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工程 服务民生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昔阳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经验和体会
2010-07-20昔阳县人民政府县长丁雪钦
◎昔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丁雪钦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十年九旱、十年十灾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其干旱缺水、水资源奇缺的特征。因缺水,许多村必须到几十里外拉水;因缺水,严重束缚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因缺水,直接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问题已成为昔阳县经济发展的桎梏。只有发展水利,才能摆脱干旱对农业的束缚,农业生产才能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但在目前兴建大型骨干控制性水利工程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兴建一些工程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形式多样并适应当前农业分散经营格局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就成为昔阳县实现兴水治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在兴水治旱的多年实践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逐渐成为干旱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平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全县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投工6.3万个,建成由27个水池、13800m集雨路渠、2672眼旱井水窑、9座塘坝谷坊组成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52处,解决了50多个村38552口人、21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86.67hm2,其中,高效调产田20hm2,发展干鲜果经济林180hm2,生态林133.33hm2,年创经济效益207万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在推进干旱山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中,昔阳县引入了工程建设模式,载入了工程管理机制,导入了工程控制措施,较快地驱动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体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探索干旱山区雨水集蓄利用新模式
各乡村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建设。因此,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了昔阳县独具特色的八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模式。
一是山头集雨式。即利用山头坡面作为集雨场,修筑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吕二岩项目工程就是一处利用山头坡面集雨,集、引、蓄、提、灌相互配套的典型示范工程。在省市财政、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利用10.4km2的山头坡面优势,投资200多万元,投工5.97万个,建成集雨渠道3400m,水池4个,水窑15个,总蓄容量达1.2万m3,铺设灌溉管道2520m,一改过去靠天吃饭的单一种植形式,新发展生态林93.33hm2,干鲜水果22.67hm2并间作香椿13.33hm2,蔬菜大棚5个。全村260口人,人均收入达到了2500多元。
二是高蓄自流式。就是利用自然地形在高处集水入池,然后自流到田间低位旱井,配套小白龙进行灌溉。如大寨镇长胜岭村投资21万元在该村建3000m3集雨池1个,通过坡、路集雨入池,然后自流到低处耕地中的旱井,用小白龙灌溉,发展高效农田6.67余hm2,每公顷平均增收4500多元,实现了干旱山区农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是低集高蓄式。就是居住较高的村庄,以坡、场、庄、路为集雨场,将雨水自流引入蓄水池,然后再提到高位水池,实现自流灌溉。如李家庄乡南庄村,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靠集体力量,几年来累计投资41万元,新建2000m3低位水池1个,硬化集雨场1112m2,修引水渠1180m,碹引水洞110m,铺设提水管道500m,维修1个高位水池,配套田间灌溉管道400m,发展大棚蔬菜1.33hm2,核桃园和枣园5.33hm2,年人均增收300多元。实效最具说服力,界都、治头等乡镇的一些纯旱井村,纷纷到南庄参观取经,并建设了一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全县人畜饮水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是场院硬化集雨式。就是每家每户在自家院中筑30~40m3水窑1个,并将庭院、窑顶硬化作为集雨场,集雨入水窑,此种模式多用于解决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如界都乡的安阳沟、长岭、大瓦邱等村,由于严重缺水,人畜饮水要到几里外肩挑人拉,每家每户有了集雨水窑后,不仅解决了吃水问题,而且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剩余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赚钱,故当地群众有“一眼旱井顶个儿”的说法,真实反映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巨大好处。
五是公路集雨式。即以柏油路或水泥路面为集雨场,通过排水渠将雨水引入路边旱井之内,进行农田灌溉。如赵壁乡的陈村,利用依傍昔皋线公路的优势建设公路集雨工程,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使就近的20hm2果园和农田得到了充分灌溉。
六是低坝导流式。就是筑低坝加长河坝的导流柱,在上游开引洪口,筑引水渠、引洪直灌或沉洪入池输灌。这种模式适宜在沿河两岸村庄推行。三都乡政府筹资23.57万元,组织西峪等3个村的群众投工2697个,沿河上筑低坝20多m,修引水渠120m,将河道洪水沉淀后引入3万m3的蓄水池,不仅解决了1000多口人、3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而且灌溉效益十分明显,很受群众欢迎。
七是塘坝拦洪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各乡共建成塘坝293座,但大多闲置未用,且给防汛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为使旧工程发挥新效益,水利部门对全县部分塘坝进行了改造加固,并配套建成了灌溉工程,效果很好。三都乡路家峪村投资9万元,将一处矿山废坑改建为集水塘坝,同时对下游潜流维修扩容,取得了天水增补地下水、灌溉农田5.33hm2的实效。安阳沟、达井、车掌沟等村也纷纷行动,按照路家峪塘坝积水模式,改造塘坝,配套设施,发展灌溉,并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4.67hm2。
八是旱井集雨式。昔阳县现存最早的旱井为20世纪50年代建造,目前全县旱井总数4232眼,其中人畜饮水用3398眼,灌溉用834眼。界都乡的二朗峪经过5年配套建设,目前已建成旱井、水窑110眼,维修水池1个,铺设管道520m,形成了一管连群井、群井归一池的户蓄村调工程体系,解决了全村300余口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在田间地头打旱井,井田配套还可实施灌溉,如东治头镇的万家山,近年累计投资17万元,在田间地头打旱井78眼,并配套了手压泵提水,不但保证了13.33hm2大田的灌溉,而且发展了小块菜园6.67hm2,新种红枣8hm2,人均增收483元。
二、创新机制,群策群力,调动千家万户广泛参与
雨水集蓄利用作为干旱山区增强生产力基础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举措,能否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工程建设是基础,工程管理是关键。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因势利导、创新管理机制,使工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昔阳县主要采取了三种管理形式:
一是合同责任管理。就是双方以合同方式明确目标、责任和报酬,进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管理。如李家庄乡南庄村,因村集体经济条件较好,故签订合同,定额补贴,责成专人管理。
二是经营权拍卖管理。如武家坪村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形成了经济开花、生态把边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为确保效益的稳定,村委会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13.33hm2荒地、6.67hm2枣园捆绑在一起,实行经营权拍卖。前里安阳沟、西峪等村都较成功地实行了经营权拍卖形式管理,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管用一体,保证了效益的完好发挥。
三是产权拍卖管理。对原先集体建设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全部以产权拍卖的形式放归个户管理。治头镇万家山先后拍卖旱井37个,收取拍卖资金7000余元,用于补助个户新打旱井,配购提水设施,达到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滚动发展的目的。界都二朗峪、皋落菠萁洼等地都引入产权拍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以雨兴水的发展目标。
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广大群众迸发出了空前的热情,纷纷投身到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之中,形成了点上示范、面上开花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发展。
三、注重效益,严把质量,打造雨水集蓄精品工程
近年来,昔阳县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视工程质量和效益为生命,突出“上标准、上质量、上效益、出精品”的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就是时时坚持一条原则,项项狠抓三个环节。
一条原则就是实事实效的原则。县、乡、村三级把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在干旱山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的联系纽带,以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强化效益意识,力争把实惠带给群众。
三个环节是:一抓组织。把雨水集蓄利用提升到实现全县兴水治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战略高度上来,提高认识,由政府全面负责组织推进、指导协调,并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加以扶持引导,督促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协作,营造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全面推进昔阳县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建设进程。二抓质量,杜绝花架子工程。积极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杜绝无规划、无设计工程上马,不搞一哄而起、一哄而上,成熟一处、建设一处,力争把每项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富民工程,并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抓效益,坚持兴水调产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昔阳县始终着眼于工程效益,把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吕二岩、赵庄、西固壁、万家山、达井等村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后,水源有了保障,灌溉得到了保证,干部群众调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践和探索必须引入科学发展思路,紧随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不断创新。因此,今后要真正稳定发挥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效益,发挥其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追求和努力,雨水集蓄利用这项事业必定会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开花,必定会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