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绵竹
2010-08-07林越陵
□林越陵
两年前山崩地裂的强震,让依傍着有“东方阿尔卑斯”美誉的龙门山脉,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绵竹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曾经美丽的城镇顷刻之间满目疮痍。七百三十个日夜过去了,每每想起,那守候在电视机前,揪心、担心、痛心的日日夜夜依然历历在目,难以释怀。
在5.12地震两周年之际,我站在了那片曾经让我流泪不止,伤心不已的土地上,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我惊喜交集:宽阔平坦的道路伸向远方,山路两旁,色彩鲜艳的年画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川西民居比比皆是,一个个融入江南元素的川西民居拔地而起,规划有序的居民小区,设施齐全的学校医院,气势恢宏的体育场馆……真是一镇一景,一街一品,一个全新的绵竹在震后的两年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站在美丽如画的绵竹城里,灾难的痕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江苏省援建绵竹指挥部和绵竹市档案局的同志们看出了我们的疑惑,把我们带到了汉旺镇地震遗址。
那是一片沉寂的土地。抬起头,满目的青山连绵不断,低下头,清澈的溪水奔腾不息,绿叶树枝在残垣断壁间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勃勃生机和恬静生活。我们伫立在废墟前,为长眠在那里的不知名的兄弟姐妹们默哀。我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倒塌的楼房,歪斜的商铺,留下了灾难的印记,提醒后人铭记历史。
其实,绵竹人更急切地想让我们看到的是今天的新绵竹,他们和江苏省援建指挥部的同志一道,带着我们穿梭在宽敞的大道上,规划有序的小区间,如数家珍般把江苏的援建成果一一指给我们看:
这是江苏省援建的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科技示范区,里面沟渠纵横交错,水果、蔬菜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这里的果蔬生产选用的都是多雨地区优质种苗繁育技术,具有高效、安全、丰产的特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养猪大棚技术——发酵床养猪、养鸡技术也成功实施,干净的猪圈,轻松的饲养方法,让绵竹人实现了快乐养猪,轻松养鸡。江苏的农业科技人员把科技成果放在绵竹,做异地培育后再进行推广,正带领当地农民走上投资少、高科技、高回报的现代农业之路。真正实现不仅为绵竹输血,还为绵竹造血的援建计划。
这是孝德镇,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让我们怀疑自己是走在苏州的街头。负责援建的苏州人用聪明才智把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微缩的苏州。占地近70亩的学校成为绵竹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这是绵竹市灾后整合而成的最大规模的初级中学。朗朗的读书声声声悦耳,铺着塑胶的跑道上,孩子们正跟着老师的哨声上着体育课。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大楼、图书馆、舞蹈室、室内体育馆、大礼堂等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千兆校园网和信息化系统具有信息发布、多媒体教学、在线考试、教学评价、数字图书馆以及地震报警、安防监控等功能,这样的“装备”在绵竹市乃至整个四川省都是遥遥领先。这些以往农村学校想都不敢想的教学设施,真实地展现在眼前,使绵竹的学校“一夜进步20年”。江苏援建人把绵竹的学校建得格外的坚实、漂亮,成为最让人放心的地方。
这是九龙镇清泉村异地安置点。通过高高的牌坊进入小区,竖在小区正中间的一块石碑吸引了我,碑文上写道:
我们的家在高高的山上,
我们的父亲的父亲,我们的祖母的祖母
生活在那里祖祖辈辈
我们的家在长满翠竹的院落
我们的遥远的回忆我们的遥远的梦想
生长在那里酸甜苦辣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惊天一震
许许多多的亲人转瞬而逝
千年万年的家毁于一旦……
为了让地震后无家可归的红岩村、沙坝村329户760多村民居有定所,衣食无忧,扬州援建人建起了这个占地136亩的小区。但见一排排民居规划统一、排列有序,一群年轻人正在小区内的球场上打篮球,几个老人在小区的假山小溪间散步、还有的老人在自家的房屋门口坐着打盹,我们用镜头记录了这里院墙、篱笆,打球的少年和散步打盹的老人。我用四川话和老人聊天,我说:“我想拍下你们今天的生活,要得不。”老人给了我两个脆生生的字:“要得。”
这里是棚花狮子村。这里的民居不仅倾注了常州援建人的辛劳和汗水,还充满了绵竹人的智慧结晶。绵竹是“中国年画之乡”,热爱生活的绵竹人不仅仅是让绵竹年画荣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雅之堂,还把年画画在了自家房屋的墙头上。于是,来到这里,最吸引我们的,是一家家房屋的墙头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的年画。聪明的绵竹人还以年画为基础,制作出各种材质不同的工艺品。在棚花艺术讲习所,我们看到一群心灵手巧的妇女正在架子上用刺绣工艺绣着年画,还有木刻年画、陶瓷年画,等等,已形成了集年画保护、传承、制作、展示、旅游、交易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在新建成的南京大道上,一个迎亲的车队停靠在路边等待着新娘的到来。我不禁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花团锦簇的婚车。其实我知道,这样的婚车,在南京,在江苏,比比皆是,甚至更豪华更气派!可这是在绵竹啊,这是遭受地震重创的绵竹啊!我想用我的镜头告诉人们,坚强勇敢的绵竹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从废墟里站立起来,抖擞精神,开始了新的生活。
走一路,看一路,淳朴善良的绵竹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和我们念念叨叨着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他们不知道,他们两年来所做的一切,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们,教育了我们。
他们感念党恩永世铭记。他们说,大地震撼,家园无存。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布命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中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集中到了他们的身边,抢救生命、安顿生活,充分彰显了源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那时候,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运到绵竹,前面一车还没有卸完,后面的又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人民子弟兵,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雨无阻,昼夜奋战,搬运物质,搭建帐篷,那时候,年轻的战士都成了泥人、水人,当地人称他们是铁人,最后借用著名作家魏巍的称呼,送给他们五个字——最可爱的人。
他们感谢江苏手足情深。绵竹大街小巷,场馆小区,到处可以看到感谢江苏的横幅、标语。他们说正是有了江苏省无私的援助,他们才有了今天令世人瞩目的新绵竹。为了祖国母亲的微笑,为了绵竹大地的丰收,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对口援建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财、集全省之智,投入110亿资金,支持绵竹灾后重建。江苏援建人带着省委、省政府嘱托和7600万江苏人民的深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绵竹大地上奋战了七百多个日夜,承担了对口援建四川省的18个省市中最多的290个援建项目,使绵竹市的新农村建设至少提前了20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江苏乃至中国的援建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九龙镇清泉村异地安置点小区正中间的那块石碑,碑文的后半部分这样写道:
感谢祖国和战士
把我们从废墟里救起
感谢扬州和所有的好心人
感谢政府让我们三百多户灾民
集中在这里
重新拥有各自美丽温情的家
从此我们的血液里
流淌着滔滔的恩情
我们的生命肩负起更多高尚的重任
我们的心脏将和你们和祖国一起
跳动着奋进和幸福的诗行。
他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地震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绵竹精神,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他们说,两年来,在绵竹,最苦最累的是公务员,他们“5加2”、“白加黑”地工作,就是一个星期五天加两天,一天里白天加黑夜,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让绵竹人以最快的速度安居乐业,要用三年时间让绵竹市重返四川十强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以舍小家为大家、关键时刻豁出去的奉献精神,塑造了当代公仆的群像。绵竹人大难面前从容镇定、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已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他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地震后,面对失去家园急需追根溯源的受灾群众,绵竹市档案局的同志们在帐篷里就开展了各项工作。整合档案资源,满足群众查档需求。他们说,地震中,档案局的同志们都平安无事,那就要做好本职工作,为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提供决策依据,为援建工作提供档案资料,为乡亲们排忧解难,震后两年来,他们把馆藏所有的档案全部数字化,在废墟中真正建起了一个数字档案馆。如今,新的档案馆大楼正在建设中。市档案局李局长瘦弱的身影每天都会出现在建筑工地上,他说,他每天都要去走一走,看一看,和工人们聊聊天,和负责人叮嘱几声要保证质量。话语不多,但务实的精神已彰显其中。他说,他和江苏的援建单位都很熟悉,亲如家人,他们要把江苏援建项目的档案都收集保管起来,要用档案告诉他们的子孙后代江苏援建重整绵竹河山的奇迹。
告别的时候到了,我们和江苏援建指挥部的同志们,和绵竹市档案局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汽车驶出绵竹时,我的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我没有去擦拭,一任泪水满面流淌。我知道,和两年前的泪水不同,这是欣慰的泪水,幸福的泪水。我的心中流淌着缓缓的旋律: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龙门山脉、滚滚长江遥相呼应
我们共享祖国母亲温暖
江苏绵竹华夏儿女,手足情深
我们手拉手、心连心
共创建设发展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