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意义分析

2010-07-31兰为民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3期
关键词:血药浓度酸钠癫痫

兰为民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药剂科,河南许昌 461000)

丙戊酸钠 (VPA)为一线抗癫痫药,是治疗小儿癫痫的常用药物之一,其有抗癫痫谱广、临床效果好、起效快、单药治疗即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复发率低等优点。为了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癫痫患者218例,其中,男112例,女106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6.9岁;病程1~11个月,平均6.8个月。

1.2 癫痫分类

按1981年和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发作分类和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的方法[1]对218例癫痫患者进行分类:分别为儿童失神癫痫17例,婴儿痉挛13例,少年失神癫痫5例,有中央-颞部棘波灶的良性小儿癫痫1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4例,简单部分性发作12例,全面强直发作17例,失张力发作8例,强直阵挛性发作101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强直发作16例。

1.3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kg·d),每 2~3 天添加 5~10 mg/kg,婴幼儿至 40 mg/(kg·d)左右,儿童至 30 mg/(kg·d)左右,达治疗剂量后(约 3 个月)2~3 周查患儿血清丙戊酸钠的浓度。

1.4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早晨服药之前抽取静脉血3 ml,吸取血清250 μl,加硫酸(1 mol/L)250 μl,再加含内标环己烷羧酸(40 mg/L)的提取液1 ml,萃取液0.6 ml吹干,加三乙胺(2 g/L)0.1 ml,衍生化试剂2-溴-对硝基苯乙酮(5 g/L)50 μl,45℃水浴 15 min 吹干,采用Nova-Pak C18柱,柱温 25℃,流速 1 ml/min,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 265 nm,进样量 20 μl。 监测血药浓度范围50~100 mg/L为有效浓度,<50 mg/L为低于有效浓度,>100 mg/L为中毒浓度。

1.5 临床疗效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控制发作,发作减少75%以上;有效,发作减少50%~75%;疗效不足或效差,发作减少25%~50%;无效,发作减少25%以下。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对本组病例218例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并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观察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具体见表1。

表1 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s)

表1 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s)

血药浓度(μg/ml) n(%) 平均浓度(μg/ml)33(15.13)156(71.55)29(13.3)无效(n)总有效率(%)<5050~100>10037±1275±15108±3显效(n)310320有效(n)6406效差(n)14101103227.2791.6689.65

经统计学分析,血药浓度<50 μg/ml组总有效率与50~100 μg/ml、>100 μg/ml组比较 P<0.05 有显著性差异;50~100 μg/ml组与>100 μg/ml组总有效率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丙戊酸钠通过增加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含量来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起稳定神经元膜的作用。对原发性、继发性、全面性、局灶性,或光敏感癫痫、良性中央区灶性癫痫,未定型、混合性癫痫等均可首选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安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较窄,口服后吸收及代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丙戊酸钠疗效的个体差异性较大,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相关性较差,但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较高。

丙戊酸钠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其主要原因是服药周期长、在体内吸收和代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药物的相互作用、年龄、体重、伴发疾病及药物剂型等众多因素都可引起药动学个体差异[3],6岁以下的小儿,清除速率最快,半衰期最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渐与成人相VPA,其药物排泄越快,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相关性更差。为控制癫痫发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非常必要。

丙戊酸钠的代谢是通过肝脏P450酶完成的[4],P450酶是具有多态性的酶系,其酶的活性是由基因表型所决定的,基因突变可引起酶的活性和数量突变,从而引起代谢的显著差异。因此在设计给药剂量时,仅依靠血药浓度是不够的,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生理生化指标、发病时间、发作症状、并用药物等综合判断,做到个体化给药。通常丙戊酸钠治疗时宜从小剂量开始,在血药浓度监测下逐渐加大剂量,找到每个患者最佳疗效的最小剂量[5]。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在相同的治疗剂量下,出现血药浓度< 50 μg/ml达 15.13%,>100 μg/ml达 13.3%, 血药浓度监测很重要,血药浓度过低临床疗差总有效率仅仅27.27%。而血药浓度>100μg/ml总有效率与血药浓度50~100 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药浓度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反而能够增加丙戊酸钠毒副作用[6]。

总之,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者时血药浓度监测很重要,能够有效地判断临床用药剂量与临床效果关系,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可以调节药物用量,使丙戊酸钠最小剂量发挥最大临床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1]姜德春.丙戊酸钠各种剂型的药动学[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4):430.

[2]贾秋玲.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356例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0):623.

[3]张华芸,李百开.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3,9(2):29-30.

[4]欧阳珊,陈怡禄,任洁雯.551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析[J].广东药学,2003,13(3):27.

[5]姜德春,王丽.丙戊酸钠的药代动力学[J].儿科药学杂志,2004,10(3):71.[6]赵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356例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0):62.

猜你喜欢

血药浓度酸钠癫痫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丙戊酸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增效作用研究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自制甲氨蝶吟质控血清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中的应用
气浮法脱除模拟锌浸出液中的油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