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阳光心态 提高民生新闻品格

2010-07-26李鹏飞

中国记者 2010年6期
关键词:岳阳晚报老字号

□ 李鹏飞

(作者是《岳阳晚报》总编辑)

关注本土,成就城市品格

都市报应该关注在百姓间普遍存留的文化生态,注重挖掘此类题材的民生新闻。当看到一系列岳阳本土文化品牌正在风雨飘摇中走向没落的情境,《岳阳晚报》及其子报《长江信息报》充分挖掘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新闻,推出了“岳阳老字号”这一品牌栏目,陆续做了《兰花萝卜的前世今生》《百花园:水袖扬起一城清韵》《味腴酒家的屠龙之技:巴陵全鱼席》《岳州旧影,故垒西边》等报道,站在百姓的民间立场,破解一个个值得关注的老字号之谜,关注这些老字号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时间,如何保护这些正在或者将要渐渐弥散在民间的老字号,成为岳阳百姓热议的话题,许多读者打电话来,讲述自己记忆中的老字号,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关于老字号的故事,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这个栏目以地方色彩浓郁、充满当地生活气息的新闻报道赢得了市民认可,形成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本土文化特色,也成就了一座城市独立的人文品格。如此,民生新闻的文化品位,让人在城市中拥有温暖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越本土,越接近,就越能直接提升城市品格。都市报应更多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座城市,比如,“闲物送人”是《长江信息报》多年来长期开辟的一个帮办栏目。自家的小闲物,他人有可能派上大用场。报社搭起了一个平台,把闲物利用起来,送给那些需要的人们,不仅节约了资源,同时也促进了文明风尚的建立,使爱心捐赠逐渐成为市民的日常习惯。

同样,“爱心助学”栏目是《岳阳晚报》的拳头栏目,这种长期、持久的爱心栏目,在市民间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了市民对旁人自觉的关爱,成为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品格、文化特质的一项自觉行动。在这种文化影响下,汶川地震、玉树之殇,都成为岳阳人心中深切的痛楚,深深镌刻在岳阳人的心灵深处,驰援灾区,成为岳阳人共同的心声、共同的思绪、共同的行动。

嫁接时政,彰显百姓情怀

民生新闻一直存在,它体现的是媒体对读者的态度。

许多媒体开辟版面把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生生割裂开来,时政版面就一本正经,板着面孔只谈时政大事,而民生版面则只刊发老百姓身边的小事;这种版面设置的结果是,时政新闻逐渐形成一种“新闻八股”,民生新闻无比琐碎难堪大任。久而久之,媒体难以有效而准确地传达党委政府的声音,从而导致读者对媒体的怀疑甚至抛弃。

2001年,《长江信息报》全面改版,改版悄然进行,但反映在报纸上的动静却不小。改版后,以前的时政版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岳阳·城事”。版面定位不再是会议消息、时政事件,而是将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有效地嫁接起来,整合国家的声音和百姓的声音,使这两种声音统一起来,对接政府决策与社情民意。

这表面上只是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但却从根本上找准了政府、媒体与民众的位置:政府以人为本;百姓充分表达意见,积极介入公共事务。而媒体,则真正起到了桥梁和杠杆的作用。武广高铁的开通,是改版初期的一个重要新闻背景,《长江信息报》没有拘泥于简单常态的武广高铁报道,而是另辟蹊径,想得更远,那天的头版头条就是《岳阳东站第一家小贩:等待繁华》,内容是一个在岳阳武广高铁附近摆摊的小商贩朴素的日子和心情。把一个大事件与一个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相对接,把“国计”落在了“民生”上,把很多重大时政新闻落地在民生政策新闻解读,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构建了开放性的报道格局,强化了与读者的互动。

《长江信息报》有个品牌栏目叫做“声音”,针对民生热点问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各界人士畅所欲言,通过热线、网络、座谈等形式,与百姓交流互动,同时每期都公布新闻热线,邀请市民献计献策,发布市民对各项工作、市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这个版面的设置提升了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公民社会的形成有长足的意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岳阳目前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肯定会做成枯燥无味的工作报道,但是《岳阳晚报》和《长江信息报》将创建工作和市民的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做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报道。

寻找亮色,引导市民心态

很多时候,一些民众抱怨命运不公,抱怨社会不公平,媒体是一味失语还是刻意回避欲说还休?媒体似乎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到底该如何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报道,才能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达到启发民智的效果?

《岳阳晚报》一直强调,报纸不是一面简单的反光镜,记者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情绪宣泄,不能满足于仅仅反映光怪陆离的“原始事实”,而要从总体上展现社会生活的亮色, “建设”比“批评”更难,也更有价值。对于老百姓来说,不正确引导,而去刻意放大社会的负面内容,是难以培养民众的阳光心态的。在此种基调上,《岳阳晚报》对民生报道采取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为百姓提供度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成为他们须臾不能离的生活参考,如健康周刊、财富周刊等等;减低民生新闻的灰度,提高民生新闻亮色,成为《岳阳晚报》的主流语境。

猜你喜欢

岳阳晚报老字号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岳阳王家河巴陵东路桥设计
60年“老字号”中纺标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岳阳首座全智能变电站明年投运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