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
2010-08-05
宏观
“两难”难在哪
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异常复杂的形势。复杂更多地体现在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上,体现在目前的调控并非“非此即彼”,而是要搞好各种关系的平衡。
新华社文章称,根据经济学家的梳理,中国经济面临六大“两难”问题:人民币升值若过快会面临出口恶化、就业困难,不升值又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既要增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不能再走过去一味扩大出口的老路;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但相应的企业成本也会增加;房地产调控不可半途而废,但房地产大萎缩也对经济不利;节能减排要上调资源价格,但当前物价需要控制;宏观政策退得过早有二次探底的风险,退得太晚又会加大通胀压力。
金融
央行:汇率大幅
波动对经济不利
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7月3日表示,汇率的大幅波动对经济不利。中国央行近期已开始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胡晓炼还表示,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可以作为观察汇率是否逐渐区域均衡的窗口,并称中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近年来在不断改善。此番言论表明,中国央行可能不会容忍人民币大幅升值。
产业
央企整合有望再提速
在6月24日召开的央企科技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又再次重申央企重组计划,他表示,央企将在年内整合至100家以内。这意味着年内将有至少25家央企会被整合。
国资委关于央企整合的思路主要分成四种: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一般央企并入优秀央企,即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集中。
财政
以地区间财税分成促兼并重组
国务院6月30日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决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基本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贡献,包括增值税的25%、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40%,以及绝大部分的营业税等。
税收
取消出口退税助力“调结构”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22日联合下发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钢材等406个商品的出口退税。
外贸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这一力度空前的调控措施剑指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更加突显我国决策部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促“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的决心。也无疑向企业发出了明确的信号:政策红利取消后,落后产能势必无利可图,无法生存,企业必须迅速扭转粗放经营的惯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工艺改造中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坚持不懈地运用新型实用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产品升级改造,在国际市场的洗礼中练就强健体魄。
事件
又见“审计疲劳”
“中央部门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列支问题比较普遍,虚假套现金额为1.42亿元;14个部门本级和33个所属单位瞒报各项收入和资产等5.91亿元;一些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涉及金额共计203.01亿元。”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作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报告时表示。此次公布中央部门执行预算的违规、违法问题,在过去十年的审计报告中同样存在。
审计的职能是发现财政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为何有关部门年年审计却又年年违规?如果仅凭审计署从行政职能层面来发现问题,而没有预算监督权力机关问责来加以约束,“审计风暴”就有可能仅仅是一种舆论效应,当新的热点出现,它的影响力也就慢慢消减,而曾经在风暴中心的那些违法违规者,依然可以安然无恙。
人物
李荣融:125家央企
找不出一个全球叫
得响的品牌
在6月24日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央企业过去7年进步很大,但主要依赖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很大差距。
虽然在125家中央企业中,有中石油这样市值领先的企业,可是数不出几个产品能排上全球第一,更找不出一个全球叫得响的品牌。
已敢于说真话著称的央企“大管家”,再次“直白”地批评了央企的不足。
模式
吉林:预算支出进度按月通报
截至5月20日,吉林省今年财政支出仅完成396.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7.5%,慢于序时进度11.4个百分点。为切实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吉林省财政部门采取了四项措施。
加强协调领导,提出阶段性目标要求。对部门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要求上半年完成60%以上,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对中央专项补助资金,要在收到指标文件15日内下达;对纳入省级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审委会审批的专项资金,要在6月底前拨付下达;对上年结转的指标,除国家规定可以延续跨年使用外,要在6月底前拨付下达70%以上,11月底前全部下达完毕。
加强资金调度,建立考评机制。将支出进度完成指标纳入厅机关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对省级部门支出进度明显偏低的,按规定程序调减该部门的支出预算,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部门预算编制的依据。
声音
“工作需要”
——短短时间,政府豪华采购的前脚才刚刚通过长春公安局采购了近3万元一台的笔记本电脑,狠狠刺激了一下公众的神经,后脚昆明财政局、纪委、法院、公安局、劳教所等多个部门争先恐后地跟上。
政府部门出于工作的需要采购必备的设备仪器,这本无可厚非,但采购价格之高不得不让人质疑。然而,当“工作需要”被异化成了一个其大无比、无所不装的筐,而只要是权力部门,只要那些权力的拥有者有了什么特别需要,就可动用权力,将政府采购演绎成“豪华采购”,无论那采购是多么不合理,甚至不合法。
数字
“财政步入8万亿时代”
——今年前5个月,我国财政收入超过3.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达到30.8%。专家预计,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我国财政收入将超过8万亿元。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让我们看到了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国富”的同时如何实现“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