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我是小小音乐家 ”——小学生音乐拓展训练刍议

2010-07-24

海峡科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节奏

余 皞



“ 我是小小音乐家 ”——小学生音乐拓展训练刍议

余 皞

福建师大附小

新课程改革已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作为新一代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勇敢地去揭开音乐创作教学神秘的面纱,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与学生一起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想象力得到极大的丰富,在音乐创作的蓝天下展翅高飞。

年龄特点 兴趣 创造性 想象力

中小学音乐课程,特别是小学音乐课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是现今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难题和薄弱环节。小学音乐拓展训练,是解决这个难题和克服薄弱环节的有效手段和学习方式。这是因为:

首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有这样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周岁至十二周岁,尚属于学龄的初期阶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注意小学生年龄的特点,让学生在形式活泼、新鲜的音乐拓展训练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的知识,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精神状态,对教学是不无裨益的。

其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歌曲的编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音乐作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之一,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最大优势即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创作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编创环境、条件和创作方法,提供求新求异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胆识。

那么,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上该如何操作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呢?几年来,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音乐拓展训练中着意推动“我是小小音乐家”的课堂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小学生课堂学习音乐的乐趣,在不同的年级设计了以下不同的编创活动:

1 以动作编创来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一至三年级)

儿童阶段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发展、升华,是儿童在音乐的亲身实践中通过感受和表现活动来实现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在音乐动作创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现得到了较完美的体现。学生能听着音乐自由地做动作,听着音乐表现音乐的变化,听着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能长时间地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之中。在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请上来,或展现自己优美的舞姿,或描绘歌曲表现的意境,或当一回小老师,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如何唱好新歌……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和自我创造意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间接性地帮助学生理解了音乐。

2 以节奏创编来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三至六年级)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学习的乐理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始逐步挖掘学生的音乐创作才能与潜能,这样也会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知道只有理解感悟音乐才能更好地创造音乐。用一个节奏或旋律乐句作为例子模仿它的节奏类型进行编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教师自己先念再拍,然后由同学一起拍,看谁的节奏编创的好。接着,再引导学生挑选合适的乐器来伴奏,最后由学生去编创节奏。这样在活动中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所引发的联想与想象也不同,创作的结果也就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其想象力、独创性的发挥,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但他在实践中的体验和获得的经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可以通过启发、提示、讲解、示范,学生的积极投入,创作出了很多节奏,表现各种的情境。这样,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在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作中,一个很小的音乐素材可能被扩展成一部很动人的音乐节奏大舞台,在多次的创编积累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扩展,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有时结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也远远地超出了歌曲本身的学习意义。

3 以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一至六年级)

想象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根据歌曲节奏与内容,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为依据,自由地创编歌词,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每个人的体验不同,表达方式就会不同。在这方面可以让学生发挥自由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心目中各种生动的形象,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能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思维的发展。音乐教学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启发、培养下一代的创作思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化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创作才能。而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掌握水平,在充满情趣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即兴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音乐创造能力,使其在成功尝试中增强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也激发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积累音乐学习知识和发挥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是小小音乐家”是小学生音乐拓展训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试验和尝试,它既反映了小学生年龄和心智的特点,也合符音乐教育寓教于乐,动静结合的规律。通过实践与研究,使我对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加深了对音乐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总结,由过去的浅表认识到逐步提升,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所以每当一堂音乐课结束,孩子们围着我将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举得高高让我看的时候,我总是感到特别欣慰与自豪。他们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同时激励着我,成为我继续努力钻研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无尽动力。成绩只属过去,探索的道路还很漫长,我还要继续努力,使我的教育教研活动能结出更多更好的成果。

[1]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 蔡贤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节奏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打开新的想象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YOUNG·节奏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