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缘何频现
2010-07-24西文
◎ 文/西文
2010年的春季,我国出现三种极端天气:干旱、沙尘、暴雪席卷了大半个国土。这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个春天,北方沙尘暴吹痛着2.7亿人的脸;在西南方,5000多万人被干旱所困;在西北方,新疆南北气候异常,大面积降雨及融雪性洪水给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目前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正遭受着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五省区市受旱面积占到全国耕地受旱总面积的83%。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043万人,主要集中在西南五省区市。严重干旱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干旱、沙尘暴凸显世界水日悲情
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从这一天开始为期一周的时间,是第23届“中国水周”。联合国说,到2025年,30%的国家将面临“水荒”。
值此“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肆虐西南的百年大旱、席卷16个省份的沙尘暴,正在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健康,更凸显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干旱、沙尘暴,暴雪虽是不同类的自然灾害,但引发灾害的根源却有相同之处,都与水有直接关系。西南干旱源于季风气候异常,却因环境破坏而加重旱情,又因水利设施欠账导致救灾困难。沙尘暴源于北方冷空气中携带的沙土,植被毁坏、水土流失则使情况愈加恶化。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五山乡则居村的群众在排队领水,这些水是当地政府组织送水车从10多公里外的水塘运来的。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2010年“中国水周”主题则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此时再看困于西南干旱、北方沙尘暴下的民众,愈发显得悲情万分,令人动容。干旱、沙尘暴也是大自然发出的警告,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不能过度滥用资源,必须找到平衡点。
北方还将面临多场沙尘暴
在不到4天的时间里,北京几度被沙尘暴袭击,导致城区内的空气质量迅速下滑,而3月19到20日我国经历的一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影响了包括北方大部地区以及南方部分地区在内的16个省(市、自治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导致2.7亿人遭沙尘侵扰。
尽管北京人在不断抱怨沙尘天气给自己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带有尘土气息的空气,气象专家认为北京仅仅是被沙尘暴影响,而真正的沙尘暴中心是在内蒙古和宁夏。
“福建沿海出现灰蒙蒙的天气属于霾,霾天气在福建很少出现。”福建省气象台副台长刘铭说,福建沿海此次出现霾天气是受到北方强沙尘暴的影响,按照发展趋势,福建有可能出现沙尘暴。
包括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四川等南方地区也不同程度地遭受沙尘天气影响,使各地的污染指数达到极值。而据预测,北方还将面临多场沙尘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表示,我国的沙漠区域约为167万平方公里,其中近几十年最新沙化的大概有8万平方公里,其余绝大部分是存在了几十万年的原生沙漠。从气象学角度来看,只要沙漠这一主要沙源不消失,沙尘暴就不会消失。“而在同一个起沙地,这次可能是浮尘,下一次可能就是沙尘暴,决定因素是气候。”
3月19日,两名行人冒着风沙走过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街头。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摄
据农业部公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0~2009年,中央累计投入资金37.7亿元,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4省(区、市),共安排京津风沙源草原治理任务343.2万公顷。
据之前的报道,由于过度开采,滥砍滥伐,城市化和干旱的影响,中国北方一直受沙尘暴困扰,中国的沙漠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16%。
过去十年的沙尘暴平均次数为不到9次,春季为沙尘暴多发季,全年80%以上的沙尘暴都发生在春季。
沙尘暴的大规模出现,大约也就是六七年的时间,在这之前,我们还拥有美丽的蓝天以及澄彻的水源。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大踏步前进,随着城镇化的大规模发展,美丽的乡村化为肮脏的城市,洁净的蓝天化为污染源。
“热岛效应”难辞其咎
3月20日,强劲的北风将漫天沙尘刮到了江苏,今年第四次沙尘天气过程在席卷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后,影响仍然没有结束。3月22日,中国台湾、香港等南方地区也遭受沙尘天气侵袭。
去年7月7日,一场豪雨袭击南京,半天之中,降水量就达到136毫米,雨量最多的主城区光华东街降水量达到222毫米,雨量相当于4场半的暴雨。“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频发,今后会不会成为常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院长景元书教授表示,城市的发展,人口密集,高大建筑物不断增多,城市内的有效植被不断减少,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大量热能和废气,改变了原有的地面与大气热力交换过程,改变了近地面层的气流分布,进而也改变了城市内部的天气演变过程。
“热岛效应”最主要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城市中的暴雨数量增多,风速变小,灰霾增加。另外,由于城市地表温度升高,使近地热空气形成上升气流,当上升气流与空中的暖湿气流形成碰撞后,就会促发城市大暴雨,而中小尺度暴雨落区的精确预报也存在着难度。
城市粗糙地面的摩擦作用,高楼的阻隔作用,令市区的风速也明显减小,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扩散,也在一定程度助长了灰霾的肆虐。
“全球变暖”究竟是不是人为?
去年北半球极端寒冷的天气,以及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遭“黑客”袭击,大量内部资料曝光,现已引起有关“人类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程度是否被主观夸大”的争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老专家、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翁笃鸣教授说。
关于气候变暖,目前主流的看法是因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向下长波辐射增加造成的。但是另一类观点是,在地质年代,地球也出现过今天的情况,所以认为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证据不一定很充分。
人类的活动排放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吸收了热量并辐射到地面来,使得地面温度增加。翁笃鸣认为,只有进行长期观测结果对比,才能从中了解到大气长波辐射的实际变化。现在我们对于全球变暖所带来气候变化的预测,都是基于大型计算机分析和模拟的情景,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完全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翁笃鸣说,事实上人类适应了地球从-50℃直到+50℃的温度条件,适应了从0到5000毫米以上的降水条件。因此即使未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5℃到4.5℃,人类也完全可以适应,何况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西南大旱源于南北降雨周期的轮回?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中国的降雨分布格局形成了“北旱南涝”,而这次云南的大旱也似乎在打破这种格局,是不是中国南北降雨周期悄然挪移?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以每10年为一个阶段,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分析。
在气象学上,有气象专家发表过《关于70年周期的降水理论》。以1979年为界,前35年以前,中国的降水是北方多南方偏少,但是到1980年以后,后35年降水规律就变成了北方少雨,南方多雨。如今又一个35年即将到来,按照规律大气环流到了新调整的时候,这次西南干旱很有可能也是受到新的降水环流的影响。
从罗勇的分析来看,中国南北方的降雨分布有一个20年的周期转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北旱南涝”的格局形成以来,已经过去了20年左右,因此2010年南北方降水情况发生转变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院副院长李栋梁也认为说法较正确。他说,中国大的气候特征无外乎“南涝北旱”或者“北涝南旱”,但至于是否就在2010年转变,目前来说不太确定。
生态保护不可松懈
沙尘暴的频频来袭再次警示我们,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不可把局部环境的改善当做整体环境的恢复。我们怎么样发展,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全人类要思考的问题。
与2007年以前相比,近两年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强度明显减弱,不少人甚至以为“沙尘暴消失了”。但正如专家所言,只要有沙尘源存在,沙尘暴就不会消失。此次沙尘暴的卷土重来,给了我们许多警示。
应该说,气候异常是引发此次沙尘暴的重要原因,但生态环境脆弱的因素也不可忽视。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北方的生态环境虽然有了一定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沙化土地面积基数大,目前依然有174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总面积的18%;一些地方重建设、轻管护,甚至边建设、边破坏,以至于改善的速度赶不上恶化的速度;新栽植的树草根基不深,其荣枯严重依赖自然降水,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一些地方政府的GDP至上观念难以根除,环境保护意识淡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专家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且其目标本来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因此科学的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是能够做到对立统一的。专家建议,目前,在我国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之际,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开端,国家在政策制定中须加大对西部地区环保的财政投入,西部地区各级政府更应加大环境生态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政策要重点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领域倾斜,使仍然比较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而不能一味地只顾发展中的GDP数字。
如今,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毕竟,适宜的环境,才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