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析《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主题

2010-08-15常文梅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名作欣赏 2010年24期
关键词:凯瑟琳亨利海明威

□常文梅(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评析《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主题

□常文梅(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战争反战经历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一语道出了小说的反战主题。战争其实是人类的一场灾难,是一个现实的屠宰场。小说通过亨利志愿参战——负伤——重返战场——开小差——单独媾和——爱人孩子双亡等痛苦经历,反应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本文将主要从小说的主题内容和体现方式来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主题。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正如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于1976年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说:“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①的确,战争对海明威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战争让他感到了生命的脆弱,战争让他对人类、特别是军人的命运有了特殊的理解;同时,在充满死亡气息的战争下它对人们心底的绝望深表同情,他无情地谴责了战争对人类美好幸福、理想乃至爱情的摧残。这些思想在他的《永别了,武器》(又译作《战地春梦》)一书中得到了积极的体现。

一、《永别了,武器》的反战主题

作品《A Farewell to Arms》在英文中一语双关,既可作“永别了、武器”解释,也可理解为“永别了、怀抱”,意指“爱情”,暗示着战争与恋爱的双重主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战争”如何毁灭了“爱情”,深刻地揭露了战争毁灭生命、摧残人性的本质。小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在作品中,作者虽然赋予了亨利中尉(Henry)和凯瑟琳(Catherine)顽强的精神,但作者并没有让亨利中尉和凯瑟琳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获得他们期望的幸福,而是让亨利在几度经历生死的考验后,最终选择“逃避”战争,永远地告别武器。在他成了战争的叛逆者之后,又让凯瑟琳在寒冷的冬天,带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死了。在这个世界上,亨利最后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空空的躯壳,生不如死!作者让亨利中尉逃避了战争的同时,也让他永远地告别了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凯瑟琳的死,是主人公精神悲剧的高峰,也是羔羊一样的受难命运的不可避免的表现。小说通过亨利志愿参战——负伤——重返战场——开小差——单独媾和——爱人孩子双亡等痛苦经历,艺术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再现了战争以及战争中人类的命运。

二、海明威的生活经历是他反战思想的艺术体现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是作者思想意识的产物,作者往往从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寻找题材。跟许多作家一样,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创作信条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和想象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切身体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②由于坚持这样的原则,海明威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倾注于艺术创作中。可以这样说,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就是他自身的写照。一次大战期间,海明威曾作为意大利战线上的一位救护车司机,腿部被炮弹严重炸伤,与亨利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可以说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对《永别了,武器》有着很大的影响,亨利成了海明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取的心得与感受的艺术形象,它融入了作者的生活经历、政治理念及艺术主张的全部精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也几乎都是按照他生活中的妇女形象来塑造的,战争期间受伤的海明威,在意大利的米兰医院同美国护士艾格尼丝(Agnos Von Kurowsky)邂逅并深深相爱。作家把这段美好的回忆融入他的作品,让我们从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感受到了艾格尼丝的存在,恋爱一度使他摆脱了战争带给他的苦闷、失望和孤独,使他得到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可是他们的爱却因为发生在战争年代而备受折磨,残酷的战争成为摧毁他们和平幸福的罪魁祸首,这是海明威关于爱的思想。所以他以战争为背景,借书中人物之口痛斥战争毁掉了人们的幸福,使人意识到只要战争存在,人们就无幸福可言。他曾经写到:“这些战争年头,发生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杀。……我这一辈子见过不少战争。我对它深恶痛绝。……战争在内心造成的创伤,愈合起来是非常缓慢的。”③对他而言,对战争本质的认识所带来的痛苦不亚于在战争中死亡。于是,一部富有强烈反战情绪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诞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两个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美国青年(包括青年作家)在威尔逊总统“以战争结束战争”(a war to end war)、“保卫民主”等口号蛊惑下,满腔热情地奔赴欧洲战场,一心要为国捐躯。可是他们在前线经历的只有屠杀和瞎指挥,还有种种战争苦难,于是海明威成了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在大战开始时,美国统治阶级一边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一边又向交战双方供应武器,大发战争财。眼看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便扯下和平的假面具,声言要“拯救世界民主”,拣起“神圣”、“光荣”、“牺牲”等口号,把美国青年骗到欧洲战场去送死。海明威对这种宣传极为反感,他在小说中借亨利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反战思想:“什么神圣、光荣、牺牲、徒劳之类的字眼,我一听到就害臊。我们听到过这些字眼,有时还是站在雨中听的,站在几乎听不到的地方,只依稀听见几个大声吼出来的字眼;我们也读到过这些字眼,是从别人张贴在旧公告上的新公告上读到的,如今观察了这么久,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事,那些光荣的事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那肉不再加工,而是埋掉罢了。有许多字眼你根本听不进去,到头来就只有地名还有点尊严。有些数字也一样,还有某些日期,只有这些和地名你能说出来,也才有点意义。诸如光荣、荣誉、勇敢、神圣之类的抽象名词,若跟村名、路号、河名、部队番号和日期放在一起,那简直令人作呕。”④。

海明威在上世纪50年代早期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⑤,战争使他们成为帝国主义战争的受害者,有的白白送命,有的受伤致残,侥幸活下的,精神上永久地残留着战争的创伤。客观上讲,只言片语难以表达战争带给海明威的痛苦,他要把战争的种种罪恶和愚蠢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反映出来。他的工作准则是:“作家的工作是告诉人们真理。他忠于真理的标准应当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根据自己经验创造出来的作品应当比任何实际事物更加真实。”⑥可以说,亨利的悲剧不仅是海明威个人命运的反映,更是他生活经历、政治理念及艺术主张的全部反映。

三、从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来突出反战主题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表,把反战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他的《永别了,武器》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美国伤员和一个英国护士的爱情悲剧故事。主人公亨利(Henry)——美国红十字会野战救护队第四分队的一名队员,兴高采烈地上了战场,然而战场上的尸横遍野,伤残士兵的痛苦呻吟,令他胆战心惊且心灰意懒。在他眼里,战场上的士兵如同“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有的逃了出来,烧得焦头烂额,不知往哪儿逃的好,但是多数都往火里跑,接着掉过头来朝尾端进,挤在凉快的顶端,末了还是烧死在火里。”⑦

面对丑恶的战争,亨利开始留恋人生的美好,他遇到了凯瑟琳(Catherine)并疯狂地爱上了她。在这种情况下,战争与爱情最终走向了一致,他们都需要一个远离战争,同时又能快乐生活的地方——中立国瑞士。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意味着只要远离它你就高枕无忧了。瑞士“田园式”的快乐时光确实令主人公过了一段愉快的生活,暂时忘却了战争与死亡的残酷,但好景不长,凯瑟琳分娩时难产,大人婴儿双双死去。亨利伤心到麻木的程度,在医院里告别了“石像似的”凯瑟琳,孤零零地走回旅馆。

《永别了,武器》不仅是对战争的永别,也是对爱情的永别。这里作者否定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恋人终会有圆满结局的浪漫主义观点,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是战争环境造成的,是战争这个魔鬼袭入爱情的王国,是战争的逐步升级把爱情王国一步步打得粉碎,把主人公逼得无路可走,使他们为爱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作家把战争和爱情加以对比、映照、重叠,从而赋予了作品一种深沉的人类意义,在这两个情节的对比和交织中,我们听到了那永远在生活中回响着的战争残酷的颤音:人类不要战争,世界需要和平!在作者的笔下,即使是已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身跃进一条大河,受到死亡的威胁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世外桃源一般的幸福生活,但最后还是难免一死。作者认为:“对于最善良的人,最和气的人,最勇敢的人,世界不偏不倚,一律杀害。即使你不是这几类人,世界肯定还要杀害你,只是不那么急迫罢了。”

这部小说很大程度是海明威自己的人生写照,他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期望。所以,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悲剧故事,整部小说贯穿了作者反战的主题思想。战争导致了爱情的悲剧,而爱情的悲剧又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战争不仅夺去了凯瑟琳及其婴儿的生命,夺去了亨利的爱情和幸福,同时也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和幸福。作为一名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的作家,海明威的反战思想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他对战争的批判尤其是对战争摧残人性的揭露,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具有重大意义。

①世敏.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讲话[J].外国文学,1980:(1).

②董衡撰.海明威谈创作[M].三联书店.1992:3.

③王臻.战争与爱情的悲剧美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48.

④孙致礼,周晔.交织在叙述语言中的战争与爱情[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2):41.

⑤董横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87.

⑥王曼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妙语荟萃(第二辑人生篇)[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280.

⑦李明娜.战争于海明威的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1,(6):87.

常文梅,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范晶晶)

E-mail:sxmzxs3@163.com

猜你喜欢

凯瑟琳亨利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找找看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大公鸡亨利
找找看
伦敦24小时
微笑着比什么都重要
亨利.摩尔
完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