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0-08-10王婉娟
夏 晶,王婉娟,夏 季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随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当前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目前约有1亿人.他们生长在农村,却不迷恋故土,对农业生产也不熟悉;他们工作在城市,渴望融入城市社会,却难以融入城市.与父辈相比,他们找工作不光看工资待遇,更看重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崛起,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政府在系统地推进和落实一系列关于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心态与幸福,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因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真实把握他们在工作、生活诸方面对幸福的感受,应是党和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调查对象与方式
2010年9月,课题组对中国普天武汉工业园、汉正街都市工业区、白沙洲工业园、楚天激光工业园、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业园、光谷生物城、汉阳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和平 华中家居产业园、关山科技工业园、美的集团武汉工业园、武汉天润工业园、武汉新区华顶工业园、武钢高新技术产业园等13个劳动密集型工业园进行了实地调研.
正式的问卷调查之前,在以上13个工业园随机选择了部分青年农民工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中,课题组成员与受访者进行了自由的、面对面的交谈,没有限制访谈内容,而是从总体上了解他们在工作、生活和幸福感等方面的情况,作为后面开展正式的问卷调查之前的探索性观察.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考虑到青年农民工工作特点与文化程度,问卷内容设计得简单易答.
对以上具有代表性的13个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分群随机抽样,每个工业园派发问卷30份,共39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40份,有效率为87%.
2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2.1 关于对所从事的工作
调查显示,74%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希望接受专业技能培训,93%以上希望通过阅读等来获得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38%以上希望能够接受再教育.这种需求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学习的强烈欲望,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广泛认同.他们比父辈更深刻地意识到知识和素质、技术和经验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他们关注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工作氛围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自身人权的保障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问题,这也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强制加班,不愿意接受脏、乱、差、累的工作.
2.2 关于对所服务的企业
新生代农民工对所属企业归属感普遍欠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低,直接影响其对企业的忠诚度,80后和90后农民工跳槽的频率最高,达到了平均每人每年工作换0.58次的高频率,差不多每半年就换一家企业.统计跳槽的原因,与他们在所属企业的幸福指数偏低直接相关,有近半数的人是因为生活、生产环境不适合"、闲暇时间不足"、企业缺乏人性化管理"、缺乏发展空间"而跳槽,这充分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
2.3 关于对业余时间的安排
新生代农民工对业余时间的安排已经倾向于上网、听音乐、阅读、运动和出游,而这些倾向正是典型的城市生活方式之一,可见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已经不同于父辈为工作而工作,对他们而言,工作是换取薪酬、工作经验、体现自我价值的必需品,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因为更多的技能意味着更多的无形财富,更多的财富就意味着城市生活的门槛逐渐降低,更能彻底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他们的城市梦想.
3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相对于农业生产更高的收入,以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生活状况,所以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工作幸福感主要决定于其基本需求的满足.课题组对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的研究,就证实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中较低层次的基本需求方面满意度较低且关注程度较高.
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就业视野、未来职业预期等各方面都明显有别于他们的父辈,对自身发展、社会保障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工作幸福感不仅表现在基本需求的满足,还表现在工作提供给他们自身发展的机会、社会保障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
员工幸福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指数设计成包括总体幸福指数和反映不同幸福侧面的子维度:薪酬福利、社会融入、工作和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劳动时间、自身发展等,建立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1](图1).
图1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模型
4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薪酬福利
从2010年5月1日起,武汉市的最低月工资标准上调至900元/月.据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武汉市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 800元.但是这个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数字是建立在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的基础之上的.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薪酬的偏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除了自身工作的劳动价值偏低之外,其工作岗位往往是被管理的职位.尽管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但是他们之中58.2%以上依然是制造、建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基层员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国家普九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越来越普及,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大中专学历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原因.
2)由于对所属企业的不满意,其频繁的跳槽也是导致低收入的原因.因为相当部分的企业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解读,就是以最低工资标准来定薪.对于新聘的企业员工,一般有3~6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往往就是最低工资,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工资少加班多而频繁跳槽,而跳槽之后又陷入一个工资少加班多的状态.
3)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定薪的宗旨就是不少于国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甚至有一些小型企业和私人雇主将加班费统统算在最低工资标准之内;更有甚者,连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的津贴等也算在最低工资标准之内,严重偏离了制订最低工资标准的指导思想.
4.2 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较高,对家乡乡土文化和制度性身份的认同减弱,渴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愿望强烈,更希望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他们的参政意识较强,46%的人希望选出更多农民工人大代表,28.6%的人希望在所在城市有参选资格.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希望能够在公共场所惬意的出入,享用公共的文体设施,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参加政府组织的开放性的活动(如参观、休闲、联谊、竞赛等),参加免费的技能培训和文化培训,通过各种政策解决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通过贯彻落实农民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加大农民工人大代表的比例,来强化他们的话语权,增强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2].
4.3 工作和生活环境
从居住和工作条件来看,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生活质量低下.在制造业和工矿企业中,一间不大的宿舍中有十几个人居住而且多用简易的木板搭建为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卫生条件也令人堪忧;在建筑施工的工地中,农民工一般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地下室或未竣工的房屋中;自找住房的农民工则租住在廉价的城中村和郊区农民私自搭建的棚屋中,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条件很差.很多农民工长期夫妻分居,有的虽在同一城市打工,但因居住限制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业余生活贫乏单调.
从工作保护条件来看,由于农民工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有些用人单位一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不愿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按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也不配备基本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致使农民工既无劳动合同又无工伤和医疗保险.不少企业农民工人身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工伤、生病只能自认倒霉,其中多数人拖着病残之躯拿着极少的赔偿回到农村.
4.4 人际关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中坚力量80后"普遍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但是由于收入偏低,他们缺乏相应的经济能力来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据调查,目前武汉市有64.8%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集体宿舍区,夫妻得不到团聚,家人分散而居,这也直接影响了婚姻的稳定性.有部分被调查者表明,长期的分居影响了夫妻感情的互动,已婚者有16.2%出现了婚姻危机,83.9%的子女在农村形成了新一代留守儿童群.
尽管他们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却缺乏乡缘、血缘关系之外的交际圈子,社会生活圈狭小,而且因为长时间机械工作,加之企业组织的活动也少,因而和同事的互动也比较少.
由于经济地位的低下、话语权缺失、权利分配不公以及企业和社会关怀的缺失,使得新生代农民工长期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又不愿回归农村而游离于城市边缘,从而导致幸福感的严重缺失.
大多数企业没有从人性的角度来肯定农民工的工作价值.相当多的雇主认为工人就是为我工作的机器的一部分",除了能维持基本生活的薪水,无视工人的情感需要.对于大多数受过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不希望只是按部就班地工作,他们还有创新的热情,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因此,多数企业缺乏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制度,缺乏对农民工的尊重.
4.5 社会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农民工没有和雇主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12.2%、3.9%、21.8%和 2.3%,参保的水平总体偏低.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比上一辈更看重教育,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也寄予了巨大的期望.据一项调查反馈,有89.1%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学历的期望至少是大学学历,其中38.8%希望子女将来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但留守儿童的教育却让他们担忧,而工作地昂贵的教育费用和生存成本让他们不敢尝试将子女留在身边[3].
4.6 劳动时间
超时加班是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的常态.大多数农民工享受不到法定休息日,而且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很多岗位有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超时加班工作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虽然农民工要经常加班,但是很多农民工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据相关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平均劳动时间为每周6.5天,每天10.0小时,大大高于城镇职工的平均劳动时间,有61%的农民工表示他们要经常加班,54%的农民工表示在节假日得不到休息.
据统计,武汉农民工每周加班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标准的比例高达89.8%,其中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58.2小时,服务业为58.5小时,建筑业为59.4小时,批发零售业为59.6小时,住宿餐饮业则高达61.3小时.
4.7 自身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发展虽抱有期望,但也颇多无奈: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往往收费很高,他们难以承受,企业基于种种原因只能做一些基本的上岗培训;大量的加班已经占据了休息时间,农民工无暇参与机构培训;私人培训机构往往只注重人数而不注重质量,农民工的文化培训和再教育效果欠佳;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据参加过几次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反映,一些培训内容设置与实践脱节,与就业实际需求脱节.新生代农民工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培训,可选择空间不大,他们普遍感觉用不上"[5].
从政府层面来看,面向农村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的基础比较薄弱,而面向城市的培训模式已不适应大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创业的扶持更加欠缺.劳动力流入地的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关系,也只对城市人口培训作规划[6].
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普遍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效果不显,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赵智晶,吴秀敏,陈科宇,等.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2):245-251.
[2] 长子中.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9(21):1-11.
[3] 舒毅彪,马元斌.农民工子女幸福教育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9):56-58.
[4] 黄 进.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0(3):90-92.
[5] 王文松.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5):55-56.
[6] 杨 瑾.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与幸福指数研究[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