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菏线跨京广特大桥振动异常的检定

2010-07-30魏树林许光宏罗锦章

铁道建筑 2010年4期
关键词:墩顶变位桥墩

魏树林,许光宏,罗锦章

(郑州铁路局 工务检测所,郑州 450052)

1 桥梁及初步测试概况

新菏线上行跨京广特大桥,单线,全长3 016.1 m,由326孔8 m普通钢筋混凝土梁、9孔16 m、1孔24 m以及1孔32 m预应力混凝土梁组成。8 m梁设橡胶支座,16 m梁设弧形支座,32 m梁设摇轴支座。8 m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拼装式桥墩,扩大基础,地基经强夯加固;16 m梁下为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钻孔桩基础;24 m、32 m梁下部为板式钢筋混凝土桥墩,钻孔桩基础。桥址处属黄河冲积平原,基础置于砂黏土或粉砂中。桥上为无缝线路,其中西段位于曲线。于1985年建成开通运营。通过列车为全列煤炭。

2009年5 月发现列车通过时该桥梁振动显著。振动试验发现梁跨中横向振幅达8.49 mm,超出行车安全限值(0.89 mm)[1]854%。墩顶横向振幅达7.96 mm(《铁路桥梁检定规范》对轻型桥墩振动没有规定,相似外观的桥墩通常值为0.39 mm)。扩大基础顶最大横向横向振幅为0.30 mm。由于实测梁跨、墩顶、基顶横向振幅巨大,超乎以往的实测经验,试验后立即对桥梁采取了限速运营等措施。

2 试验布置

为探求桥梁横向振幅过大的原因,拟进一步通过测振仪、测挠仪取得该桥梁体、桥墩以及基础的振动、位移数据,分析列车作用下的桥梁结构振动、位移状态信息。

试验中重点测试了振动显著的257#墩、基础以及左右梁体,测点布置示意如图1、图2。

挠度仪靶标位于墩顶,将同时测取墩顶横向、竖向位移,以期能探测到诸如基低承载力不均、软弱地基、墩身与基础连接缺陷等桥梁下部结构病害,同时复核测振仪测得的墩顶横向、竖向振动。

图1 试验测点布置示意

图2 257#墩墩顶及基顶测点布置

3 试验成果分析

3.1 桥梁振幅、频率及位移

由于列车限速,本试验列车通过时速度为26~38 km/h,实测梁跨中横向振幅达6.78 mm,超出行车安全限值662%;加速度满足运营性能检验值。墩顶横向振幅达5.57 mm、竖向0.58 mm。基顶横向振幅达0.29 mm、竖向0.18 mm。列车通过时梁跨、墩顶振动频率1.2~1.6 Hz。脉动试验数据显示梁墩体系自振频率为1.81 Hz。

测挠仪实测列车通过时墩顶竖向下沉0.33~0.50 mm,向南横向偏移0.36~1.60 mm,竖向振幅0.46~0.87 mm(测振仪所得约为0.25 mm),横向振幅4.54~5.69 mm(与测振仪所得相当)。

3.2 典型的振动时域图

1)实测自由状态下、列车作用下的数据表明:梁跨、墩顶横向振动大小接近;基顶、基础旁地面振动大小接近;各振动波形较一致。基顶四个竖向振动,在自由状态下竖向振动基本一致,列车作用下竖向振动相位基本接近,北侧的2个测点(①、④)与南侧的2个测点(②、③)分别位于基线两侧。

2)墩顶竖向测点显示,自由状态下4个竖向振动基本一致(图3);列车作用下振动相位南北基本相对,也可见同一时刻④测点与其它测点分别位于基线两边的峰或谷(图4)。

图3 在自由状态下墩顶竖向振动

3)墩顶、基顶纵向振动。

自由状态及列车作用下的墩顶、基顶纵向振动,见图5、图6,图中较大幅值者为墩顶之。

3.3 墩顶横向振动组成分析

根据弹性结构小变位叠加原理,墩顶横向振动的幅值(Δ),包含有双柱墩身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的弹性变位(δ1)、基础横向振动变位(δ2)以及基础竖向转动引起的墩顶横向几何变位(δ3),即 Δ =δ1+δ2+δ3,其中δ1为墩身横向刚度的表征,δ2、δ3为基础稳定度的表征。结构变位示意图7所示。

上述Δ、δ2直接测得,δ3通过布置于基础顶部的4个竖向测振仪实测数据求出基础的竖向转动轴及其转动角度,即可得到墩顶处的横向几何变位。最后由:δ1= Δ - δ2- δ3确定 δ1。通过分析比较 δ1、δ2和 δ3在墩顶横向总变位中所占的比重,以作为墩身横向刚度大小及基础稳定度的重要判据。

图4 在列车通过下墩顶竖向振动

经对实测数据分析,基础南侧的竖向振动明显大于北侧。墩顶振幅以墩身在横向水平力作用下的弹性变位δ1为主,约占85%,基础横向振动变位 δ2约占5%,基础竖向转动引起的墩顶横向几何变位 δ3约占10%。即墩顶横向振幅中基础的影响约占到15%。

4 引起墩顶横向振动异常的原因分析

4.1 地基不良对梁跨、墩顶横向振动的影响

实测位移数据显示货车通过257#墩顶竖向下沉及向南横向偏移,且南侧偏弱;基础竖向振动中南侧振动大于北侧,且基础导致的墩顶横向振动达15%。实测显示存在地基压缩量较大或地基不良的可能。

图5 在自由状态下墩顶、基顶纵向振动

图6 在货车通过下墩顶、基顶纵向振动

图7 墩顶横向变位示意

该墩南侧为积水洼地,北侧为乡村公路的地形、地物上的缺陷,与偏大的实测值相吻合。另外273#基础地基所处环境优于257#基础地基,273#基础振动明显小于257#基础。

竣工资料显示该桥扩大基础中有189个地基进行了强夯处理,以使其砂黏土地基承载力达到150 kPa以上的设计要求。根据该桥实施的强夯工艺,其单击夯击能较小,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4~5 m、3 m两种,夯击有效加固深度较浅[2];竣工资料显示其竣工检测的范围与数量略小,因此该桥基础存在强夯后不满足设计的可能。另外在运营后该处地貌发生了较大变迁,存在由于排水条件变化造成的地基浸水,形成性能不良的地基(如256#、257#间的坑洼)。

地基、基础、桥墩、梁跨在列车通过时振动将相互影响,在列车通过形成的联合动力反应机构中,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地基和基础的相对质量和相对刚度。该拼装式双柱型桥墩截面较小,在墩顶有较大振幅的状态下,易开裂,开裂后的桥墩、基础结构体系,横向动力性能极差(由欧拉公式,结构由一端固结、一端铰接结构变为两端均铰接,临界荷载将缩小1/2)。地基不良可以造成地基上的结构状态以及动力响应异常。该桥多处墩身底部出现环状裂缝,这些桥墩往往埋置较差,基顶外露,也存在排水较差的地形等可导致不良地基的条件。

4.2 特有的桥式及桥梁体系自振频率等原因

C62货车以30~60 km/h速度通过,将对该8 m跨度梁形成1.24~2.48 Hz(由 v/l车长×2得到)的强振频率,而脉动试验显示自由状态下桥梁体系(8 m梁跨、橡胶支座、双柱型墩)以1.81 Hz频率自由振动,另外根据该桥地基地质,地基自由振动频率为1.5~2.5 Hz[3]。当结构自身频率与外界作用力频率接近,容易形成准共振,可见桥梁的地基动力响应对整个桥梁体系极为不利。1.81 Hz的作用频率,相应的货车速度为43.8 km/h,所以40 km/h左右的货车速度是造成该桥梁结构较大动力响应的最不利速度,30 km/h~60 km/h的货车速度对于该桥亦较不利,与实测较一致。另外该多跨长桥还存在以下不利的因素:一是容易造成不良车况车辆形成的振动持续,再是易发生车桥体系准共振,实测振动时域图中可见较大振幅在列车通过中持续的现象。

4.3 桥墩的原因

该桥墩长细比大。由于墩身截面较小,横向薄弱,不利于抵抗列车横向动荷载作用。墩身靠近底部的裂缝表明墩身截面不足。

由于以上所述的墩身截面不足、扩大基础埋深较浅、地基状态不良、特有的桥跨结构形式等缺陷,造成该桥梁部分桥墩及梁跨振动巨大。

5 主要结论

1)在当前货车限速条件下(实测26~38 km/h)梁体跨中横向振幅仍严重超出行车安全限值,梁体振幅不能满足《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运营性能检验。

2)综合梁跨、桥墩和基础振动分析,梁跨的横向振幅超限主要是由于墩顶有较大横向振幅所致。墩顶的横向振动主要来自桥墩自身的弹性变位,基础的变位影响墩顶变位约为15%。实测值显示桥墩振动剧烈的基础振动明显较大。

3)列车作用下强夯地基上墩顶下沉量较大,且有基底承载不均的现象。

4)货车速度40 km/h是造成该桥梁动力响应的最不利速度,30~60 km/h的速度亦较不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运函[2004]120号 铁路桥梁检定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 胡巧玲.跨线桥墩柱病害原因分析与加固方案[J].铁道建筑,2009(3):100-103.

[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 74:95场地微振动测量技术规程[S].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4] 陈银柱.京沪线(下行)滁河特大桥加固及效果测试分析[J].铁道建筑,2009(11):18-20.

[5] 李昶,柯在田,杨宜谦.九江长江大桥横向振动测试分析[J].铁道建筑,2008(7):1-7.

[6] 魏树林.京广线某车站人行天桥试验检定[J].铁道建筑,2007(10):22-23.

[7] 马林,陈强,魏峰.京通线23.8 m预应力混凝土T梁静载试验及耐久性评估[J].铁道建筑,2008(3):19-23.

猜你喜欢

墩顶变位桥墩
装配式预制小箱梁下部结构墩柱计算
桥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双柱式钢筋混凝土柔性墩加固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基于ABAQUS自复位桥墩与现浇桥墩性能对比
西班牙语动词变位学习法之探讨
重载运输条件下桥墩横向振幅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奶牛真胃变位与日粮精粗比关系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低周反复荷载下高速铁路桥墩损伤评估
桥墩附近流场分布及对通航船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