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思考
2010-07-19阚军
阚 军
乡镇小企业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农村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的经济组织,现在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农民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农民就业问题、城市人口的膨胀问题等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做好乡镇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意义
乡镇小企业的发展给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给“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会计核算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提高乡镇小企业的决策的正确性。做好乡镇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于做强乡镇小企业、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最能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乡镇小企业如果有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的会计工作严格、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乡镇小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做好乡镇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可以体现企业的诚信度。乡镇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较大额度的信贷支持,在向相关的金融部门申请信贷的时候,金融机构会审查乡镇小企业的信用情况,如果乡镇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混乱、账面不真实不清楚、财务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就不会接受乡镇小企业的信贷要求。
3.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乡镇小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的基础。乡镇小企业要想真正的做大做强,除了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正确的经营策略之外,还需要规范的措施和科学的管理。乡镇小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了解企业的真实资产状况,及时的发现企业在资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调整,提高资本在乡镇小企业中的运营效率,使企业不断的做大做强。
二、乡镇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乡镇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还不够规范,核算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会计核算可有可无。乡镇小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很多乡镇小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重合,企业的管理活动也较为简单,除了税务部门和主管部门关注乡镇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外,几乎没有别的人关心,更谈不上对企业实施管理了。一些乡镇小企业甚至都不设置会计岗位,一些乡镇小企业只是到月末的时候临时找来一个会计人员来编报企业的报表来应付上面的税务部门。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乡镇小企业聘请会计人员并设立会计部门的还不足50%。对会计工作的轻视使得企业的资产状况无法及时的得到反映,有些已经对企业的正常管理工作产生了影响。
2.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乡镇小企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大,设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但是配备的会计人员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专门的会计业务培训,没有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甚至有的是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来兼任企业的会计,有的是企业业主的家属或者朋友。某乡镇小企业的业主出于资金安全考虑的目的,任命其亲戚为企业的会计,企业所有与资金直接相关的业务均有其亲戚进行处理,但是,当其主管部门来到企业做调研,想了解此企业的明细资产以及费用支出的时候,企业根本没有相关的明细账,在过了几天之后,企业才安排相关的人员进行了盘点,请了县上大企业的会计人员临时编制了本期间的资产清单和会计报表。
3.乡镇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由于乡镇小企业涉及业务比较简单,管理部门也较少,并不像大企业那样的涉及到股东、债权人、银行、税务、工商等的监督管理,必须有规范合法的会计信息资料备查。只要乡镇小企业不欠银行贷款、不欠税,会计报表的编制就显得无足轻重。所以,乡镇小企业所处的会计环境的放松也是乡镇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原因。
4.乡镇小企业的发展缓慢,会计核算工作没有动力。乡镇小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之后发展速度变缓,部分乡镇小企业倒闭,部分乡镇小企业被收购或者兼并,生存下来的乡镇小企业由于存在投资规模小、筹集资金困难、企业信用较差以及技术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等的影响,发展壮大起来的并不多,乡镇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其他形式的企业相比并没有得到改善。近几年,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促进乡镇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管理部门、银行以及消费者等对乡镇小企业不好的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这些现象使得乡镇小企业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企业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积累来实现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能够做大做强的乡镇小企业缺乏外力的有力支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就自然的没有必要做的更好了。
三、完善乡镇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建议
鉴于乡镇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乡镇小企业的会计意识。乡镇小企业应该明白,企业的效益是来自两个方面的:经营和管理。企业的产品卖得好,但是成本得不到降低,资产由于管理不善形成损失,以及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等原因都会使得企业的效益下降。企业应该通过分析比较会计数据来加强管理,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管理者应该通过研究会计资料来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工作使企业的管理者体验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加以重视。
2.规范乡镇小企业会计的核算程序。一方面,乡镇小企业要做到依法填制相应的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只能根据审核没有错误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乡镇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和领导在审核凭证时,要对凭证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不能报“人情账”。另一方面,要对账簿进行系统准确的登记,乡镇小企业要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准确严格的登记账簿,确保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以及账账相符。
3.建立健全乡镇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体制。首先,要健全成本的核算体制。乡镇小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该保证存货入库出库的手续齐全,产品的结转、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以及制造费用的发生和分配等都应该有理有据,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特色和业务形态,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其次,应该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和内部控制监控职能的发挥。健全本企业的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是法定责任人的义务,消除企业是自家人办的,没有必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的落后控制观念,建立健全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
4.加强对乡镇小企业的监督以及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一方面,相关的部门应该加大对乡镇小企业会计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充分的利用相关政策,尽量的把乡镇小企业当作实体法人看待,在纳税、办理贷款、投资以及市场准入的时候真正的把它们当作企业来对待。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应该积极的将国家的与会计有关的政策法规、会计理念、会计知识以及会计管理产生的积极作用及时的传达给乡镇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者。
5.促进乡镇小企业做大做强,从内部推动会计工作的开展。企业越大,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越广泛,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就会越规范。所以,一方面,借助解决“三农”问题的机遇,社会各界应该给予乡镇小企业足够宽松和有利的生存发展环境,在产业扶持、税收、筹资以及人才培养等服务商给予乡镇小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乡镇小企业应该积极的发挥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使乡镇小企业做大做强后,会计工作体制自然会健全。