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0-08-10郭秀兰黄建华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

郭秀兰,黄建华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政治信仰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政治信仰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其形成是世界观成熟的标志.在当前社会经济转轨和政治变革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自主倾向、利益意识、民主定位、多样选择的特点,理想追求正变得世俗化,社会主导信仰面临危机,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成才目标.因此,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重建和加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 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

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对于引导大学生选择和确立科学的政治信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及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14份,回收率为 87.22%(表1).

«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问卷»除收集调查对象的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专业、年级、政治面貌)信息外,围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六个重大问题即六个为什么"设计6方面题目,采取五级量表形式,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对应1到5分的分值,呈现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F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F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F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F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F5)、中国改革开放(F6)等六方面的认知状况,以此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笔者经过分析得出结果:当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表现出了一些个性化的特点.调查样本(总数314)中按性别分,男生167,女生147;按专业分,理科131,文科94,艺术89;按年级分,大一82,大二70,大三 82,大四80;按政治面貌分,党员29,团员268,群众17.

1.1 大学生政治信仰总体情况

表2显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认知从总体上来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较高,体现出了大学生精神层面上的高需要、高要求,也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同时也存在着混沌和无目标的状态.在六个认知项目上,大学生总体的均分值皆在3~4分之间,处于临界向上的状态,状态趋于良好但还没有达到良好状态,其政治信仰还需进一步加强引导.

1.2 大学生政治信仰差异分析

按照人口统计学变量从性别、年龄、专业、政治面貌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有着明显差异.

1)性别差异.表3显示: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方向性问题的认识上,女生和男生的差异较大,在对我国政治体制和方针政策的认识上,女生和男生差异较小.且女生的每项得分均高于男生,标准差低于男生,认知意向相对统一.说明女生的信仰比较稳定和坚定,而男生则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政治信仰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趋向多元化.

表2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总体统计

表3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性别差异比较

2)专业差异.表4显示:理科学生和艺术学生的认知分值基本相近,差别不大,而文科学生的分值要明显高于前二者.说明理科学生和艺术学生过多的关注自身专业,对政治的理解和关注远不及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的人文底蕴相对深厚.

表4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专业差异比较

3)年级差异.表 5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认知分值逐步增大,一年级和高年级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成熟,政治信仰也越来越坚定和强烈.

表5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年级差异比较

4)政治面貌差异.表 6显示:政治面貌不同,信仰差异显著,党员的分值明显高于团员和群众,说明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还是卓有成效的,但同时还应加强对大多数团员和非团员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

表6 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政治面貌差异比较

2 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特点

本次调查由于样本数量的局限性,不能呈现当前所有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但以管窥豹,调查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主流还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总的来说,呈现出以下特点.

2.1 社会主义主流政治信仰占主要地位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基本确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路线方针基本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比较熟悉,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对支持.特别是有72%的同学表示非常想"或是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较强的入党意愿和政治追求,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信仰状态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要求是相符的,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中一直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结出的硕果[1].

2.2 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显著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变革大环境下逐渐增强.他们对政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强调自我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建设性.大学生的信仰认知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政治信仰尺度进行思考和实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和差异性特点.如低年级学生、艺术类学生、男性学生和非团员学生的政治认知分值相对较低,存在一些观念模糊、意志不坚定的问题,其政治信仰的树立值得特别关注.教育者再以僵化的灌输和塑造的方式已行不通了,必须进行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3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

大学生信仰的确立既来源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引导,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影响与冲击.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大学生们十分认同,如在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问题上,77%的同学选择了非常赞同和赞同.但同时,大学生对当前党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存在着不解或质疑,如调查中有22.61%的同学认为中国可以尝试两党制或多党制.可见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意识形态产生了直接影响,因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有助于大学生主流政治信仰的培养和树立.

3 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是一个有着独特性的群体,其信仰问题既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分关键.在价值多元、思想困惑、道德失范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

3.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主渠道,要将政治信仰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入耳、入脑、入心.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专题讲解政治信仰,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深刻内涵,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加强互动和交流,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理论知识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问题.三是紧贴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从追求个人价值自我实现向国家社会发展方向转变,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3].

3.2 营造政治信仰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又有赖于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治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第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搞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建设的物质保障.第二要解决好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加强党员自律教育,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取信于大学生.第三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消除黄赌毒、一切向钱看、失信欺诈、亵渎经典等不良现象,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有效抵御西方腐朽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渗透.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焕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3.3 拓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新渠道

政治信仰教育的渠道和方式不能一成不变,狭隘不前,必须与时俱进,有的放矢.一是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校园文化活动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二是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生活之中,能更多地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除了广泛运用广播、电视、报纸这些媒体以及幻灯、影视、展览等手段外,更要充分运用QQ、博客、空间等网络平台,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观,拓展思想教育的领域,这样能更贴近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状态,起到更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四是积极改进信仰教育新方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以渗透引导为主,以说教灌输为辅,将政治信仰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使之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4].

3.4 发挥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能力.一是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指引他们独立学习,善于思考,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意义,使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同.二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践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全面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总之,政治信仰教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就是要克服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消极影响,使其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

[1] 范卉敏.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3.

[2] 徐秦法.论信仰的社会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2-73.

[3] 穆亚娟,魏广松.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6):234-235.

[4] 温海波,孙希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体系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6-128.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