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冲突中成长——读郁秀的《美国旅店》
2010-08-15谢永新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谢永新(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旅美作家郁秀,以青春成长小说的写作而闻名,当年的《花季·雨季》就曾风靡全国,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她善于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来描述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美国旅店》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标志着作者的创作更趋成熟。
一、成长的困惑与反叛
《美国旅店》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是通过对一个人成长经历的叙事,表现这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长的经历和感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①作者从海外的题材入手,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青春成长,真实地描绘出一个中国少年在美国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反叛,冲突,挣扎与变异。
青少年阶段,是人形成主体意识与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阶段。而影响他们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无外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在作品中,作者特别强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品的主人公宋歌是一个中国小女孩,6岁时妈妈和爸爸离异。妈妈的离去,对宋歌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当她在学校和同学闹别扭时,同学却说:“你爸爸妈妈都离婚了,你妈妈都不要你了,你还在这里牛什么?”②这让宋歌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矮了半截,让她在学校抬不起头。所以宋歌觉得,妈妈的离去并不是对爸爸不忠,而是对自己不忠,因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抛弃。当12岁的宋歌离开中国来到美国寻找妈妈,发现母亲在美国再次怀孕时,宋歌觉得妈妈像六年前那样,又把自己给抛弃了。后来,宋歌的妈妈才充分认识到“离婚确实对小歌造成了许多伤害”。③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具有一种反叛的心理,宋歌也不例外。她的“眉宇间微微地透着反叛,身体呈现同一种反叛姿势”④。宋歌初到美国时,看到了母亲和她的美国丈夫大卫,宋歌明知故问地向母亲问了两句:“他是谁?”后来又大声斥道:“你凭什么管我?你又不是我爸爸,永远都不是。”⑤从“他是谁”到“你永远不是我爸爸”,宋歌这个初来乍到的中国小姑娘就是通过对继父的反叛来表示自己对母亲离异的种种不满。她甚至希望母亲和继父吵架,然后让母亲知道离开父亲是多么大的错误。这种反叛的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见的。
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往往公开蔑视和反抗社会主流趋势:逃学、偷窃、作弊,穿奇装异服,染头发与戴蓝色隐形眼镜以表示自己的金发碧眼,带男孩子回家,甚至逃避现实,“躲在酒精、香烟,加上兴师动众启用重金属来尖叫和呐喊的打击乐中,一点麻木,一点物质主义,一点及时行乐,尽管这一切都是轻浮的无意义的,至少还算安全,即便我流泪,但毕竟也得到片刻的安全”⑥。这是成长中的困惑与迷惘,是年轻人心灵没有着落的一种浮萍状态,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他们努力保持与众不同,认为融入社会主流就意味着失去自我,并相信只有在社会传统准则之外才能找到自我。用宋歌自己的话说就是“让我过自己的生活”,“让我成为我自己”。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歌的这种心理状态,那就是“挣扎”:在不知所措的犹豫和徘徊之间挣扎,在他乡与故乡、物质与精神之间挣扎,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之间挣扎。
二、文化的冲突与差异
《美国旅店》的核心主题是文化冲突与差异。郁秀在作品的后记中特别指出,美国是个多元化的社会,相比之下,中国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社会。这种社会体制的不同,导致了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而青少年“生活在两个文化体系的夹缝之间,他们不知道是放弃同辈的认同来接受父母的价值系统,还是相反”⑦。这正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痛苦之所在。
文化的冲突与差异是多方面的,郁秀在作品中主要强调三个方面: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中国的父母总是很在意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读书以外的自我价值在中国社会仍然得不到普遍的支持。宋歌虽然已经到了美国,但母亲还是按中国的家教方式来教育她,使她深深地感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形成的巨大张力和尖锐冲突:“单调的西餐养育出千变万化的西方人,中国菜那么丰富,怎么养出来的中国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⑧其次是对待父母方面的差异:在美国,父母年老后,孩子可以把他们送到养老院。而在中国,这种举动被认为是没有孝顺的表现。孝字老字在上,子字在下。美国文化中也没有孝顺这个词,充其量是说尊敬。对于美国人,尊敬是出于礼节,是一种教养;对于中国人,孝是出自品质,是一种精神,美国文化里没有这种精神。再次是道德观念方面的差异:在美国,学生考试作弊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道德问题,但未婚怀孕则不是什么严重问题。在中国学生看来,美国十几岁的中学生动不动就怀孕,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一个关于道德品质的问题。这就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不同道德观念,其实质是涉及到诚实的问题而不是两性的问题。在美国文化中,诚实是一个人的最主要的道德品质,而对性的态度则相对宽松,如孩子可以和父母探讨性的问题;而中国父母认为,十几岁的女孩子开口性闭口性是十分下作的,是不懂得羞耻的举动。
这种文化的差异对宋歌的成长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她往往处在一种文化阻隔与心理迷失的状态。
所谓文化阻隔,就是两种文化之间不能融合相通。宋歌生活在中美两种文化中,随着母语文化的日益弱化和美国文化的日渐浸透身心,她显得无所适从。当她在美国用英语交代自己是中国人时,心态有点窝囊与慌张,有点底气不足,还有点自惭形秽。而当她在中国用中文与人交谈时,却又无法表达清楚,不能像所有的中国人那样谈笑风生。这就让宋歌觉得自己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不可能真正地融入其中任何一种文化,成了一个地道的文化“嫁接人”:“中国孩子的孝道我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我也没有。”⑨这种文化阻隔也使宋歌成了一个“香蕉小姐”,意思是黄皮白心,即一个中国人的美国性格。宋歌的这种“黄皮白心”,使她常常觉得自己没有归宿感,觉得自己站错了地方,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该遵守何种道德,该归属哪种文化。
文化的阻隔使宋歌曾经一度心理迷失。18岁是青少年的人生抉择期,这个时期,他们对家庭、对自己、对前途的不知所措,加上对父辈的种种不信任,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将要面临的生活。所以往往选择逃避的方式,匆匆地加入成年人的行列。为了逃得彻底,宋歌还在19岁时不负责任地结了婚,尽管如此,但她并不打算与丈夫过一辈子,这种婚姻注定是不能长久的,离婚也就成了自然的事:“因为你首先背叛了爱情。你根本就不爱他。你嫁给他只是为了逃避,为了跟我赌气。”⑩妈妈的话一针见血,既说明了女儿成长的不成熟,又说明其逃避行为的不理性。宋歌后来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迷失:“在妈妈与我之间,在美国中国之间,在英文中文之间。……这些年来所遇的人和事又如过眼烟云,留下的只是一片感叹。”⑪
文化的阻隔使宋歌对“家”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她说:“我妈妈在美国,我爸爸在中国,你说我到底是想哪个家?我在中国生活了十二年,在美国也生活了十二年,你说我应该更想哪里?要说想念,也许是我生命中错过的一些东西,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的家。对于我,家,需要重新定义。”⑫这无疑是对自己无文化之根的心灵漂泊的表白,她需要寻找的其实是一个精神家园,一个心灵之家。后来,她回到中国寻找亲情,也就是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可文化的阻隔使她寻不到自己的心灵归宿。因为“经历过十二年的对一个孩子心灵、习惯、观念的所有冲击、更换和洗礼,十二年后的完璧归赵已是不可能。”⑬
作者认为,“没有家园或者没有归宿感是一种非常永恒而且非常深刻的感觉。”⑭在海外生活的人,总希望回中国看看。但宋歌回中国不仅是看那么简单,而是在寻找,即寻找失去的精神家园,寻找自己的心灵归宿。作者之所以把宋歌的继父大卫写成一个犹太人,就是为她的寻找提供一个参照物。大卫“同样也有这种寻找地理上的居所、寻找自己家园的这种现实问题”⑮。犹太民族苦难的漂泊历史使大卫深深地感知民族归属的重要性,所以他将永久地寻求精神家园,又不停地寻找栖身之所作为终身事业,即一边小心地维护他的心灵深处的犹太家园,保持自己的民族性,一边又有意识适度地淡化他的犹太属性,以便更好地与其他民族融合。而两种文化的生活各占一半的宋歌,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觉得当一个人没有家的感觉的时候,写作可能也是一种家的感觉”⑯。正因为如此,作者在作品中有意将主人公海伦安排成一个作家,这样,“家”的感觉就成了海伦进行小说创作的基本立足点。其实,小说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归属,虽然作品反映的是中国移民的生活和文化,但却反映出根深蒂固的中国特质:一种对生活认知的思想观念,一种对文化认同的思维方式。
在艺术上,作者以深刻的心理洞察和准确的艺术概括,刻画出主人公在中西文化与是非观碰撞中的心理特征。作者认为,“中外文化在少年成长经历中的冲撞,在精神层面上对他们不可能没有影响。他们不可避免地面对文化认同的挑战,对两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体验、挣扎、审视、理解与被理解,以及归宿。”⑰所以她着力刻画宋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两难境地,诸如对继父的碰撞与交流,对母亲的反叛与理解,还有对社会、对世界还没有定型的认识以及走不出的文化困境。并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展示了处于“变数”中的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
①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⑰ 郁秀.美国旅店.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49,216,1,56-57,197,284,247,186,197,232,238-239,245,285.
⑭⑮⑯ 郁秀作客新浪访谈实录,http://book.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