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临床实习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0-07-19杨兰香王梅陈献乐盛爱丽
杨兰香 王梅 陈献乐 盛爱丽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浙江乐清 325600)
加强临床实习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杨兰香 王梅 陈献乐 盛爱丽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浙江乐清 325600)
实习护士 护患沟通 能力培养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是护患的有效沟通,护患沟通能力属岗位专项能力,需要护理职业情感、专业知识、技术的支持。国内外护理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和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改革。笔者针对80后学生所掌握的沟通知识和运用状况,对在院的护士实习生(护生)进行了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于培训前后进行调查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1.1.1 病员 选择200例意识清醒的病人,按培训前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年龄、知识层次及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1.2 护生 护生100人,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平均20岁;学历:中专8人,大专 86人,本科 6人;对护患沟通不了解6人,初步了解94人;独生女67人。
1.2 方法
1.2.1 病员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于培训前后各选择100位病员,由护生发放痰及尿液标本盒并与病人沟通,至次晨检查标本错放或不合格的数量及原因(其他原因不计入内)。本次调查是测试护生护患沟通纬度中的“给予信息”条目。
1.2.2 护生评价方法
1.2.2.1 评价量表 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表在许亚红[1]研制量表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评价者为临床带教老师,量表由六个纬度36个条目组成,各纬度总分值不同,根据条目易难而得实际的分数。六个纬度包括:计划和准备(了解病史、选择时机、有无列出准备沟通的问题、环境准备、病人的舒适度、病人隐私权、轻松的气氛);沟通启动(礼貌称呼、合适的距离、自我介绍、选择和切入点、时间控制、病人的提问等);收集信息(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语言通俗易懂提问的方式,有无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不同的问题,一般以开放、间接式提问等);给予信息(模糊答案是否进一步提出澄清,有无做到非语言表达,针对性如何,有无鼓励对方,病人能否理解,次要信息有无补充等);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总结交谈主要内容、角色能否转换、告诉病人初步的方案、评估信息获得的正确度、引导病人参与、有无提醒对方交谈预定时间等);沟通结束(有无记录、有无解释记录原因;交谈、聆听、记录的时间分配、记录简明扼要、结束礼貌语、估计给病人的信任度等)。纬度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沟通能力越强。
1.2.2.2 评价方法 采用记名方式,调查者对研究组的带教老师统一培训,对100名毕业阶段护生在培训前后各做一次评价,培训前按常规模式带教,老师予以评定;随后老师进行角色扮演、录像或录音反馈、情景故事讲授、案例分析等带教,出科时由同一位带教老师予以测评。回收并检查评价表的完整性,如有空缺或遗漏当场补齐。共发放评价表200份,回收有效评价表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
1.3 统计学方法 病员调查结果用百份率(%)表示,护生评价结果用(χ2)检验。
2 结果(表1,2)
表1 护生培训前后发放标本盒差错率比较例(%)
表2 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训前后各纬度得分情况(分)
结果显示:(1)培训后护生错留标本率为零,不合格标本率降到4%。给予信息纬度分析,培训前分值低的原因可能是80后的护生大部分是独生女,她们在护理工作中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耐受力,没有考虑到匆忙与病人沟通,他们能接受多少、效果如何,尤其对老年病人需反复告知,容易被护生所疏忽。经培训后,她们对病人不再是从头到尾的灌输,而是采取反问、证实的方法,听病人复述一遍,使得病人真正的理解;(2)培训后护生沟通能力6个纬度的得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计划和准备、沟通启动、给予信息、沟通结束这四个纬度中的24个条目上升幅度比较快,说明这些内容对实习同学来讲,只要带教老师予以提醒、指导,她们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只是计划和准备中的选择时机和隐私权这两项条目,可能平时工作量大,时间紧,加之她们年龄也较轻,因此对病人隐私方面考虑不周,没有选择恰当的时机。沟通启动纬度中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这一条目,同学们缺乏一些沟通技巧,沟通时难以找到问题的着重点,有时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其次是收集信息中的非语言信息条目和获得并理解病人的观点中的角色能否转换条目,培训前后比较有所提高,但差距不是很大。带教老师反映,可能与她们忽略了对患者的感受、心理、情绪反应及自身因素,如涵养、情感、责任心、知识面局限及经验不足,甚至对非语言内涵不甚了解等有关。
3 对策
3.1 带教老师要重视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护生实习期间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必须加强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不能只满足于跟随老师完成各班次的护理工作而没有更多与病人沟通的实施指导。平时老师在安排同学小讲课内容时,应该增加一些有关沟通技巧及沟通时注意事项,多举一些由于护患沟通不良而发生的口角或差错事例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作为带教老师必须放手不放耳、眼,参与倾听、指导,必要时补充,结束后做点评,肯定她们的成绩,及时指出或纠正护生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她们果断、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同时,老师在病人面前要尽可能地减少护生压力,并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多一点关心、理解和表扬,少一点责备和批评,给护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会更有效地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3.2 护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 扩大招生后,考生录取分数线下调,导致一些素质不高的学生进入学校,加之现代家庭结构模式也使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欠缺主动的性格,不善于与病人沟通。故作为带教老师,首先要了解同学的心理状况及所产生的原因,有计划的讲一些医患交流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内容,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护生自己也要珍惜实习期间学习的机会,多深入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反应,将心比心地去理解患者的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帮助患者;提供信息时注意用简单、明确的语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3.3 重视培养护生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 患者及家属在医院特殊的环境中,会特别留意周围的环境以及医务人员的非语言暗示,此时恰如其分的运用一些体态语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护生接待患者时表情自然,态度和蔼,学会用目光与患者交流,患者痛苦时护生用鼓励同情的目光可以缩短护患间的距离。
总之,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带教老师和同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共同努力,过去护生因交谈前缺乏必要的准备,对病人的病情不甚了解,交谈中有时会出现尴尬局面;遇到健谈的病人,护生无法控制交谈时间和整个交谈过程。现在经过准备后护生在交谈中能够灵活的掌握交流方式,主导交流过程,并能注意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融洽了护患关系,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
[1]许亚红.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2):460.
Practice nurse Nurses and patients communication Capacity development
杨兰香(1966-),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1
A
1002-6975(2010)11-0974-02
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