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刺五加产品对哺乳犊牛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010-08-08王长文王淑洁杨连玉吕文发娄玉杰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微粉刺五加乳酸杆菌

王长文,王淑洁,杨连玉,吕文发,翟 博,娄玉杰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系,吉林 吉林 132013)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又称五加参,主要药用部位是根、茎、叶,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其味辛、微苦、性温、无毒[1]。近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与人参等相似的多种皂苷、多糖、黄酮等药理成分,具人参样药理功效。此外刺五加中富含Zn、Fe、Ca等生命必需元素[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刺五加粗粉、化微粉、超微粉均由大连赛姆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化的试验设计,选用出生7日龄健康中国黑白花公犊牛1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头。对照组日粮为鲜牛乳,试验组日粮为:在鲜牛乳中分别添加2 g/kg刺五加粗粉、1 g/kg刺五加化微粉、1 g/kg刺五加超微粉。从8日龄起喂饲试验日粮,自由饮水。

1.3 试验方法 于犊牛28日龄,将其屠宰,在厌氧、无菌的条件下取瘤胃、真胃、回肠、盲肠内容物0.1 g,使得样本稀释度分别为:10-1、10-2、……10-9滴入各选择培养基,用玻璃棒推匀。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以取其平均数,结果以其对数均值表示。试验方法参照参考文献[6]。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

2 结果

2.1 刺五加对犊牛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 见表1。

表1 刺五加对犊牛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由化微粉组到对照组,各肠段双歧杆菌数量总体上呈递减趋势,化微粉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虽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超微粉组、粗粉组虽较化微粉组呈递减趋势,但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降低最为明显。

2.2 刺五加产品对犊牛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刺五加对犊牛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由化微粉组到对照组各肠段乳酸杆菌数量依次递减,与双歧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化微粉组乳酸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虽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乳酸杆菌的数量最低。

2.3 刺五加对犊牛肠道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试验组较对照组各肠段大肠杆菌的数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刺五加对犊牛肠道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3 讨论

USDA(1991)统计调查表明,犊牛的死亡率为8.4%,导致其高死亡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营养缺乏、环境温度过低和抗病力低等因素[5]。在所有的这些原因中,胃肠功能失调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据调查,犊牛因腹泻引起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52%[6]。在其腹泻过程中都伴随着正常菌群的失调,这种失调包括微生物位置的改变(易位),数量的改变(菌群的增减和比例失调),以及菌种的改变(菌群性质的改变)等[5]。同时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动物体及环境在进化过程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在微生态平衡状态下,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群对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对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有重要作用;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肠道中某些致病菌和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时,动物就会发病。

目前有关刺五加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报道非常少。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肠道有益菌营养要求高,特别是双歧杆菌需要外源性生长因子,即双歧因子。该因子能刺激双歧杆菌的生长,现已证实双歧因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的多聚物,另一种是寡聚糖[7]。本试验已证实刺五加加工产品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繁殖,刺五加多糖可能作为一种化学益生素促进了双歧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研究犊牛用中草药刺五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其肠道微生态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这不仅为解决犊牛等仔畜存活率不高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还将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思路。

[1]杨春花,刘刚,张崇禧,等.刺五加的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04(1):17-20.

[2]陶昌华.刺五加不是人参效同人参[J].医药与保健,2001(10):19.

[3]Kim H Y,Kim K.Protein glycation inhibitory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some plant extracts in vitro[J].Agric Food Chem,2003,51(6):1586-1591.

[4]何昭阳,王增辉.雏鸡消化道主要正常菌群定植规律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0,31(1):41-48.

[5]Jung H J,Nam J H,Choi J,et al.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hiisanoside and chiisanogenin obtained from the leaves of Acanthopanax chiisanensis in the carrageenan-and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induced rats[J].Ethnopharmacol,2005,97:359-367.

[6]任文杰.乳源性生物活性因子对初生动物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J].畜禽业,2001(8):14-15.

[7]田洪涛,王占武,张柏林,等.影响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菌体存活的因素[J].中国乳品工业,2000,28(1):23-25.

猜你喜欢

微粉刺五加乳酸杆菌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分散剂对二氧化硅微粉浆料流变性的影响
设施蔬果植保解决新方案弥粉机+微粉药
钢渣和高炉渣微粉技术研究
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刺五加多糖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
微粉在冶金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开发
刺五加种质资源某些性状的研究
治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方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