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17家医院2007~2008年神经系统药利用分析
2010-08-06刘可欣严郁唐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成都市610041
刘可欣,严郁,唐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成都市610041)
近年来,用药分析正受到国内、外有关部门和医疗卫生人员的重视。对其进行正确运用,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充分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同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增高等因素,导致精神、神经系统疾患增加,因此有必要了解针对该类疾病的药物的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干预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本文拟对成都地区17家医院2007~2008年神经系统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旨在了解该地区医院神经系统药的应用趋势,分析药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带来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成都地区17家医院2007、2008年上报至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的药品销售数据。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11家。
1.2 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对2007、2008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的神经系统药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等为参照的方法。DDD值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以《新编药物学》(第15版)[1]及《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8年版)[2]规定的日剂量为准;文献未收载的以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为准。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的DDD值,同一药物不同剂型因DDD值不同,需分别计算DDDs后所得DDDs相加,即为该药的总DDDs[3]。药品分类参照《新编药物学》[1](第15版),同时按照国产(含合资)生产厂家统计成都地区17家医院2007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0位的药品,分析其中神经系统药的排名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度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统计
各年度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统计见表1。
表1 各年度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统计Tab 1 Consumption sum of nervous system drugs from 2007 to 2008
由表1可见,2008年,该地区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约达19.57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28.74%;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也相应增长,约达1.91亿元,增幅较2007年达28.13%;而神经系统药构成比例虽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与2007年基本持平。
2.2 各年度神经系统药各亚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
依据《新编药物学》[1](第15版)药品分类原则,将成都地区医院应用的所有神经系统药进行分类。各年度神经系统药各亚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该地区医院2007、2008年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排名并未发生变化,总销售金额2008年较2007年整体上升。同时,抗精神失常药销售金额在神经系统药总销售金额中仍占最大比例,达23.92%,但较2007年整体比例有所下降。其中,亚类以抗抑郁药为主,其销售金额占神经系统药总销售金额的14.42%;列第2位的是解热镇痛药及抗痛风药,占19.82%,较2007年的19.47%有所增加;列第3位的为全身麻醉药,占13.83%,较2007年的12.71%有所增加。抗精神失常药销售金额的增加,与目前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起居饮食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加密切相关。虽然其所占比例2008年较2007年略微下降,但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提示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量仍然增多,控制精神疾病的治疗力度仍需加强,与文献[4,5]报道的相符。
表2 各年度神经系统药各亚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统计Tab 2 Consumption sum of subcategory of nervous system drugs and its constitution ratio from 2007 to 2008
2.3 列药品总销售金额排名前100位中神经系统药统计
列药品总销售金额排名前100位中神经系统药统计见表3。
表3 列药品总销售金额排名前100位中神经系统药统计Tab 3 Top 100 nervous system drugs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sum
由表3可见,2008年列药品总销售金额前100位中的神经系统药有8种,分别为抗精神失常药2种(帕罗西汀、奥氮平)、全身性麻醉药2种(异丙酚、七氟烷)、中枢兴奋药2种(甲氯芬酯、醋谷胺)、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种(红参、乌头(参附))、其它类1种(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酯),同2007年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抗精神失常药种类减少,红参、乌头(参附)的大规模应用,使得其排名进入销售金额前100位)。同时,回顾2007年各药的DDDs数据不难看出,帕罗西汀连续位居首位,其它药物的DDDs排序有所改变,再次表明抗精神失常药占神经系统药的主体。
从销售金额看,2008年列前8位的仍以抗精神失常药和全身性麻醉药为主,这与神经系统药亚类销售金额排名(表1)相一致,但列神经系统药亚类销售金额第2位的解热镇痛药及抗痛风药却无一单药进入销售金额排名前100位。同时,列神经系统药亚类销售金额排名第4、6位的中枢兴奋药及其它药却有3种单药上榜。值得关注的是,静脉麻醉药异丙酚销售金额占静脉麻醉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达96.57%(1 393.50/1 442.86),说明其几乎占领了整个静脉麻醉药物市场,但相较于2007年的比例(98%)略有下降。
3 讨论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加大,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自2006年起神经系统药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势头,高出全国13%的平均增长水平,市场规模达160.42亿元[5]。经统计表明,成都地区17家医院神经系统药销售金额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在神经系统药各大类别中,精神兴奋药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已超过神经系统药的半壁江山,并呈逐年上升之势。
抗精神失常药中,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和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帕罗西汀、氟西汀为主,反映精神疾病治疗新药已逐渐代替传统药占主导的地位。异丙酚占静脉麻醉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中枢神经兴奋药在神经系统药中排名靠前,销售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临床医师在选择此类价格偏昂贵品种时更趋理性。此结果有别于北京某医院2004~2006年院内统计结果[6](影响脑血管、脑代谢及促智的药物占首位)差异较大,该差异可能与地区及年份有关。
总体来看,成都地区医院所应用神经系统药结合了患者的疾病及经济条件,充分体现了用药的合理性。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0.
[2]张象麟,武志昂,张志军,等.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72.
[3]邹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中国药房,1996,7(5):215.
[4]刘 文,李焕德.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1):66.
[5]宗云岗.神经系统用药市场前景看好[J].中国处方药,2007,5:66.
[6]张玉秋,翟所迪.2004~2006年我院神经系统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