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眼热议看“天价”

2010-07-26■文/林

中国质量监管 2010年3期
关键词:天价奢侈品美容

■文/林 鸣

刚咬了一口“天价”苹果,立即心疼地算出这一口需花多少钱——这个人肯定不是一掷千金的大款,而是我这样的人。报载,在苏州工业园区一百货店内,一个“洋”苹果居然开出8800元的天价。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实在想象不出,天价苹果和平价苹果的营养成分有什么不同?又有消息称:1888元一个的南瓜,12998元的水果礼篮……在广州一家T A S T E超市中,各式水果琳琅满目,而其价格则让人“念念不忘”。据悉这家超市中17000多种商品中,有5000多种来自美、日、法、意以及东南亚等国,均属“天价商品”。

中国百姓对“天价商品”并不陌生,要特别感谢发达的媒体和敬业的记者。哪位矿主或贪官家属刚在法国“老佛爷”买了一堆名牌货,国内读者便能在第一时间闻获喜讯。一位神秘车主买了辆顶级豪车,车子还没发动呢,便登上了某些报纸的头条。由此营造的“媚奢”的风气,引得国内外淘金商家纷至沓来,竞相折腰。如今,80万元一张床,20万元一顿饭,几千万一条游艇,都不再算是新闻。有人问道:对奢华消费的津津乐道,究竟是为了炫耀国人富得流油?有意“提升”国民的购买力?还是喝了天价的迷魂汤?权威人士担忧地说:尽管目前人们对于天价消费看的多、掏钱的少,特例多、惯例少;但无可否认,一股天价消费潮正席卷我们的生活。不过,拿来主义者对此则报以乐观态度:国人大可不必太小家子气,有钱人如不怕被宰,尽可以捧个钱场;没钱人也可一饱眼福,帮个人场。作为国内的生产商,不妨将天价苹果当成一条激活国内市场的 “鲶鱼”。通过研究这些产品,学习他人经验,改良自己的产品,把美味、安全、环保、科技融入到品种、产地、种植、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让我们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去赚外国人的钱,岂不妙哉?应该说这个思路不俗。法律人士认为,随着大量洋品牌奢侈品涌进国内,亟待建立一个洋货与国货平等竞争的法律机制。把洋品牌奢侈品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请下来,严格接受我国法律标准一视同仁的约束。政府执法部门强有力的依法监管,是国外品牌奢侈品不敢“忽悠”中国人的根本保证。

各位小心了,天价消费可不全是乐土,还有挖“天价陷阱”的呢。读者对郑州“天价理发”事件都有所耳闻,去年延安又曝出“天价美容”事件。据受害人魏女士讲,那天她路过当地新华书店时被两男一女拉到书店楼上“推销”美容服务。魏女士同意后,被带到套间先画眉,但未提价格。经美容师不断推荐,魏女士又做了直眉、“微创正脸”和新技术隆胸。先后消费共8万余元。在店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魏女士取出银卡内的4.15万元交付,剩余的钱协商次日再给。此后,魏女士发现美容没效果不说,脸上还多了几块青伤。她气愤地问:谁能还消费者一片净土?

我建议,奢侈一族如果听听李克强副总理的讲话,或许头脑能冷静一点。在刚开过的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机智地拿主持人“中国的G D 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这一目前尚未验证的说法幽默了一把。他说:“至于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当中,究竟排第几位,刚才主持人先生作了一个发布,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权威的发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 D 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这是联合国有关机构作的权威发布,是明确的。”应该说,李副总理的此番表述可不只是谦虚。配合这段讲话的,还有个现象值得深思:就在广州那家新开张的天价超市里,还有60%的“便宜货”。抢购了好几袋菜心的陈伯喜孜孜地说:“1.98元一斤,比菜场还便宜。”廖阿姨则买了个399元的电饭煲,比起另一家店便宜40多元。这说明,人参萝卜,各有所爱。萝卜比起人参来,更受大家欢迎。

既然天价并不那么得人心,咱们以后还是多谈谈平价吧。

猜你喜欢

天价奢侈品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天价海运为哪般?
美容
最雅『鼠标垫』,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搁欣赏
懒惰是索价极高的奢侈品
奢侈品模特为何“冰山脸”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新意格调能否兼而有之 当奢侈品开始玩跨界
天价足浴盆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