右,舍弃了金钱、地位、名誉,不顾一切追随作家,她还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可这一切都不为作家R所知,因为陌生女人一再放弃了当面表白的机会,一心希望用自己纯粹的吸引力唤醒一个男人的爱情,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目之所及。小说中的陌生女人不求丝毫的回报的爱,从表面上看,这种殉教般的爱情遵从了女人的自我意愿,是主动、施与、强烈的,但无限膨胀却不堪一击的尊严永远无法改变陌生女人在感情上的依附性和被动性,在这场爱情中,女人做的所有事情,所有的疯狂和牺牲,只不过是在等待男人的眷顾,她的所有行动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在对他的爱中活下去。于是绕了一个圈后,女人还是回到了她臣服的位置上,依然围着男人转。

女人最终以死亡结束了对作家R一生的等待,这时她才将一封表白自己一生心曲的信寄到作家的手中。她对作家R提出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是:每年在她生日的时候去买一束白玫瑰作为对她这个“不存在”的纪念。但是无论在读信前还是读信后,作家R对女主人公始终是一无所知或者至多是一个仿佛在梦中见过的女人形象,所以陌生女人永远不可能实现她最后的请求,她永远不可能活在她所爱过的男人心中,以前没有,今后更不会有。

女性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这是男权叙说的一大特征。在男权社会中,大部分女人是为情而活,为男人而生的,一旦找到了自己能托付终身的男人,女人们就不顾一切地为之而努力。黑格尔说:“爱情至上在女性身上显得最美,因为女性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而将其推广为爱情。”②女性自觉自愿地放弃了生活的全面性,将自己纳入男人的生活轨道,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失去了自我,她是为别人而存在的。茨威格小说中的陌生女人也是如此,她是“男性的奉献者”,一生以获得男性的认可和情感为目标。所以女性所追求的爱情“对男权社会中的女人来说则是牺牲自我多于确立和肯定自我”,而“将爱情作为人生的主要乃至唯一目标是几千年尚未解放的妇女被羁绊、被束缚的一个象征”③。

二、隐形男权话语诠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将女主人公对一个从来没有注意过她的作家R的痴情爱恋演绎成世界文学史上的爱情经典,感动了无数读者。为此高尔基称赞茨威格是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他说:“我不知道有哪个艺术家会怀着这么多的敬意,这么多的柔情来描写妇女……我想不起有哪篇小说像它那样充满了纯净贞洁的抒情性。”④的确,茨威格是一个擅长描绘女性而又尊重女性的男作家,女性内心的哀怨苦涩以及自身命运的坎坷心酸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但是他在深入刻画女性形象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在描写女性经验时弥漫着的传统男权文化观念和气息。所以西方女性主义者认为:“所有男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都应加以怀疑,因为男人的身份有如在讼案中,是法官又是诉讼人。”⑤

在茨威格笔下,陌生女人的爱情是一种典型的单相思,尽管她一开始就理智地认清了R的双重人格——作为作家的学识渊博、文雅和善、认真责任和作为男人的轻浮贪玩、放荡不羁、纵情恣欲,但她仍将自己彻底地抛向了作家R。她醉心于自己编织的爱的罗网,并试图以其爱情的与众不同而引起作家R的注意。但可悲的是无论她在身体上、心灵上多么接近作家R,对方却完全意识不到她的存在。每一次见面,每一次交往,在他眼里都是第一次,“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于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你和我的目光只相隔你窗户的一层玻璃,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⑥。作家的一无所知与女主人公的执著爱情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陌生女人的爱情像一个缥缈的梦,太不真实了。

陌生女人从来没有独立地把握过世界或未来,作家是她生存的全部意义。在她的一生中有很多机会可以让自己过上幸福的日子,她有很阔的朋友、很阔的情人,她所认识的那些男人对她都很体贴,很宠爱她、尊敬她。但这些都不能打动她,她把心灵的闸门紧紧地关了起来,拒绝了所有人的求婚,宁愿把自己埋进一个晦暗的、寂寞的世界里,只为等待作家R的再次召唤。陌生女人的选择近乎自虐,令人难以理解,甚至失去了现实存在的依据。那么在小说中她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此时的陌生女人已非现实生活中的陌生女人,而是作者笔下的陌生女人,是男权社会中男性视角下的陌生女人。陌生女人的爱情、陌生女人的选择是根据男性的心理需要来设定的,而不是按照女性的生命逻辑来塑造的。所以“男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多为其审美视野中的对象和客体,她们折射出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控制,其自我意识已被男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抹煞和压制,因此,她们实质上只是男权文化境域中没有自身主体‘声音’的‘空洞能指’”⑦。

所以茨威格未能摆脱男性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以男性的自我需要为中心,以男性的观察视角、男性的叙述模式、男性的话语将陌生女人描述成符合男性社会心理和思考习惯的妇女形象,让她被动地忍受各种苦难,从而在根本上造成了对女性欲望的误解和扭曲,并否定了女性自身合理的生命价值、合理的人生追求,严重压抑了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因此陌生女人是茨威格从男性性别出发,一厢情愿地诠释出来的女性,是男性希望的而不是女性真实的符号。

由于男权文化及其意识在传统中的强势地位,导致真实的女性经验很少能得到足够的体现,而长期被男权社会剥夺了话语权的女性,也只能听凭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者——男性,错误、歪曲地再现自己、塑造自己。因此女性要尽快重塑自我评价的客观标准,确立自己的话语,真实再现女性的生命本质,促进男女两性和谐相处,平等对话,共同发展。

①⑥ [奥] 斯台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② 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1999:(3).

③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M] .北京:三联书店,1995.

④ 张玉书.海涅·席勒·茨威格[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⑤ [法]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 .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⑦ [俄] 巴赫金:妥斯陀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 .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猜你喜欢

茨威格男权陌生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跟陌生女人学写作
Myth and Mechas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林夕,只为那熟悉而陌生的梦
从古典到西洋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
陌生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