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李纨:言语交际中的生存智慧

2010-08-15曾翠云梧州学院中文系广西梧州543002

名作欣赏 2010年11期
关键词:探春王夫人大观园

□曾翠云(梧州学院中文系, 广西 梧州 543002)

《红楼梦》中的李纨,本是金陵名宦之女,但嫁入贾府又经历了丧夫之痛后,“惟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作为贾政与王夫人的大儿媳,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环境中,李纨深知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她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她的立场。她沉静、克制、谦逊、与人为善,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人生。解读李纨,我们可以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捕捉线索,见微知著,考量其中所透露出的生存策略与智慧。

一、观照言语交际中的本色化

现代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言语是在特定语境下个人的说话活动,它是说话人可能说或理解的全部内容,言语鲜明地体现了个人的特点。

在个人的日常交际活动中,言语的内容和说话者的身份、性格、心态、素养互为映照,显露出本色化特征。言语的效果对交际活动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取得闪亮的语言效果,词汇、语法、话语类型等因素都是要经过艺术整合运用的。①由于个人的才情禀性、价值取向上的不同,他们在交流中所呈现的语言色彩也是风格迥异的。同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史湘云说话多用短句,话语间停顿时间比较短、节奏偏快。林黛玉说话引经据典,绵里藏针,情绪色彩强烈。而李纨,话不多,但遣词造句讲究,既表明立场、切合身份,又掌握说话的分寸。例如,作品第五十六回,探春和李纨、宝钗商议大观园改革的具体事项时,探春和宝钗在讨论孔孟之道、尧舜之词,李纨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对讲学问”,是李纨用来评价探春和宝钗二人的,这个评价表明李纨把她俩看成是有学问的人,自己与她们是有差距的。“对讲”一词,显示出李纨的态度不偏不倚,没有厚此薄彼,认为她们两人水平不相伯仲。可以想象,探春宝钗听后都会觉着舒服,这个大奶奶真是一碗水端平。李纨本人的学问也挺高,但是她却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抬高对方位置,这恰恰凸显了她的心胸开阔。她的敦厚性格、平和心态、高质的素养跃然于纸上。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提升交流沟通的效率,常常要变换话语类型。如在适当的时候说些婉言语、寒暄语、致谢语、祝颂语、吉祥语等等。李纨因为觉知自己每一刻以及周遭环境的情况,所以时刻都能保持头脑清醒。因而,她常常能在恰当的时候运用恰当的话语类型。作品第三十七回,当众人为了起诗社的事彼此谦让时,李纨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刚一进门,寥寥数语,就把大伙儿你推我让的胶着状态给激活了。看似随意寒暄,实则交际有方。试想,大家想办一件事儿,却推来让去的,很容易冷场,既浪费时间,也没有效率。李纨是个大奶奶,大奶奶就要有大奶奶的风范,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既促成了事情的完成,也增强了大观园的集体凝聚力。“雅”、“自荐”、“原有”、“瞎乱”、“帮你作兴”等词语的运用,都是经过仔细锤炼的,慢慢品味,都能品出人物的精气神儿。作品第五十六回,贾母在得知江南甄府家的哥儿也叫宝玉时,感到很意外,且略有一丝不悦。李纨马上打圆场抚慰说:“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众所周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配叫“玉”的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宝玉可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儿,他是“通灵宝玉”的化身,象征着“山川日月之精秀”。偏偏这甄府也有个叫宝玉的,有些犯忌了。此时李纨适时地出来打圆场,能够有效地引导场上的情绪往和谐的方向去发展。李纨的知识丰富,为人圆通可见一斑。

二、沟通技巧体现智慧素养

美国社会学家舒茨曾经提出过一个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包容需要是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是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是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依据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来比照李纨的处境与为人,就会发现,她在与大观园上上下下各层次人等的沟通交流中,独特的智慧与素养凸显于其中。

李纨既是大家闺秀,也是贾政大儿媳;又是青春丧偶,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需要(或必须要)她在众人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大奶奶形象,一个符合传统道德规范、价值观的女性典范。她不仅要妥善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如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也要平稳处理好平级关系(如宝玉、贾环、凤姐、贾琏、宝钗等);更要恰当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向上沟通,也要平行沟通;还要向下沟通。②多种角色都要担当好。这里试图把李纨在与这些人交往过程中的言行加以梳理,把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进行叠加整合,力求得出一个清晰的形象认知。

(一)亲善沟通 以诚相待

人际交往中要形成良性的互动,需要交往各方摆正位置、调准心态、互相包容、提高交谈质量,最终实现双赢。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交往中的善言恶语所造成的截然相反的沟通效果。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曾经和别人合作进行过一个“霍桑试验”研究企业管理问题。他们在做试验时发现:亲善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员工的需求,更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采用“与人为善”的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而且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使其能继续坚持不懈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当我们把贾府看做一个公司,李纨凤姐就相当于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如果中层管理人员责任到位,有效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公司的正常运转就有了重要保证。下面依托文本选出的三个例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印证李纨的良好性格和生存智慧。

作品第五十五回,有两个事例,一是写到凤姐因为疾病缠身,王夫人请李纨探春宝钗协同处理园中人事,员工们知道后的反应:“众人先听见李纨独办,各各心中暗喜,以为李纨原是个厚道多恩无罚的,自然比凤姐好搪塞。”二是吴新登的媳妇利用“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这件事来试探李纨探春二人的反应时,她们的言行是这样的:

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且回来。”(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太太,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探春便说:“给他二十两银子。把这账留下,我们细看看。”

作品第六十五回,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与尤二姐谈到李纨时对她的评价:

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诨名叫做“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不象他(凤姐)多事逞才。

从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下人对李纨的亲和力是有深刻感受的,证明她的为人口碑很好,已经具有人无分等级的平等意识。大观园中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李纨处事时表现出的“大智若愚”,恰恰显示出她理智成熟的生存策略,这也是她个人最终能“戴凤冠穿霞帔”的重要原因。

(二)谦让平和 立场坚定

按照舒茨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中关于情感需要的观点:在人际交往中,个体会有一种建立和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的确,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和谐互动中,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某种内容的情感,进而在与他人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过程中,打下坚实的人际基础,逐步建立有效处理分歧的关系。如果个体能够做到立场坚定,他就可以知行合一,容易达到目标;如果同时能做到谦让平和,那他就可以维持与他人的良性互动关系,在情感上利益上形成长久的多赢局面。

李纨从小就诵读诗书,学问是不赖的。但她头脑清醒,大事不糊涂,小事且放过。既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又低调做人,不张扬,不争功。

作品第三十七回,写到大观园的才女们跃跃欲试想办诗社,有这样的一番描写: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得。”……李纨道:“就是这样好。但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管情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做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便随做一首。你们四个却是要限定的。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

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

在《红楼梦》中,李纨很少时候说这么大段话的,以上描写中她的言语,最少可以解读这样的信息:1.自降身份。“稻香老农”,名字土气没人嫉妒。2.态度明确。“都要依我的主意”,“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3.谦逊退让。“我虽不能作诗”,“我自然也清雅起来”;“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4.看透人心。“二姑娘四姑娘不会作诗,须得让我们三个人去”,“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做一首”、“迎春惜春”“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5.洞察大观园中的人和事,根据情势适时的进与退。

另外,作品第七十五回尤氏与李纨的对话、第百一十七回贾府衰败后李纨的生活状态的描写,都能一一显现出她的生存智慧和驾驭生活的能力。

(三)换位思考 控制情绪

言语交际是一个说与听的互动过程,如果交际双方配合默契,就会形成高效沟通,高效沟通是双赢沟通。③如果交际双方中的一方,能够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察言观色,圆通灵变,也可以有效地将谈话往和谐的方向去引导。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引导者就必须选好说话的时机,掌握说话的分寸,理智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李纨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出色。作品第五十六回,写到探春在对大观园进行初步改革的过程中,因为屡屡受气而伤心落泪时,李纨“亦都不免流下泪来”。她对探春兴利除弊的难处感同身受,但为了大观园的和谐稳定,又需要控制情绪,不能公然支持探春与反对派对立。第百一十九回,说到宝玉与贾兰赴考前来和王夫人李纨等话别时,宝玉说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李纨马上察觉了,文中写道:

李纨见王夫人和他如此,一则怕勾起宝玉的病来,二则也觉得光景不大吉祥,连忙过来说道:“太太,这是大喜的事,为什么这样伤心?况且宝兄弟近来很知好歹,很孝顺,又肯用功,只要带了侄儿进去好好的作文章,早早的回来,写出来请咱们的世交老先生们看了,等着爷们两个都报了喜就完了。”一面叫人搀起宝玉来。宝玉却转过身来给李纨做了个揖,说:“嫂子放心。我们爷儿两个都是必中的。日后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子还要戴凤冠穿霞帔呢。”李纨笑道:“但愿应了叔叔的话,也不枉——”说到这里,恐怕又惹起王夫人的伤心来,连忙咽住了。

同是百一十九回,讲到宝玉心迷走失,王夫人哭得饮食不进,恰巧这时家人进来报喜:宝二爷中了第七名举人,兰哥儿中了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喜欢,因王夫人不见了宝玉,不敢喜形于色。”

李纨因为青春丧偶,她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贾兰身上,贾兰一朝考中,李纨肯定是非常兴奋的,多年的辛苦总算得到了回报。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心理,她能换位思考,想到王夫人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她对宝玉的期待和自己对贾兰的期待是一样的。所以,李纨自然地产生了感情急刹车,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克制住个人快感,避免出现过大的感情落差以减轻王夫人等人的痛苦,从而使场面不至于因为某个人的突然过激行为而失控。正如《论语》所说,“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

三、现代职场启示

从现代职场需要的角度来解读李纨,容易使人产生心灵共鸣和文化认同。李纨的处世心态、言语特点、沟通技巧、智慧素养,都值得职场中人细致的揣摩与借鉴。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个体注重深研沟通技巧、拓展个人的智能外延,就可以做到在与身边人的和谐互动中提升个人的职场附加值,不断地完善个人适应社会压力的技能和心智,从而做到自如地运用个人独特有效的生存智慧,成功地驾驭人生中的种种惊涛骇浪。

① 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70.

② 余世维.有效沟通:管理者的沟通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③ 郭台鸿.高效沟通24法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探春王夫人大观园
王夫人对贾宝玉婚姻方面的拒绝言语行为与她的心思
一切容忍都是为了和谐
《红楼梦》贾探春的法家人格投影探迹
探春治家新论
试论薛宝钗、薛蟠、王夫人、王熙凤对薛姨妈形象的补充
试析《红楼梦》中王夫人的善与贤
玫瑰花探春
探春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