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稻中浙优1号“3414”肥效试验初报

2010-07-31李方勇张求军陈燕华陈跃辉谢剑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象山县超级稻杂交稻

李方勇,张求军,陈燕华,陈跃辉,谢剑敏,张 勇

(1.浙江省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象山 315700;2.象山县信息与检测中心,浙江 象山 315700;3.象山县定塘镇农技站,浙江 象山 315728;4.象山县贤庠镇农技站,浙江 象山 315701)

近年来,象山县水稻生产呈恢复性增长,其中超级杂交稻发展态势尤为迅猛,2005-2008年间累计推广9 153 hm2,年均增长753 hm2,增产增收优势明显,深受农民欢迎。2009年种植面积达3 340 hm2,约占全县单季晚稻面积的41.8%,居宁波市前列;平均单产8 971.5 kg·hm-2,比常规稻增产36.2%以上,总产量3万t,增收稻谷0.80万t。超级稻已成为象山县的粮食主导产业之一,促进了粮农增产增收。但随着粮食生产的较好平稳发展,化肥等农资成本不断攀高,水稻种植效益缩减。为给超级杂交稻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促进增产增收,2008年在象山县布置了超级稻杂交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超级稻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最终提出超级稻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象山县墙头镇雷港村进行,前茬为空闲田。供试土壤为黄泥壤土,pH值为5.6,有机质26.9 g·kg-1,有 效 磷 8.0 mg·kg-1,速 效 钾59 mg·kg-1。

试验肥料:氮肥为含N 46%的尿素(1 783元·t-1) 和含N 17%的碳酸氢铵 (682元·t-1),磷肥为含P2O514%的过磷酸钙 (800元·t-1),钾肥为含K2O 60%的氯化钾(3 847元·t-1)。

供试超级杂交稻品种中浙优1号,全生育期135 d,株高 115~120 cm,有效穗 225万 ~240万·hm-2,千粒重 27~28 g,产量7 500~9 000 kg·hm-2。该品种适应性广、分蘖强、长势旺、品质优、株型挺拔、叶色深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秆黄熟[1]。

1.2 试验设计

采取“3414”设计[2],3个因素为氮、磷、钾,4个水平分别为0不施肥、1当地最佳施肥量×80%、2当地最佳施肥量、3当地最佳施肥量×120%,14个处理组合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 N2P0K2、 N2P1K2、 N2P2K2、 N2P3K2、N2P2K0、 N2P2K1、 N2P2K3、 N3P2K2、 N1P1K2、N1P2K1、N2P1K1。其中 N0、N1、N2、N3分别表示氮肥 (N) 用量为 0、144、180、216 kg·hm-2,P0、P1、P2、P3分别表示磷肥 (P2O5) 用量为 0、25.2、31.5、37.8 kg·hm-2,K0、K1、K2、K3分别表 示 钾 肥 (K2O) 用 量 为 0、36、45、54 kg·hm-2。其中氮肥中碳酸氢铵作基肥、尿素做追肥,磷肥作基肥,钾肥做追肥 (表1)。小区面积30 m2。

1.3 田间管理

表1 中浙优1号“3414”试验施肥方案的小区用肥量

5月20日采集试验土样及定位,5月30日播种育苗,6月10日整地作田埂,6月25日施基肥,6月26日移栽,密度20 cm×25 cm,7月1日施苗肥,8月4日施穗肥,8月29日施粒肥,10月15日收获。

1.4 调查项目

超级杂交稻收获前,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超级稻5丛,调查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单打单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

从表2可知,在等量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可明显增加株高与有效穗数,以N3P2K2为最高,分别为 106.7 cm与 176.3万·hm-2;穗长、结实率、千粒重表现先增后减,每穗总粒数表现先减后增。在等量氮、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明显增加了结实率与千粒重,处理组合 N2P3K2最高,分别为93.9%与26.3 g;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均表现先增后减,磷肥对株高与穗长的影响不明显。在等量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明显增加了每穗总粒数,以处理 N2P2K3最高,为153.7粒;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均随钾肥的增加而减少,钾肥对株高、穗长与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由此表明,氮肥主要影响超级稻的株高与有效穗数,磷肥主要影响结实率与千粒重,钾肥主要影响每穗总粒数。

表2 不同处理组合对中浙优1号经济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2 产量

无肥处理组合N0P0K0的产量最低,N3P2K2与N2P2K2的产量最高,比无肥区增产25.0%。在等磷、钾肥基础上,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为N2与N3处理;在等氮、钾肥基础上,超级稻的产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最高为P2处理;在等氮、磷肥基础上,产量随钾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后减,最高为K2处理。说明超级稻最佳施肥组合为N2P2K2。

2.3 经济效益

由于小区试验除肥料施用量不同外,其它作业相同,人工、田租、农药等成本均控制在9 750元·hm-2,不同处理肥料成本不同,产出效益差异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以N2P2K2的产投比最高,为 1.83;其次是 N3P2K2和 N2P1K1,均为1.81;N2P3K2最低,为1.57。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与最佳经济效益的都是中氮处理,相比无氮处理增产19.0%,增收3 202元·hm-2。不同施磷水平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与最佳经济效益的都是中磷处理,相比无磷处理增产4.2%,增收800元·hm-2。不同施钾水平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与最佳经济效益的都是中钾处理,相比无钾处理增产 8.0%,增收达1 482 元·hm-2。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表明,增施氮肥对超级稻增产最为显著,遵循“肥料报酬递减率”,实际生产中要合理施肥,不能盲目增加肥料用量。根据象山实际,超级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肥 (N)180 kg·hm-2,磷肥 (P2O5)31.5 kg·hm-2,钾 肥 (K2O)45 kg·hm-2。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与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沿海滩涂地区含钾量较高,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而山地田块含钾量偏低,应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1]童海军,章善庆,卢王印,等.杂交稻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浙江农业科学,2004(6):323-324.

[2]陈新平,张福锁.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 [J].中国农技推广,2006(4):36-39.

猜你喜欢

象山县超级稻杂交稻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叫醒太阳公公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7年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部确认2013年超级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