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做好民生大文章——常熟市档案馆2009年民生档案利用分析
2010-08-07钱棣华沈荣
□钱棣华 沈荣
近年来,常熟市档案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开展民生档案的建设和开发利用为主线,不断建立、健全、优化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整合民生档案资源,拓展服务渠道,使档案工作在维护民权、服务民生、改善民计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逐渐增强,民生档案的利用已呈快速上升趋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常熟市档案馆在民生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利用上下功夫,不仅丰富了馆藏,也使档案服务民生更加深入。
一、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民生档案整体利用人数不断攀升
近几年,档案利用人数逐年上升,老百姓成为档案利用的主力军。2007年常熟市档案馆接待档案利用人数为5288人次,2008年接待7811人次,2009年接待8198人次。
如图所示,档案利用人数逐年攀升。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档案的认识越来越深,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强,档案利用对象不仅有为“公事”而来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更多的则是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普通市民、职工、农民。社会公众查档的比例越来越高,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事,解决切身利益,往往想到的是去档案馆寻找凭证。据统计,2009年普通百姓占年度利用总人次的84.8%。
针对档案利用数量连年攀升的趋势,常熟市档案馆一方面加大了对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将各镇保管的婚姻档案、农民建房、土地承包等档案提前接收进馆;另一方面,对符合开放要求的档案加大开放力度,将之整合为查阅方便、快速,民生优先的新格局;三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工作,借助网络媒体公布服务指南和开放档案目录,方便群众查阅。
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民生档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当前利用目的呈现多样性,反映人权、物权方面的档案成为新的利用重点。档案利用不再局限于工作查考、领导决策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利用目的有了新的变化,档案资料利用与经济社会活动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反映人权、物权方面的婚姻档案、建房档案等成为新的利用重点。
在2009年的民生档案利用中,婚姻档案利用仍占较大比重,利用人次仍在增加。2008年因补办结婚证、户口迁移、银行按揭、房产买卖、离婚、生育二胎以及民事诉讼等原因,共接待利用婚姻档案4239人次,调阅婚姻档案2245卷次。此外,利用工龄证明1331卷,农民建房档案1071卷,退伍军人档案924卷,独生子女档案651卷,其他档案(包含用于工作参考、编史修志、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档案)4004卷。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婚姻、退休工龄、农民建房三项已经成为利用的重点,这些档案均涉及利用者的人权与物权,通过查取凭证,较好地解决了诸如户口迁移、银行按揭、婚约解除、房产确权、产权公证、确定工龄、办理退休等切身利益问题。
随着公民个人通过查阅档案解决个人利益问题的需求和意识的不断提高,常熟市档案馆进一步推进档案全文数字化建设,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在建立原有的婚姻、建房、独生子女档案数据库后,又新增了知青、退伍军人等专门档案数据库,使以前的手工查阅改变为电脑查阅,不仅避免了对这类档案原件的重复使用造成的磨损,而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快调档速度。现在调阅一份婚姻档案,从开始登记到最后交到利用者手中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为公民获取民生档案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有效地保护了档案原件。
三、继续优化档案服务体系,民生档案更好促进社会和谐
档案资料的利用正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多样化、个性化的利用需求呈明显趋势,这对档案馆的开发利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常熟市档案馆文档服务窗口2009着重打造三个窗口。一是“规范型”窗口。加强接待窗口的建设,不断完善首问负责制,在窗口放置相关的服务指南,新安装了身份证识别系统进行查阅登记,工作人员亮牌上岗,建立和健全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的查档接待和受理服务规范。二是“服务型”窗口。窗口人员在查档过程中耐心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解释工作,把文明、高效的服务贯穿工作的全过程,使查档者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出门有满意感,架起了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工作人员平时更加注重细节,强化微笑服务。开展函电代查、网上查询、热线服务等人性化服务。三是“满意型”窗口。密切关注民生档案的需求,定期进行档案利用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平时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关注,为应对查档高峰做好准备。重服务,轻收费,对失业、低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免费查阅利用档案资料。
民生档案是与民众关系最直接,也是最受关注的档案信息,因此,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档案的利用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档案部门的重要使命。常熟市档案馆将会围绕服务民生这一工作重点,继续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服务工作,为和谐常熟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