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经济视角下福建省建设发展研究

2010-08-10池邻龄

海峡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福建福建省人才

池邻龄

创意经济视角下福建省建设发展研究

池邻龄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创意经济在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蓬勃发展,预示创意经济在新经济中的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创意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析福建省创意产业现状及其优势和问题,认为福建省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发展创意经济,并对发展创意经济提出建设性意见。

创意经济 创意产业 建设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的活动,并通过知识产权生成和取用,这些活动可以发挥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成效。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与广播等行业确定为创意产业。

在20世纪90年代,创意经济的增长是服务业的2倍,是制造业的4倍。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产值平均占GDP的7%左右。英国创意经济之父霍金斯在他的《创意经济》一书提供的数据表明,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价值为220亿美元,并以每天5%的速度递增。创意经济在当今世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形成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五次转型,即由知识经济转变为创意经济。从发展的根本目的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人类在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革命。

1 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1 经济基础分析

福建省200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82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4亿元,增长15.55%;第二产业增加值866.35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增加值551.99亿元,增长14.9%。福建省2008年人均GDP达到了30123元,有此可见,福建省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

1.2 福建省创意产业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其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呈现出上升的势头。目前,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近3%;据统计,全省动漫游戏产业企业达80多家,从业人员约6000人,年收入23亿元。在经济效益方面,厦门市仅引进动画龙头企业,就有可能引进近10亿人民币的外包和产值,同时带动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福州游戏龙头企业网龙公司已经上市。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动画、游历设计等方面的本土企业,近年来有着很大的发展,培养哺育了一定的本土人才,特别是近来福州市的城市改造、中轴线建设、二环路沿途改造、三坊七巷的改造等,为城市规划、虚拟仿真、色彩规划的发展,提升福州城市的文化科技水平带来机会。在2001年到2007年间,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从9.68万人上升到15.29万人,呈现增长趋势。进入2002年后,在2003年随着福建省进入“数字福建”年,软件业、信息和咨询服务业就业人员大幅增长。而到了2006年,随着《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又迅速发展。2008年,福建省新增影视机构12家,投资电视创作7部,全年创作动画片突破5000分钟,首次进入全国国产动画片生产数量排行前十,位居第9,比2007年增长近10倍。

2 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 地缘优势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港澳,处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之间,这对福建省发展创意产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尤其是福建省与台湾的文化和民俗相近、闽南语言相同以及相亲的血缘,而且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大领先于福建。可见,福建处于连接台湾和内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心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福建可以借鉴台湾、上海、广州等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引进台湾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富经验和现有的资源,促进台湾和内地的交流和合作。

2.2 文化底蕴浓厚

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闽都三山文化、莆仙妈祖文化、闽南侨乡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东畲族文化和谐并存的文化生态圈。福建海洋文化、闽商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侨乡文化、茶叶文化、畲族文化、船政文化、朱熹文化等在全国独具特色,武夷山、客家土楼、惠安女、鼓浪屿、妈祖等一大批有待开发的题材内涵丰富,是文化创意产业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泉州提线木偶是中国木偶的发源地,南音是至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音乐活化石,泉州的花灯、惠安石雕、德化瓷珍,漳州的木版年画、漳浦民间剪纸,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民间工艺群星璀璨。

2.3 文化创意资源丰富

我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达数百项,精神层面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精神内涵。福建的雕刻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民间剪纸、竹编工艺为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戏曲艺术,沉潜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的地域特色,构造了福建戏曲的洋洋大观: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闽剧、芗剧(歌仔戏)五大剧种堪称福建戏剧经典;木偶戏、梅林戏、闽西汉剧等也美誉不绝,其中梨园戏、莆仙戏等古老剧种,仍大量保留着古南戏的遗响,被称之为“南戏的活化石”。福建永定的土搂、福州的三坊七巷都是古民居的代表。

2.4 巨大的消费能力

福建常住人口4000多万,消费能力很强。小学、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人高校以及普通高校数量比较多,人口结构中科教人员和在校学生数众多,文化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有庞大、较为成熟的消费群体。近年来,福建的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将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厦门、漳州等地移动和视频终端生产厂家的发展,为福建省工业设计、时尚消费、产品动画展示等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福建省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认知的模糊

从整体上讲,福建省大多公众对创意产业的概念、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的,这就容易对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创意产业的定位不清,缺乏宏观层面的政策规划;创意产业整体规模比较小,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扶持,且未设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缺少为创意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公司,产业的推动主要靠的是政府和民间;缺乏创意产业发展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利益的提高。

3.2 底蕴的缺失

福建省发展的中心依然垂青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比如长乐、泉州的纺织鞋业,福清地区的加工业、钢铁业等。处于第三产业中的创意产业未能成为福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极。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的创意产业发展稍慢,即使是与国内西部的不少城市来比,福建也不占优势。西部不少城市在基础产业薄弱的情况下,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比如成都的设计产业、长沙的影视动漫产业、兰州的动漫传媒出版产业,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中占据了发展优势,然而福建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3.3 专业人才稀缺

创意产业最稀缺的是人才。福建创意产业发展时间过短,很难拥有一批具有顶尖推广实力的人才。不仅是数量上不足,在从业人才构成上,也存在不平衡,比如传媒行业发展比较早,目前人才已经相对饱和。而新兴的动漫和游戏行业,人才就比较稀缺。虽然行业的需求极大,但是人才的培养渠道却较为单一,几乎所有从业者都只能在工作中自我培育,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并不利。福建省内高校开展动漫活动,但是真正精通技术,并且能将其与商业运营相结合的人才很少。可见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制约福建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3 发展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的几点设想

海峡西岸经济区正按发展规划,强有力地推进重点工业工程。但在大力推进工业化时,切记不可忽视创意产业的发展,要走一条工业经济与创意经济同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实际情况,发展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大力培育具有本土文化基础的创意人才

目前,福建省在创意人才引进培养方面有两大机遇,一是全球金融危机,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裁员大潮,国内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出现人才跳槽高峰,其中不乏高水平的创意人才,如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可吸收人才加盟经济区;二是可以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机遇,通过外引内联吸引那些既有创意意识,又懂本土文化的人才。同时,也可以利用福州、厦门高校群优势,与高校合作,培养一批民族文化类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创意人才。

3.2 加快重点区域创意产业发展

支持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区创意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带动海西创意产业发展。福州应发挥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以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区,以发展应用软件为基础,重点推进动漫娱乐、软件设计、信息传媒、工业设计、专业咨询为主的创意产业发展。

厦门应发挥特区人才优势和政策优势,依托软件园,建设软件研发基地,依托火炬(翔安)产业区、翔安综合工业园区、同安综合工业园区等研发科技资源和高技术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工业设计研发、软件研发及产业化、游戏设计、会展旅游、时尚消费、科技咨询、影视传媒为重点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厦门油画市场。

泉州应依托区域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的创新、创意资源,加快推进一批以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文艺演出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可惜鉴上海“8号桥”改造的成功经验,建设创意产业园。

漳州市、莆田市应充分发挥漳州万利达工业园、灿坤工业园、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作用,加快研发设计、文化创意,重点推进工业研发设计、数字服务创意等创意产业发展。

宁德、龙岩、三明、南平应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研发设计等创意产业。

3.3 明确福建省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

就福建省人文历史与自然条件,休闲旅游业、工艺品制造业、节庆业、信息产业、会展产业应为经济区创意产业的主导,同时挖掘影视文化、出版业的发展潜力,使产品既能面向国内市场,也能适应东盟各国的市场。

3.4 建立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机构

尽快制定创意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完善现行管理和运作体制。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应尽快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与广州、深圳等创意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看齐。在起步阶段要出台相关配套优惠政策,以最好的服务、最大的支持力度、最优惠的政策、最和谐的环境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时期,福建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显得更为珍贵。创意经济发展浪潮方兴未艾,它正成长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福建面临创意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全球创意经济的兴起,不能等闲视之,应利用本身的区位和人文优势,打造创意经济体系,为福建经济的腾飞插上活力的翅膀。

[1] 王琳.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战略[J].城市,2009,(3):75-78.

[2] 姚延婷,陈小勇,祁芸,崔莉.经济危机背景下西安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

[3] 佟贺丰.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5,(1).

[4] 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5).

[5] 贾克勤.创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1).

猜你喜欢

福建福建省人才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人才云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