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菅直人探索“第三条道路”

2010-08-05冯一凡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0年7期
关键词:直人债务财政

冯一凡

日本政权再次更迭,新首相菅直人成为关注焦点。

“强经济、强财政、强社会保障,实现三位一体”,6月11日,日本新首相菅直人上任后首次施政演说,力倡行政改革和经济转型,实现经济、财政、民生同步改善的“第三条道路”。

然而这“第三条道路”究竟将如何迈进?菅直人和他的新政党又能否带领一蹶不振的日本经济走出低迷?抑或如同前任首相般来时声势浩大,去时神色匆匆?

何为“第三条道路”

在重建日本经济方面,菅直人提出第三条道路”,不仅牵动着日本国民的神经,更在随后的G20峰会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众所周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1997年入主唐宁街的时候就提出了打造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并承诺带领英国经济走向锦绣前程。而菅直人此次提出的“不重复过去错误的经济运营中的‘第三条道路”究竟有什么内涵?

所谓第一条道路,指的是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的路线,以田中角荣的日本列岛改造论为代表,大力修建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了经济增长率。但这条道路的弊端在泡沫戳穿后尽显无遗,重复建设导致大规模的浪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也不乏有诸多个人政绩工程。

第二条道路指的是小泉纯一郎提出的新自由主义竞争的道路,主张结构改革路线,重视市场,重视竞争,按照由官向民转换的理念放宽规定,促进民营化,然而结果却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胜组”和“败组”,招致失业人口增加、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差距拉大等后果。

菅直人此次提出的“第三条道路”表面上更为中庸,但究其实质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产生新需求,造成经济增长。“第三条道路”虽然重视政府的作用,但主要支出不是公共事业,而是把有望增长的医疗、观光、环境领域等作为着力点。

菅直人曾公开表示说,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实现经济、财政、社保同步发展。他说,应该彻底扭转“经济、财政、社保相互对立的思考方式”。

“最大的课题”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给全世界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日本的经济专家警告说,不要用隔岸观火的态度来看希腊,日本现在正面临着比希腊更为严重的财政赤字。

菅直人说,内阁首要课题之一是改革财政。他呼呼设立跨党派的“财政健全研讨会议”,朝野共同应对债务和赤字危机。

据有关方面报道,日本的国家债务总额接近883万亿日元,2010财政年度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3%,比重超过眼下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希腊。政府债务总额今年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29%,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有成员国之首。

尽管日本国债和短期证券是由国内投资者购买,而非如希腊国债由外国投资者购买,形成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要低于希腊。但若要找出看似可行的策略,以降低日本政府约合9.5万亿美元的债务,却是一项难以想象的任务。

在国际上,日本已出现信用危机的初期征兆。2010年初,日本主权信用评级遭遇降级,日本政府债务风险进入国际视线。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未来日元将在地位和价值将迈进一个长期下跌趋势中。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Hideo Kumano表示,这将使日本投资者失去信心。

在新内阁成立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菅直人承认,财政重建是新政权的“最大的课题”。

亟待改革框架

日本财政入不敷出,作为前任财政大臣,菅直人对此再清楚不过。此前他就曾在内阁会议上说,对2011年度按初步预算新发行的国债要尽全力控制发行额,不超过年度44.3万亿日元的水平。菅直人坦言,过度依赖国债的现有财政体制不具可持续性,“我国债务余额巨大,难以一朝一夕解决,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税制,促进财政健康”。

6月21日,菅直人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此前有关政府在增税措施方面的热议时表示,税收改革对于修补日本现有的财政状况来说至关重要,他表示,增加税收如果正确使用的话,有助于经济复苏。

此外,菅直人政权要重建财政,还需要削减开支,与民主党“撒钱”的政权公约告别,因为所谓的事业甄别杜绝不必要的“事业”浪费,节约的钱事实上并不能填补育儿补贴、高中免费、高速路免费、农民补贴、养老金补贴等巨额支出。

在近日的G20峰会上菅直人表示,日本财政状况恶化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间税收不增加,反复借钱,效果很小的公共事业却投资过多。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费用不断增加。然而尽管菅直人一再高调宣称增收节支,但面对一个“不可思议”的复杂局面,是否能够切实落实其承诺却为人所忧。

菅直人目前的施政纲领还没有显示他有“化危为机”的政策准备。尽管“第三条道路”的核心目标是要将困扰经济和社会的问题转变为创造新的需求和就业的机会,并由此实现新的经济增速方式,但能否在短期内出台具体、有效的政策框架才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对此菅直人表现得信心十足, 相信新内阁将发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以系统和完整的方式实现“强劲的经济”、“稳健的公共财政”和“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菅直人坦称,仅靠政府机构和公共雇员不可能负责提供人们过去享有过的社会服务,因此应当广泛动员当地民众参与到具有互助精神的活动中去,例如教育、抚养儿童、社区建设、犯罪与灾害预防、医疗护理以及消费者保护。这背后体现的施政意图是,用正确的政策激活地方或社区的组织功能,使其能灵活应对当地的各种危机并产生更大社会效益。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重建财政、实现经济增长是菅直人政权的使命,但菅直人能否落实还取决于各种因素。菅直人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在日本是没有走过的道路,缺少明晰的路线图,虽然听起来响亮,但目前所提出的改革措施不够具体,未免让人感到忧心忡忡。

大和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谷亮丸认为,如果不提倡竞争,“第三条道路”可能走不通,因此有必要与第二条道路融合。纠缠于“第三条道路”的议论,导致对市场原理的厌恶和走增税路线,有可能失之偏颇,倾向于侵蚀日本经济竞争力的“大政府”,重回过去曾有过的“护送船团时代”,而这又将引领日本回到第一条道路,重蹈历史覆辙。

简言之,“第三条道路”目前来看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日本国民能够做的也只有听其言,观其行。

猜你喜欢

直人债务财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