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发展困境

2010-08-06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王舜华

中国商论 2010年2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王舜华

河北磁县国土资源局 王彩霞

1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崛起。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现在,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据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统计,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2%,2009年将进一步增至50%。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陷入经济衰退之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尽早复苏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希望所在和信心来源。作为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的中小企业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希望所在和信心来源”。

在这场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走出举步维艰的困境就成了“树立希望和建立信心”关键问题。就企业而言,如何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如何赢得并保住市场,其竞争力的核心,便是来自高素质的队伍——人才(员工)。缺乏合适的人才,中小企业自身定位不明确,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通,成为了制约很多中小企业顺利发展的共同症结。因此,在当下这个“树立希望和建立信心”的非常时期,中小企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以确保自己尽快走出在这次经济危机和发展困境。

2 “树立希望和建立信心”的培训措施

2.1 精神激励:重塑企业文化,建立企业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说过,“海尔的竞争力,就是海尔的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无法复制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华,它深入于员工的内心世界和灵魂,使得员工对自己工作本身的认识,远远超出了在经济意义上的谋生范畴。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迎接各种挑战中形成的,通过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仰和道德规范、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等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意识。张瑞敏对自己的角色和企业文化也有着十分精辟的见解:“我作为总裁,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在这里可以看出海尔企业对企业文化和员工培训的重视。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有一种内在的号召力,是企业的一种灵魂所在,通过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鼓舞员工,使他们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进而凝聚员工的心,使企业与员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断地激励每个员工为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目标而努力,在对企业员工“树立希望和建立信心”这方面也有莫大的帮助。

2.2 领导激励:中小企业管理者应重视自身素养的培养,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榜样

中小企业管理者应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跟上时代的信息,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作为用人的出发点,通过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合理分配机制,以及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把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员工自然就会真心留下来为企业和老板打拼。而且如果中小企业管理者能够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不断地去展现自身的个人魅力,这对于留住员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学习中能够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在工作中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在生活中能放下架子,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等等。

2.3 团队激励:要加强组织行为学培训,加强员工之间交流沟通,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员工心情愉快;有效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力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应当及时肯定员工的成绩,采纳员工的合理建议,并使他们参与到企业的重大决策中,使他们明确企业的目标与规划,从而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企业与员工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矛盾,使所有员工都很自然的融入到企业当中去,在大的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不至于流失员工。

3 重新审视企业自身的定位:专业化发展,做行业的隐形冠军,拥有话语权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之初,往往是经营范围比较窄,某一产品及单一领域服务很普遍。但等到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很多中小企业就容易产生膨胀,走多元化扩张的道路,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做大做强。其实不然,实际上往往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涉足的产品和领域增加了,而资金回报率却大大下降了,企业陷入了规模越来越大而利润越来越小的怪圈,这也是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把自己的市场定位好,细分市场,把做精做强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中心战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抵挡得住多元化扩张的诱惑,保持自己的中心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精耕细作,不断创新,努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做精做细,在单一领域或单一产品上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这样,我国的中小企业才能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成为行业隐形冠军的公司才能保持领先地位,否则很可能企业管理和技术都跟不上,最终导致失败破产或被兼并命运。

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各种资源非常有限,规模不大,从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析,拥有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及技术优势,在单一产品或某一领域内可能独占鳌头或拥有相对优势,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应将今后的发展定位于产品专业化或行业专业化,专注于开发某一市场或边缘市场,并且投入所有资源以取得该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努力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尽最大可能拥有该行业决定性的话语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风险。

4 努力建立健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有章可循,给员工以安全感,然后根据企业的自身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制定出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以及晋升等一些详细的措施计划,具体要采取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竞争环境的员工队伍,就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与待遇公平合理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既看到了待遇,又看到了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及产生的绩效,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公平合理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员工的流失。

其次,落实好国家规定的各种基本保险福利制度,这样可以使他们能安心的工作,愿意长期为企业服务,还要健全劳动保障制度,认真地和员工订好合同,并切实执行好这些合同,让员工能够从心里感到一种安全感。

最后,中小企业还应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职业上升道路,不断给员工工作上新的挑战,让员工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和热情。这对一直以来习惯于传统人事管理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新课题,但这对于安抚员工、激励员工、保留员工是很有效果的措施之一。

5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畅通工程

资金短缺和紧张是困扰中小企业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中小企业要加快发展、壮大规模都需要资金,新产品开发投产需要资金,更新机器设备需要资金,购买新材料、引进新工艺需要资金,因此必须打通中小企业发展受资本市场限制和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瓶颈。

但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完全靠大银行的间接融资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要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规范操作,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使融资渠道多元化,使中小企业融资能够顺畅运行,才能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推动全社会的创业积极性,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让中小企业具有活力,不仅需要在融资上给予支持,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可以使得中小企业生生不息的体制和机制。融资和贷款需要靠市场的自发选择去优胜劣汰,有前景的企业也应得到政府的扶持,二者缺一不可。资源获得和市场准入,政策优惠对于大、中小企业都应逐步一视同仁,中小企业做活了,小企业具备成长为大企业的土壤了,中国企业界的活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也才会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更有吸引力。

[1]陈桃红.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定位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

[2]刘善伟.中国制造的信心舞步[J].中国青年,2009,(11).

[3]王晨.中小企业:金融风暴里“危”中求“机”[N].人民日报(信息导刊,2009-02-06.

[4]王钰.关于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EBOL].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9-01-06.

[5]姚秀杰.浅议中小个私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10).

[6]吴晟,王毅成,宋充.民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22.

[7]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EBOL].中国财经信息网.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