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权威点评热点 让逻辑给出答案—《科学时报》“科学时评”如何打造品牌时评栏目

2010-07-26张明伟

中国记者 2010年6期
关键词:时评栏目专家

□ 张明伟

(作者是《科学时报》编辑部主任)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而时评又因极强的时效性,在引领舆论、表达价值取向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打造品牌时评栏目很早就提上《科学时报》日程。2007年6月以来,报社以全新机制打造头版的时评栏目—“科学时评”。

大时代下的“大科学”

论文造假、科研评价之类话题当然是“科学时评”关注的重点,但“科学时评”的视角已经跳出传统科学圈,扩展到高教、环保、能源、经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这来自两个基本判断:

其一,国内外事实证明,科学发展已经跨入“大科学时代”,科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各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技延伸到哪里,时评就应该关注到哪里。比如,粮食安全一直以来就是国人关注的热点,而粮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科技进步。在《科学时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就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等一流科学家研究粮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时评”关注看似和传统科学没有关系的粮食问题,是完全应该的。再如经济问题,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本身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科学时评”自然也应该关注经济相关问题。当然,是否关注是一个问题,如何关注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找到适合的切入方式。

其二,当代中国正处在历史大转型当中,“科学时评”的主要读者—科教界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关注非常强烈。

如果说一位读者第一关注点是自己的专业领域,那么,第二关注点就未必是另外一个学科,而可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对读者的第一关注点非常重视,但在第一关注点无法重合的情况下,所有读者的第二关注点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007年栏目全新运行后不久,全国上下都为猪肉涨价问题所困扰。一般认为,科教界人士不会特别关注猪肉涨价问题,也不会有人特意研究,“科学时评”没必要关注该选题。但按照我们新的理念,猪肉涨价其时已经上升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应在我们的关注范围内。笔者当时想法是,不妨以此话题做个实验,如果能从中科院找到关注该问题的专家,就去碰这个选题,文章见报后再看读者的反应。结果,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林秀教授就非常关注此问题,其文章《对猪肉价格的短期干预和补贴未必明智》见报后,反响非常好。

摆事实,讲道理,提建议

既然栏目名称就冠有“科学”二字,我们要求稿件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一定要以逻辑的力量、以分析的力量来吸引和打动读者。这样做,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完全为感情所左右,要通过自己的独立分析做出理性的判断。而刊发的评论,包括其中的分析方法,就应该成为独立判断的范本。

2010年4月7日,“科学时评”刊发题为《高层次人才该拿多少薪酬》的评论,这篇评论在国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背景下有重要价值。作者通过分析国外教授的收入水平,结合国内外货币换算、税收、福利等详细比较,为引进人才的薪酬设计做出了独立判断。这样的文章不但有说服力,而且给读者以示范:当我们考虑类似问题的时候,需要搜集哪些数据,需要分析哪些角度……

除了摆事实、讲道理,还有更高要求—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建议。“科学时评”的作者大多数是学者身份,很多本身就在本单位或者本领域的“智囊团”当中,这为落实我们的理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10年4月10日,“科学时评”刊发上海交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黄国桢的评论,题目为《建材下乡须好事做实》,作者就最近曝出的建材下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包括“引导农民在合适的时间、合理的位置建房”“建材下乡要向危房改造倾斜,实行差别补贴政策,让最需要建材的低收入农民买得起建材、改造好危房”等等。又比如,前段时间社会上关于转基因的话题讨论热烈,“科学时评”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题为《转基因作物育种当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的文章,山仑院士在文中提出六点建议,受到了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重视。

建设专家作者群,依靠专家作者

《科学时报》背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背后有丰富的专家资源。当然,这些专家资源只是理论上的专家资源,真正为栏目所用,还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笔者采用最笨的办法:写信。在建立专家群阶段,笔者到各知名研究机构网页上寻找专家,通过看简历查到自己心仪的专家并发出第一封信。这封信大体就是介绍一下《科学时报》的情况、“科学时评”的具体要求,并发出请对方给自己写文章的邀请。第一封信一般不会给对方布置选题,只是说希望建立联系,并索要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很多人都不屑于这种最笨也看似最冒失的联系方法,但最笨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方法,笔者所发出的信大多数都得到了积极回应。后来与一位专家聊天,他说,你作为一名陌生的编辑,并没有急着给出选题或者提出采访要求,只是发一封建立联系的铺垫性质的信,专家也希望多认识一些朋友,没有必要拒绝你;有些陌生编辑或者记者,从没有联系过,直接就重大的问题采访或者约稿,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只能先拒绝。而被拒绝后,这些记者或编辑就再也不联系该专家,进一步的联系自然也无法建立。当然,随着专家群队伍的扩大,笔者也逐渐采用通过专家介绍等方式约请新专家,但还是以写信的方式为最多。

同时,笔者会在不同场合接触一些专家,现场交换名片,通过接触,如果觉得此人有成为作者的潜力,就给他发信,邀请其成为我们的作者。比如,在今年4月一次座谈会上,笔者认识了中国人民大学王琪延教授,会后就给他发了一封信,他的回信如下:“人有时候擦肩而过。不过,谢谢你的邮件,让我们能够认识,继续交往,或许以后会成为朋友。最近在北京搞了一个国民环境意识调查,结果出来了,我会写点东西给你。”

专家有扎堆效应。他们如果给一个栏目写稿,首先就想知道都是谁给那个栏目写稿,这个栏目稿件质量如何。我们的做法是,“科学时评”的作者一般需要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文章要经过严格把关,凡是不符合栏目宗旨或者有质量问题的作品,一律不能见报。

进一步依靠专家的操作机制。对一位新的专家,我们一开始约两到三篇文章,如果这些文章质量都很好,笔者就会允许其直接就感兴趣的话题给栏目写稿,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毙稿。这种操作模式基于两点考虑:其一,有感而发的文章往往更有真情实感,文章质量很有保证;其二,这些专家本身就是我们核心读者群的代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也是其他读者非常关注的话题。

组织文章时,在时间等因素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就同一话题约请多名专家写稿,观点虽然不同,甚至直接对立,但只要言之成理、逻辑清楚就可见报。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欢迎。

作为编辑,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要切切实实加强学习,要有和专家对话的能力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需求,才能给专家提出修改建议。尤其是这种需要关注多个领域的栏目,更需要编辑涉猎极广。二是需要和专家做好全方位沟通,专家稿件发表后,哪里转载了,得到什么评价,笔者往往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他们也喜欢将自己得到的评价告诉笔者,这样互通有无,笔者就对哪些文章更容易得到好评做到了心中有数,而与专家的联系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密切了。

比如,江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陈国祥就明确告诉笔者,如果写了评论性文章,“科学时评”一定是第一家收到投稿的栏目。他对“科学时评”的信心来自自己的经历: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著名院士杨叔子先生到江苏大学,听到陈国祥的名字,就表扬他在“科学时评”里发的文章很好。陈国祥同志由此更清楚地知道“科学时评”的关注者包括哪些人、影响力有多大。笔者把类似故事讲给作者,作者们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再告诉我,大家对这个栏目的认识也就逐渐加深了。

猜你喜欢

时评栏目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时评的一般思路
关于栏目的要求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