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粉虱发生消长动态及防治技术

2010-07-31范文俊李金泉冯金祥范全根冯克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虱的消长虫量

孔 燕,范文俊,李金泉,冯金祥,范全根,冯克强

(1.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4000;2.嘉兴市南湖区农业经济局,浙江 嘉兴 314000;3.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16)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成虫及若虫主要群集于植物叶片背面,通过刺吸汁液,使受害植物叶片变黄萎蔫,植株衰弱,甚至枯死。同时烟粉虱还分泌蜜露,诱发多种病害,传播70多种病毒。近年来,烟粉虱已经严重影响到嘉兴本地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茄果类蔬菜 (如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甜瓜等)的生产。2005和2006年,烟粉虱在嘉兴地区大暴发,造成大面积蔬菜受害减产。防治烟粉虱,除了应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外,适时、合理地施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仍然是控制烟粉虱为害的主要手段。我们于2008-2009年期间,通过系统观察,掌握了当地烟粉虱发生消长动态,并通过大量的药剂试验,筛选出高效低毒、持效长、污染少的药剂7个及配方3个。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立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余新镇2个蔬菜调查基地,进行定棚、定点系统观察,在不防治条件下大棚、露地2大类栽培的茄子、辣椒作物上烟粉虱发生数量变化规律。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小区随机选择5点,每点1株,每株取4张叶子。每个小区共调查20张叶子上的虫量,折合成百叶虫量。同时,结合面上调查,分析烟粉虱在当地的发生消长动态。

药剂筛选试验 (表1~3)重复3次,小区面积15~25 m2,随机排列,各小区独立喷药。小区药液量以每667 m245 kg折算。

药前查虫口基数,药后调查固定20叶上的残留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 [(药前基数-残留活虫数)/药前基数 ×100]和防效 [(试验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消长动态

2.1.1 始发期

2008年、2009年大棚烟粉虱初见期均出现于4月中旬,露地烟粉虱初见期迟于大棚约1个月左右,在5月中、下旬 (2008年于5月15日,2009年5月21日)。相关资料表明,烟粉虱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本地5月上旬开始,平均气温基本稳定在20℃左右,有利于烟粉虱的发生、发展,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烟粉虱开始繁殖、为害作物,田间发生数量逐渐上升。

2.1.2 盛发期

大棚作物烟粉虱5月底、6月初虫量上升,进入盛发期;露地作物烟粉虱虫量于7月中、下旬上升,进入盛发期,百叶虫量上升到近千只。8月中下旬,烟粉虱虫量达到最高峰。9月中旬,稍有下降,为8月高温所致。9月底至10月初,田间百叶虫量又迅速升至千只以上。

2.1.3 主要为害期

烟粉虱全年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大棚为6-10月,露地为7-10月,种群数量变化出现2个峰,分别为8月中旬和10月中旬。10月中旬以后,温度下降,对烟粉虱的繁殖和存活不利,虫量开始大幅度下降,直至11月下旬,烟粉虱为害基本结束。

2.1.4 为害代

烟粉虱种群发生世代重叠十分严重,具体代数很难划分,根据数量变化分析,在5-11月期间几乎每20~25 d发生1代,当地为害代9~10代(图1~2)。

图1 2008年烟粉虱的田间虫量消长

图2 2009年烟粉虱的田间虫量消长

2.2 药剂筛选

2.2.1 发生初期药剂试验结果

通过2008年在大棚辣椒和露地茄子进行药效试验,结果 (表1~2)表明,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15 000倍、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 000倍、25%啶虫脒乳油3 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7 500倍、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均可用于发生初期烟粉虱害虫防治,药后1~7 d防效均达到70%以上,其中阿维菌素和氟虫腈防效最为明显。

表1 2008年大棚辣椒烟粉虱药剂防治结果

表2 2008年茄子烟粉虱药剂防治结果

2.2.2 盛发期药剂试验结果

对大棚茄子进行药效试验,结果 (表3)表明,在盛发期,虫量相对较大的时候,使用氟虫腈15 000倍+艾美乐7 500倍、氟虫腈15 000倍+阿克泰3 000倍、4%阿维菌素·啶虫脒1 500倍3个药剂配方,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比较理想。

表3 2009年不同药剂配方对大棚茄子烟粉虱防效的影响

3 小结

烟粉虱主要危害的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其次为黄瓜、甜瓜、豆类以及十字花科作物。调查表明,烟粉虱主要在寄主作物叶片背面取食为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加上该虫发育速率快,繁殖率极强,世代重叠严重,具有极强的暴发性。因此,必须在虫口密度较低时,及时防控,并且应该在蔬菜集中种植区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特别要注意,防治药剂应交替使用,同1种药剂不能单独反复使用;发生量相对较大的时候,应当采取混配药剂进行防控。

[1]田定保.烟粉虱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08(2):93-94.

[2]郭金平,朱华,钱林,等.几种不同药剂防治烟粉虱的试验 [J].上海蔬菜,2008(5):100-101.

[3]姚士桐,马利萍,郑永利,等.几种药剂防治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07(6):709-710.

[4]虞轶俊,汪恩国,陈林松,等.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模型测报技术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07(9):440-444.

[5]陆信仁,邱源.几种药剂混配防治蔬菜B型烟粉虱的效果[J].中国瓜菜,2008(4):15-18.

猜你喜欢

虱的消长虫量
北方冬小麦越冬前后生物量消长规律*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8种药剂对甘蓝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
我国烟粉虱主要捕食和寄生性天敌控制能力研究进展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农药助剂对啶虫脒防治白瓜烟粉虱的影响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京剧表演流派的消长与嬗变——由京剧净行“尚派”成立问题而生的思考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