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的发展与创作管窥
2010-08-15□汪琦
□汪 琦
一、西洋歌剧发展溯源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Bardi)和柯尔西(Corsi)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诗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叫做田园剧。可以说,歌剧是著名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1600年,作曲家丁·佩里所写的《犹里狄茜》是西方公认的第一部西洋歌剧,开创了歌剧的新纪元。到17世纪上半叶(1637年)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在意大利威尼斯建立,名叫“圣卡西阿诺歌剧院”,标志着歌剧已开始走向平民百姓,加之这时的歌剧在创作上的发展与创新、使歌剧从简单的叙述形式改变为戏剧性形式,从而使歌剧向前迈进了新的一步。到17世纪末,产生了意大利的斯卡拉蒂、法国的拉穆和德国的巴赫与亨德尔等一批划时代的音乐大师。意大利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尔弟共创作了26部歌剧,几乎部部堪称经典,如《弄臣》、《茶花女》等,至今仍为世界各大顶尖级歌剧院的保留剧目。
二、中国歌剧的兴起与特色分析
与西洋歌剧相比,中国歌剧产生和发展得较晚。中国歌剧的萌芽可以说于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大地之歌》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到了开创先河的作用。1934年,田汉、聂耳创作了我国表现革命的第一部歌剧《扬子江风暴》。真正使中国歌剧发展起来的是在延安整风运动和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掀起的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创作了一批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的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刘胡兰》等。1945年《白毛女》的推出则是我国新歌剧成型的典型标志。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基本上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民间音调为基础,遵循中国戏曲音乐曲牌联缀和板眼变化的手法创作的歌剧。另一种是以人物主题音乐或主导动机为基础,按西洋作曲技法,以欧洲“正歌剧”为模式创作的歌剧。陆续涌现出了《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夜》、《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大批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作品,歌剧舞台呈现出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崭新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批多种风格、多样题材的中国歌剧出现在神州大舞台上,《伤逝》、《原野》、《第一百个新娘》、《党的女儿》、《木棉花开》、《赌命》、《杜十娘》、《诗人李白》、《中原烈女》、《公寓十三》、《深宫欲海》、《野火春风斗古城》、《太阳之歌》、《芦花白·木棉红》、《樱花》等,这些歌剧在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原创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等多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国的歌剧也日益走向成熟,深入人心。中国的歌剧艺术已经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并绽放出璀璨的光彩,成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可欠缺的推动力量,中国民族歌剧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形式规律和艺术传统,大胆融汇了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的戏曲成分,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之后,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独特美学品位的歌剧艺术形式。它克服了西洋歌剧“以唱工为重”的作风,继续沿袭和继承了戏剧的故事性和完整性,与西洋歌剧相比,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曲折动人,舞台表现的手段更多元,中国民族歌剧更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的审美心理和情趣,更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心。歌剧中的声乐部分包括独唱、对唱、轮唱、重唱与合唱,歌词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根据样式不同,也可有说白);器乐部分通常在全剧开幕时有序曲或前奏曲,早期歌剧还间有献词性质的序幕(包括声乐在内)。在每一幕中,器乐除作为歌唱的伴奏外,还起衔接的作用。幕与幕之间常用间奏曲连接,或每幕有自己的前奏曲。在戏剧进展中,还可以插入舞蹈。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歌剧中重要的声乐样式有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其体裁样式有正歌剧、喜歌剧、悲情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歌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歌剧表演艺术家、歌剧编导家、歌剧作曲家、歌剧指挥家、歌剧教育家、歌剧舞美家、甚至歌剧翻译家、歌剧评论家、艺术市场策划者等人的努力。在艺术创作上,必须为广大人民服务,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的方针,发挥它的社会功能,采取能被广大群众接受的形式。“中国歌剧”的基本特征是:中国人的创作、中国的音乐、中国的故事、中国的语言。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歌剧”还应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中国歌剧”必须具有独特的品格和气质,能够准确演绎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拥有中国音乐灵魂;是可以用中文唱响世界、能充分展现中国气派的歌剧;是能够为世界所接受,真正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共享的歌剧。历史证明,“挖掘、学习、整理、继承、创新”这个主题既富有现实意义,更富有历史意义。
三、加大歌剧创作力度是推动歌剧发展的根本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更是对全人类文化的贡献。2008年11月,由中国歌剧研究会等单位主办了“中国歌剧论坛”。专家们就推动中国歌剧的繁荣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普遍认为,繁荣歌剧创作是推动歌剧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国歌剧立足于世界歌剧艺术王国的必由之路。只有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地域特色以及民族风情的中国歌剧剧目的出现,中国歌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流派,从而确立自己在世界歌剧舞台的地位。中国歌剧不能一味模仿西方歌剧,而应该立足本土,向中国戏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虚心学习,不断从它们当中汲取养分,这是发展中国歌剧的根本性前提。中国歌剧创作还应注重题材的选择,歌剧题材应该是民族的,且具有永恒性和文化含量。专家们认为,多元化的时代呼唤,多元化的歌剧,这不仅能繁荣我国的歌剧创作事业,而且还能团结全国广大的歌剧人,共同推动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准确清晰的故事性、生动鲜明的形象性、丰富多彩的音乐性及强烈的情感性、审美想象力、舞台感染力及民族性等构成歌剧演唱艺术的特殊艺术魅力。它们既是整体和统一的,又是为表现艺术形象、抒发情感服务的。歌剧综合体现了文学中的诗歌、散文,戏剧中的情节、冲突,音乐中的旋律、声腔,舞蹈中的形体、动作,美术中的色彩、意境等。它是音乐、舞蹈、戏曲、文学、舞美、服装、道具、灯光、声响等元素交织、相融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高度集中的舞台表演艺术,也是声乐艺术中难度最大、最具艺术魅力的重要艺术形式。它要求演员的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力,更需要声乐和表演技能的规范、提炼和完美。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触景生情、依情达意、以情感人、情声和谐”的艺术魅力。“情”是声之魂,只有“唱情”、“唱神”,才能创造出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的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强力介入,使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其具体表现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歌剧艺术的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如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淡化了。艺术作为人类的审美行为,承载着人类对社会人生、宇宙万物的审美思考和审美期待。艺术终将肩负着使人“诗意地栖居”的使命。我们应当提倡和强化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文化使命感和经典意识,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气派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去参与多元文化融合的全球化竞争。在多年的表演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歌剧艺术的声乐教学是完善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创立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为此,中国歌剧艺术的声乐教学所承担的艺术教育任务是不容忽视的。
梁琼、汪琦.《中国经典歌剧演唱指要》.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