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2010-07-30朱云溪
朱云溪
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天津 300221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社会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新形势下,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及其相应操作也就成为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这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教学现状
现阶段,虽然计算机在千家万户中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开设,使得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由于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局限性,多数学生对其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不是很系统,部分学生也仅仅是对于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这其中包括浏览网页、网络聊天等等,除此之外,不同地域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和经济条件限制也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接触计算机,由此看来,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给高职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如果要考虑到整体的学生基础,许多教师需要从最基本的内容讲起,那么此时就会出现有基础的学生因对所讲知识已经了解而对其不感兴趣,上课开小差不认真听讲,基础较差的学生又会感到理论内容过多而一时无法全部消化;在上机进行实际操作时,已经掌握的学生不再认真进行练习,初次接触教学内容的学生又需要反复的练习来加深、巩固所讲内容,造成不同学生教学进度的不匹配。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一些具体项目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方法还不是很丰富,这样就出现了虽然学生通过考前的强化练习可以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可是在毕业后面临一些具体的操作项目却依旧无法独立完成,比如说像一些复杂的文档排版操作、电子表格的数据统计操作等等,这不能不提醒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步骤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看到实际情况更多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具体应用的操作能力,而非片面的纯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所阐述的诸如二进制代码反码补码的定义、数制转换的概念在一些具体操作项目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由此更说明了高职教育在当今社会具体分工中的相应定位,就是高职教育培养的不是对高深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而是掌握实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针对这一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确立适合社会需求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针对教学现状,我们做以下几方面教学改革的探讨。
(1)采取分层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生入校正式开始学习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新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进行考查,根据结果将学生相应分成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分别进行教学:对于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上机操作阶段,通过设立不同知识点的模块项目,反复练习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巩固理论基础的目的;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但知识结构不系统的学生,可以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教学,在进行操作项目练习的同时,讲解学生不明了的知识内容,在操作练习中帮助学生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对其教学分成两步,先强化理论基础,后进行实践操作,最终达到可以独立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最终的教学目标都是要学生实现对具体操作应用的熟练掌握,从而也体现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
(2)改革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三种层次的教学都要求实践操作的强化练习,如何在实践操作强化的同时,贯穿理论基础知识呢?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称作“任务驱动”[1]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对任务进行分析和提问,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达到最终目标,由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了教师讲解一知识点,学生被动练习一知识点的枯燥教学模式。对此我们做如下举例: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是面向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浅显易懂的实用案例,比如在讲到WORD办公软件操作时,可尝试选择一些企业办公案例,创设一个办公情景,带领学生解决一些实用问题,又或者当授课讲到EXCEL电子表格操作内容时,可以以企业员工名册或工资表为基表展开教学,力图把一个真实的办公环境带到教室,教师通过引入案例的方法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更新教材内容,突出实践操作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材料,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核心依据,对于计算机类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变化日新月异,所以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还要随时关注计算机领域的迅猛发展,不断学习,针对教材本身存在的知识滞后性、不能及时更新等缺陷,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充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授课对象的基础上,活用教材,超越教材,运用捕捉到的计算机基础应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将其与教材中的成熟内容合理融合,加强教学活动中实践操作项目及案例分析,优化更新课程内容,最终使学生与社会发展同步,为他们步入今后的工作岗位进行的实践操作或者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做好衔接。
(4)采用上机考核,强化实践效果
由于上机操作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反复强化练习,通过参考学生所学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来设计项目题型,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更好的督促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全面发展。
四、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地方,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要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改进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真正做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真正合格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1]李庆红.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构想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4).
[2]龙怡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7,(20).
[3]邹楠.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时代经贸,2008,(2).
[4]杭国英.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8,(10).
[5]胡玉蓉.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