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调查甘蔗品种农艺、经济性状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分析
2010-07-26余坤兴刘丽敏刘红坚韦志扬韦昌联
李 松,谭 芳,余坤兴,刘丽敏 ,刘红坚,淡 明,姚 全 ,韦志扬,韦昌联
(1.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南宁 530007;2.广西崇左市驮卢糖厂,崇左 532206;3.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 530007)
甘蔗是广西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种植甘蔗不仅使蔗区广大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而且是甘蔗生产主产县的支柱产业。由于甘蔗新良种推广对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和蔗糖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均大力支持新良种的推广工作。近10年来,广西先后在生产上推广自育或引进新良种20多个,但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在1万hm2以上的品种只有5个,品种单一化十分严重,新良种的推广应用受到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蔗农对新良种的采用积极性不高。为此,作者在崇左市驮卢蔗区针对甘蔗品种农艺经济性状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科研及推广部门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广西崇左市是我国甘蔗生产面积最大的市,种蔗历史悠久,70%左右的耕地种植甘蔗,部分村屯达90%以上。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该市驮卢蔗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PRA)。在2006年9~12月选取崇左市江洲区驮卢镇雷州村、灶瓦村、渠立村、渠邦村、连塘村5个村共106人进行小组访谈。根据访谈掌握的信息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调查表数600份,回收问卷调查表数507份,有效问卷调查表数463份。对访谈掌握的信息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确定甘蔗品种农艺经济性状(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对农户采用甘蔗新良种的影响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确定其影响的大小。
2 主要性状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与分析
2.1 甘蔗产量性状
甘蔗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由甘蔗株高、有效茎、蔗茎大小、蔗茎空蒲心等因素决定。目前我国原料蔗收购政策是按重量计价,不是按质论价,甘蔗单位面积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蔗农的种蔗经济效益。从表1可看出,甘蔗植株又高又大的品种很受群众欢迎。虽然有效茎数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是小茎品种,有效茎数多且高产,但蔗农也不欢迎,主要是小茎种有效茎数多,剥叶、砍收时用工较中大茎品种多,且小茎品种抗倒伏能力也较差,不利于砍收。因此,种植小茎品种相应降低了生产效益。
表1 甘蔗特性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情况调查
2.2 甘蔗蔗糖分
优良甘蔗品种除高产外,还必须高糖。从表1可见,蔗农不太关注甘蔗品种糖分的高低。蔗农生产的甘蔗无论进厂时蔗糖分的高低,其价格按品种产量而定,而不是根据品种在开榨时的蔗糖分高低来确定,这样的定价方法对蔗农的经济收入影响不大。因此蔗农在甘蔗生产过程中以追求产量为主。
2.3 甘蔗宿根性
宿根蔗由于具有节约用种、节省劳动力等优点,在甘蔗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甘蔗普遍新植1年,宿根1~2年,3年以上的较少。在高产前提下,对农户就甘蔗宿根性进行调查,从表1可见,大部分蔗农均喜欢宿根性强的甘蔗品种,只有11.02%的蔗农选择宿根性一般的品种,宿根性弱的品种没有农户选择。
2.4 甘蔗适应性
甘蔗是四季性生产植物,生长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过对56户农户进行适应性调查,结果见表2。调查区域甘蔗90%左右种植在耕地土层比较浅薄、土壤较为贫瘠的丘陵、台地区,保肥保水能力较差,每年还受不同程度的冬春旱和秋旱的影响。甘蔗适应水、旱地,耐瘠的甘蔗很受农户欢迎,特别是近年来甘蔗生产常受秋冬旱的影响,抗旱性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区域每年约有10%面积的水田蔗,但没有农户选择只适应水田种植的甘蔗;在抗寒性方面,广西约8~10年有一场对甘蔗影响较大的霜冻或寒冷,特别是桂中地区,每年都有小寒小冻,但调查区域地处桂南,受霜冻或寒冷影响相对较小,故对品种的抗寒性关注较低。
表2 甘蔗适应性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情况
2.5 与甘蔗收获劳动强度相关的性状
品种脱叶性、倒伏与否、毛群多少等性状,主要关系到操作劳动强度问题。目前,我国甘蔗耕作机械化水平较低,耕作动力大部分为人畜力,特别是甘蔗收获还处于手工操作现状,劳动强度大,在农村强劳力进城、农业劳动收益低的今天,具有蔗株不倒伏、蔗叶自动脱落或非常容易剥离(见表3)、叶鞘上无57号毛群、茎节上无气根等与可降低劳动强度相关性状的甘蔗新良种就较受欢迎。随着甘蔗抗倒伏性减弱,采用农户数越少,不采用农户数增加;农户对甘蔗脱叶性状具有相同的选择倾向。
表3 抗倒伏性、脱叶性状对蔗农选择新良种的影响
2.6 品种性状因素对农户采用新良种的影响优先性排序
为了进一步明确甘蔗单位面积产蔗量、蔗糖分、宿根性、适应性、抗倒性、脱叶性等性状在农户采用新良种中影响权重,我们进行了“影响因素优先性排序”问卷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权重计算方法,选择排序1计基本分为6分,选择排序2计基本分为5分,依次类推,选择排序6计基本分为1分,然后选择户数×基本分=权重分,选择调查结果统计如表4。从表4可以确定,在甘蔗新良种本身6个主要因素中,其对农户采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产量>脱叶性>宿根性>抗倒性>适应性>蔗糖分。
表4 品种性状因素对农户采用新良种的影响优先性排序调查结果
3 小结
良种是提高甘蔗综合生产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每一次品种的更新都把我国甘蔗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目前我国甘蔗品种单一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品种的更新换代已显得迫在眉睫,新育成的品种只要部分性状优于当家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后,便可以作为新良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在经济市场条件下,蔗农不仅是甘蔗的生产者,也是经营者,新良种能否推广应用,最终的决定权在蔗农手上。因此,甘蔗新良种的推广与应用必须围绕如何提高蔗农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高低是影响农户采用新良种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蔗糖分含量多少对农户采用新良种的影响较小;此外,甘蔗生产具有劳动强度大、效益低等特点,新良种中有利提高劳动效率的性状越多农户越愿意采用。
致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我的指导老师中国农业大学刘艳丽博士关键性的点拨,表衷心谢意!
[1]陈继宁.农民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8(2):39-42.
[2]姜太碧.农技推广与农民决策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8(1):1-5,11.
[3]吕玲丽.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分析[J].经济问题,2000(11):27-29.
[4]宋军,胡瑞法,黄季焜.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6):36-39.
[5]朱希刚,高启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1997(4):1-2.
[6]朱明芬,李南田.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行为差异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